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亥革命与陕西

2012-12-22孙俊杰

理论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同盟会新军辛亥革命

孙俊杰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0002)

辛亥革命与陕西

孙俊杰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0002)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首义的省份之一。辛亥革命在陕西是一场由同盟会领导发起,革命党人、青年学生、新军、会党、刀客、回汉群众踊跃参加的革命运动,它拉开了北方各省起义的序幕,从政治上、军事上给了清王朝以沉重打击,吸引和调动了清军主力,大大缓解了南方革命政权的巨大压力,为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辛亥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陕西;辛亥革命;特点;影响

一百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民主自由的伟大先导,它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上的解放和中国政治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首义的省份之一,并成为辛亥革命北方的大本营,从政治上、军事上给了清王朝以沉重打击,有力地吸引和调动了清军主力,大大缓解了南方革命政权的巨大压力,并为北方各省起义树立了榜样,在辛亥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辛亥革命在陕西的发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举国为之震动,各地纷纷效法,从而揭开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帷幕。10月22日,陕西革命党人在北方率先响应,很快光复西安和大部分州县,烈焰波及河南、甘肃、山西,影响及于青海、宁夏、新疆,拉开了北方各省起义的序幕,奠定了陕西在辛亥革命运动中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陕西革命酝酿已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很早就在这里开展活动。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有井勿幕等十多名陕西学生加入。同年底,井勿幕奉孙中山之命回陕工作,历时不足一年,即在陕西发展同盟会会员30余人,[1]创建了同盟会陕西支部,奠定了同盟会在陕西的基础。从此,陕西的进步力量“统一组织,然后众流汇合,群情一致。各地青年志士,复风起云从,如春草之怒茁,如初潮之湃动”。[2]1906年,井勿幕二赴日本,和陕西同盟会员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陕西分会,确定的任务是:广泛联系陕西本省高等学堂和师范学堂学生,和他们互通声气;组织舆论机构,发行刊物,展开宣传鼓动;利用合法途径建议陕西成立教育会、商会等各种民间组织,以保障其所属成员的利益。他们针对陕西的一些具体问题发表专论,如《劝陕人急宜自治书》、《修筑西潼铁路书》等,带到陕西供人阅读和参考。[3]是年冬,于右任赴东京为《神州日报》筹集资金,加入同盟会,不久,以于右任为会长的陕甘豫晋四省留日学生同学会成立,加强了北方籍同盟会员之间的联系。留日学生在同盟会陕西分会的领导下,与国内同盟会员的革命活动相呼应,传播民主思想,声援人民的革命斗争,对陕西的革命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07年,陕甘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刊《秦陇》杂志;1908年春,又在日本创办了《夏声》,原先的《秦陇》则更名为《关陇》。《夏声》疾呼救亡救国,指斥地方弊端,号召人们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进行斗争。这些杂志还报道了人民抗捐抗税,以及收回路权、矿权的斗争。刊物出版后秘密邮寄回或由人潜行带归家乡,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与此同时,于右任在上海相继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四报,与《夏声》默契配合,助推着陕西民主革命风潮的掀起。[4]1908年冬,井勿幕等人在西安成立了同盟会陕西分会,将革命工作的重点移向了国内,在陕西建立了许多秘密革命据点,如西安的公益书局、健本学堂、武学社等,渭北三原的勤公社、耀州的庙湾畜牧场、泾阳的柏氏花园以及宜君的马兰山铁矿等。

陕西的反清革命运动并不孤立,它得到了孙中山和同盟会总会的领导,也得到了其他省份革命党人或革命团体的支持和帮助。1910年4、5月间,井勿幕从上海回到西安,根据东南各省革命党人主张在清政府防备薄弱的内地发动起义的意见,“准备在西北发动起义。”[5]井勿幕将这一重要建议在陕西泾阳“柏氏花园同盟会会议”上传达给陕西同盟会成员,并在会议上明确了联络陕西新军、哥老会、刀客等武装力量,筹备枪弹,适时发动起义的任务,为起义做了思想、组织、物资和武装力量的准备。

1910年,陕西同盟会势力不断壮大,并和哥老会和新军建立了紧密联系。1910年7月9日,同盟会、哥老会首领和军学各界代表井勿幕、钱鼎、张钫、党自新、胡景翼、万炳南、张云山、马玉贵等30多人,在西安大雁塔秘密集会,歃血为盟,成立反清统一组织“三合会”(同盟会、新军、哥老会),史称“三十六兄弟会盟”,使陕西同盟会、哥老会和新军三方面力量的联合更为密切,为陕西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武装基础。1910年冬,经过革命党人的努力,新军中仇视革命的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及其党羽十多人被清政府免职,使一批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青年军官、同盟会员钱鼎、张钫(字伯英,河南新安人,随其父到陕西)等掌握了一部分新军的实权,迅速壮大了同盟会在新军中的领导力量,他们在新军中发展党员,传播革命思想,并与新军中的哥老会首领保持密切联系,使新军成为起义的中坚力量。

