APP下载

新能源车还有很多技术麻烦待解决——访TE Connectivity公司中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沈伟明

2012-12-23

汽车零部件 2012年3期
关键词:动力车漏电电动车

In the just past year of 2011, Auto-market of China had encountered an “Emergency Braking”, and the 《Industrial Layout for Auto of Energy Saving & New Energy Source(2011~2020)》expected for long time, was not come out finally. Then the industry of new energy source auto in China, how to be able running less winding road and harvest great fruits in early time? A few days ago our reporters carried with these questions, had made special interview to the TE Connectivity Company, Auto Enterprise Department in China, the General Manager, Mr. SHEN Weiming.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车市遭遇“急刹车”,并且期待已久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也最终未能出台。虽然,市场大环境和政策舆论导向等方面并没有传出利好,但是,国内汽车业界对新能源车市场的热情和期许依旧高涨。那么,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如何才能少走弯路、早日结出硕果呢?日前,本刊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专程采访了TE Connectivity公司(简称TE)中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沈伟明。

规避“木桶效应”

沈伟明表示,现在汽车业界似乎将新能源车的关注全部聚焦在动力电池上了,这其实有失偏颇。新能源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适用“木桶效应”,系统内任何一个部件的技术或安全问题没解决,都会直接影响新能源车的量产。例如,车辆增加高电压电力驱动系统后,产生了一系列因高电压导致的难题。

除了弱混型混合动力车的电气线路仍采用传统汽车的12V/24V额定电压外,中混型混合动力车的电路(驱动)电压为40~280V、功率一般低于15kW;强混型混合动力车的电压在400V左右、功率在20~40 kW之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则需要400~750V的高电压。事实上,由于电压的上升,为了避免其“爬墙效应”导致的漏电/导电危害,电缆的连接器和接插件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水密封处理。同时,电缆也必须采用屏蔽处理,防止电磁干扰对其他车载电器/电子系统,以及驾乘人员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不良影响。

谈到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沈伟明也列举了去年4月杭州电动出租车当街自燃,以及最近备受国际瞩目的雪佛兰沃蓝达(Volt)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于碰撞试验后在停车场静置时起火的代表性事件。沈伟明说,虽然,这两起分别发生在国内和国外的事件有着不同的诱发因素,但是,都给新能源车敲响了安全警钟。理论上,要求新能源车在安全方面必须要满足:其一,不存在接触触电的危险;其二,发生任何故障或事故(含碰撞、落水等),不应该发生燃烧、漏电或爆炸;其三,高压电力系统等需具有失效保护功能。事实上,要从技术和成本等方面实现这些基本保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慎防“拔苗助长”

如业内人士所知,去年我国对新能源车的发展导向发生了一点微妙但并未明朗的变化。对此,沈伟明认为,我国发展新能源车,如果跨过混合动力车这一环节,直接搞纯电动车,表面上,可以完全规避国内汽车工业在内燃机方面与国外车厂之间的差距,但是,也会让国内车厂失去循序渐进的技术提升过程。混合动力从弱混、中混,再到强混,其车载电力驱动系统的电压和功率逐步提升,可以对电力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分级考验。换言之,如果没有了这个过程,直接用数百伏的高压电驱动纯电动车,难消“拔苗助长”的技术隐忧。

沈伟明表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从技术成熟度和运营配套来说,新能源车距离产业化、大规模量产还很遥远,电动车要想大行其道绝不可能单靠一两家企业的技术突破来完成,需要通过全行业的协作来逐步实现。例如,作为二级供应商,TE不仅参与了全球主机厂主导的零部件标准化过程,也配合一级供应商进行定制方案的标准制定,涉及充电接口、适合新能源车环境的高压连接器、高压线缆等。

据沈伟明介绍,目前在欧洲投入运营的MAN混合动力大巴整车的高低压系统就采用了TE定制的布线方案。其高压网络直流电压高达700V,为保证首要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其高压电源分配系统集成了漏电保护装置,并实现了更高级别的电磁干扰防护要求。同时,借助可靠的制造工艺、科学的线路布置,车载高压网络与传统的12/24V电压电路被很好地集成在一起,既可避免电缆的摩擦磨损,又能方便维护保养。

猜你喜欢

动力车漏电电动车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
HYUNDAI现代PROPHECY概念电动车
电动车新贵
锅漏电
行李厢灯漏电故障排除
基于能流图的混合动力车数据分析方法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新型排气热回收装置POWEREV
适用于混合动力车及起动—停车系统的带有聚合物涂层的发动机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