1911年夏发生的四川保路运动给陕西革命党人以极大鼓舞,他们摩拳擦掌,预备起事。同盟会本打算于10月29日举义,因官府有所觉察,决定提前行动。10月21日晚,张钫和钱鼎拜会新军混成协(旅)参军(参谋长)兼第二标(团)一营管带(营长)张凤翙,请张出任西安起义总指挥。张爽朗答:“即干,义无反顾。如果失败,祸我承担,生死与二君共之。”[6]10月22日上午8时,起义各营和洪门75名代表在西安景教寺右侧之林姓坟园聚会,商议起义事项,规定了“兴汉灭旗”的起义口号、各部队任务、注意事项等等。[6]会后,张钫即于上午十时率领部分炮营士兵占领了军装局,夺取大量武器弹药。张凤翙、钱鼎亦率军向清军发起进攻,很快光复汉城。满城(禁城)内清兵关闭城门,仓促抵抗。23日,革命军攻入满城,歼灭清军大部,清将军文瑞投井自杀,禁城收复。10月27日陕西“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张风翙为大统领,钱鼎和万炳南为副统领。设立了军政、财政、教育、司法、交通等一系列机构,委派了一批大小官员。西安光复后,各州县纷纷响应,数日之间,关中、陕北、陕南等地五六十个州县也相继光复(汉中除外,第二年5月光复)。革命在全省获得成功。

陕西地处冲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武昌起义后,清王朝本打算以陕甘为基地,重振军力,收复东南。岂知陕西反戈一击,率先反正,深感震惊,遂征调大军从东、西两路杀来,企图一举扑灭陕西革命,稳定西北局势。陕西军政府为了粉碎清军的反扑,在东、西两个战场进行了异常艰苦激烈的战斗,保卫了革命的胜利成果。

二、辛亥革命在陕西的特点

辛亥革命在陕西是一场由同盟会领导发起,革命党人、学界、新军、会党、刀客、回汉人民踊跃参加的革命运动,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孙中山先生在论及参加辛亥革命的社会力量时讲:“综计诸役,革命党人以一往直前之气,忘身殉国,其慷慨助饷,多在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新军与会党。”[7]可见,在那个风云激荡,喋血战斗的年代,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的发动,多在知识分子,而冲锋陷阵的主要力量则是会党和新军。

学界。同盟会陕西支部和分会成立后,在井勿幕等人的领导下,首先在陕西学校的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发展会员,进行革命活动。当时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的主要阵地有:西安高等学堂、师范学堂、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在渭北有三原宏道学堂、同州中学堂、蒲城小学堂等,常自新、高又明等一批知识分子首先加入同盟会,成为陕西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在他们的努力下,1908年发生的“蒲案”[8]成为教育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次革命运动。“蒲案”是1908年陕西蒲城县县令李体仁因仇视革命活动,借故捣毁县教育分会,捕押刑讯县立高等小学堂师生而制造出来的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全省各县学生和知识界人士的义愤,各学堂纷纷罢课,学界人士群起声援。北京、上海等地及留日陕藉学生等立即响应,对清王朝地方官吏的暴行给予强大的压力和谴责。很快“蒲案”演化成陕西学界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封建运动。“蒲案”影响很大,它锻炼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革命斗志,推动了陕西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是陕西辛亥革命的一次预演。

新军。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在西安成立时,做出了联络新军、会党、刀客共同反清的决议。陕西新军系于1909年由原常备军改编而成,改编后定名为陆军混成协(旅),有步兵两标(团),骑兵、炮兵各一营,工程、辎重各一队(连)。初级军官中已有张作栋(生午)、彭世安(仲翔)、张光奎(聚庭)、朱彝铭(叙五)4名同盟会员,且都是队官(连长)。1909年夏季至1910年2月,陕西选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回陕的23名学生,按所学兵科正式分发各营队充任初级军官。其中钱鼎(定三)、张钫、曹位康(健安)、党仲昭(自新)、张宝麟(仲仁)5人是同盟会员,分别担任队官、排长。1910年春,具有革命思想的张凤翙(翔初)、张益谦(靖卿)等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返陕,到新军中任职。新军革命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他们设立“武学研究社”,作为联系军界同志和哥老会的地下工作据点,在官兵中逐渐扩大革命影响,积聚力量,为新军起义奠定了基础。

会党。会党的基本群众是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陕西会党主要是哥老会,还有三合会及其分支慕亲会等。针对陕西会党“势力及于全陕”[9]及会党人数在新军中占很大比例的情况,同盟会一直很重视联络会党的工作。井勿幕初次从东京返回陕西时,就有联络“三合会”、“刀客”及“哥老会”、“慕亲会”等会党之意,但当时“一般同志,多系读书人,深恶彼会党中人之行为,不屑与为伍,众情反对之下,井君未再多言”。[10]但时隔不久,高又明即介绍“慕亲会”首领僧人吴虚白和井结盟。随后,井又与“慕亲会”另外两位领导人洪宝臣、唐和尚建立了联系。同盟会陕西分会成立时,经井勿幕反复做工作,通过了联络会党、刀客的方针。钱鼎、张钫、张宝麟等新军军官加强与会党的联系工作。他们创办武学研究社,吸纳会党入盟,先后发展了在会党中很有威望的哥老会大哥万炳南和张云山、马玉贵、刘世杰、吴世昌、朱福胜等加入同盟会或武学社,迅速增强了革命势力。1910年7月,同盟会、哥老会首领和军学各界代表在西安大雁塔歃血“会盟”,标志着同盟会、学界、新军和会党联合战线的形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刀客。“刀客”,有些地方成为“匕首会”、“杆子”,是清末民初陕西、河南一带的民间秘密武装,其成员多为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其他城市劳动者和游民,有一个首领人物,成员鱼龙混杂,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刀客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他们或占山为王,或混迹民间,每股人数不多,但集合起来则是一只强大的农民力量。由于革命党人井勿幕、张钫、胡景翼、李仲三、寇遐等的宣传、争取工作,刀客绝大部分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反清斗争,一般集体参加军队,被编成标或营的就有好几部分,例如东路节度使陈树藩所属严飞龙、严纪鹏两个标,北路招讨使井勿幕部胡景冀所属王守身、胡彦海、马正德、石象仪等营,主要由刀客编成。[11]刀客不仅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抵御清军进攻的东西路战场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东部战场,河南王天纵、张治公、丁同升、柴云陞、憨玉琨、赵长荣、杨凤鸣等各路“杆子”闻风而动,皆率部来与东征军会合,壮大了东征军的实力,使东征军屡破敌军。[6]14-40

回族人民。陕西回族人民踊跃参加辛亥革命,并开展了许多举足轻重的行动,这可以说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又一个特点。参加辛亥革命的回民主要来自社会的下层,他们一直是革命的直接参加者和依靠的对象。革命爆发前,回民就参加了秘密反清斗争,马玉贵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玉贵(字青山)早年加入了反清秘密组织哥老会,任陕西新军正目(班长),在新军士兵和回民中很有威望。在同盟会钱鼎等人努力下,马玉贵加入了同盟会。[12]同盟会员张云山是哥老会的重要首领,他利用与马玉贵和回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条件,与回民中的哥老会成员金启恒、白玉鳞、海占彪、惠东成、陈百寿等人结为三十六弟兄,共谋反清起义,[13]团结带领了一大批回族群众参加革命。马玉贵等一大批回族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标志着陕西回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已经不单单是反对种族歧视了,他们中的先进人物业已觉悟起来,接受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1910年7月大雁塔“结盟”后,西安回民积极准备起义,马玉贵联络回民杨三组织起一个营500名回民队伍,张云山联络回民金启恒、海占彪组织起100人的回民武装等。起义爆发后,回民义军一千余人,成为攻城主力,在攻占满城的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陕西军政府成立后,马玉贵任总理粮饷兼管军务都督,在新生的革命政权中肩负重任。在省城以外地区光复时,也有回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哥老会秦凤山山主马秉乾参加了凤翔的光复起义,并一度主持县政;[14]平利县的马某领导当地群众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并担任了革命军连长。他们后来均献出了生命。在保卫陕西革命政权的战斗中,回族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西路战役中,马玉贵多次率部在战场拼杀,不少回族官兵献出了生命,回族战士马省成在乾州保卫战中不幸被俘,清军竟剖开其腹作马槽;东部战场,回族骑兵队长马友师及多名战士在礼泉保卫战中英勇献身,回族营长阎洪云、战士马宗麟等在潼关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广大回民官兵在陕西辛亥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5]

三、辛亥革命在陕西的深远影响

陕西辛亥革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率先响应武昌首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西北的反动统治,拉开了北方各省革命起义的序幕,减轻了官兵对其他各省起义的压力,对全国的革命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陕西辛亥革命的爆发,切断了清政府与其西北反动军事武装的联系,促进了河南、山西、新疆、甘肃革命形势的发展,掀起了北方革命的狂潮。清政府万分惊恐,从甘肃、河南等地调征大军,向陕西革命军疯狂反扑,使陕西革命政权处于极端艰难的境地。在严峻形势下,革命军政府果断应战,以“西守东攻”为策略,派出东西两路大军与清军鏖战。东部(潼关、华阴一带)战场,副大统领钱鼎出师未捷身先死,兵至渭南为乱军所杀。军政府遂授张钫为秦陇豫复汉军(东征军有大批河南人,故称秦陇“豫”复汉军)大都督出征。在中州豪杰和河南革命党人鼎力支持下,张钫在潼关一带和清军主力鏖战数月,最后于1912年2月18日逼退清军。在与清军相比兵力悬殊、武器装备又很差的情况下,潼关三失三得,东征军竭力苦战,前仆后继,当时声威,实寒清廷之胆,大振革命声势。西部一线战况同样惨烈,清军大兵压境,众寡悬殊,复汉军奋起抗击,屡遭惨败,最后,秦陇复汉军兵马大都督张云山死守乾州,反败为胜,终使甘军无可奈何,引兵退去。革命军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保卫了陕西的东西两大门,歼灭、调动和吸引大批敌人精锐于自己的周围,大大减轻了南方革命党人和起义各省的压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时机。

2.加强了回汉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在全国起了表率作用。陕西的回、汉人民在推翻清王朝的大目标下,紧密地团结起来进行革命,不少回族人民参加了革命军,并在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马玉贵等一些回民的代表人物还在革命政权中担任了重要职务,保证了陕西革命的顺利开展和革命政权的稳固。此前三四十年,陕甘等省曾经发生过回汉冲突乃至大规模的流血事件,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陕西革命党人非常注重民族团结问题,西安举义第二天,刚刚组建起来的起义军临时司令部就发布了第一张文告,强调:“各省皆变,排除满人,上征天意,下见人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三保外人,汉回人等,一视同仁。特此晓喻,其各放心。”[16]文告明确宣布回汉同胞一视同仁,这对加强回汉团结起了重大作用。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后,局势依然复杂动荡,为维护新生的革命政权,马玉贵做了大量工作。在东、西路战役一度失利情况下,马玉贵还坐镇西安,主持军务,他以军政府“经理粮饷兼管军务军装总都督”的身份,发布了《严禁挑拨汉回关系告示》、《动员民团并力攻敌以保桑梓告示》等文告,严厉谴责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汉回关系,重申“此次兴兵举义,宗旨复汉灭清”,“特谕各界人等,无稽之谈莫听”,“倘再谣言生事,拿获立典刑”。[17]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陕西辛亥革命中,回汉民族的大团结,对于反对民族分裂、维护西北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也在全国树起了民族团结的典范,扩大了陕西在全国的影响。

3.启发了陕西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使陕西成为西北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同盟会成立后,既有井勿幕等人回陕传播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07年后,陕甘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办的《秦陇》(后改为《关陇》)、《夏声》等杂志,于右任在上海相继主办的《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四报,均在激发陕西人民的民主革命思想方面起了重大作用。陕西革命政权成立后,亦派遣省城革命学生,回各州县宣传革命,促进了陕西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普遍觉醒,把革命推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因此,从辛亥革命开始,陕西逐渐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北方基地:武昌起义,它在北方率先响应;反袁事起,亦有积极活动;护国运动,为北方唯一宣布独立讨袁的省份;护法斗争,在北方各省中表现最为突出,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北伐、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抗日,等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149.

[2]西北革命史征稿(上卷)[M].(民国)陕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员会编,1949:18.

[3]辛亥革命在陕西(陕西党史资料丛书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187-188.

[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477—493.

[5]孙志亮,张应超.陕西辛亥革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31.

[6]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7.

[7]孙中山.中国革命史[M]//黄季陆.总理全集.武汉:湖北崇文书局,1932:40.

[8]一九O八年陕西蒲案始末[M]//.辛亥革命回忆录(六).武汉:湖北崇文书局,1932:400-409.

[9]中共陕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在陕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4.

[10]赵其襄,高又明.辛亥革命前的井勿幕[M]//.辛亥革命回忆录(八).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59.

[11]史向军.关中刀客与陕西辛亥革命[J].陕西档案,2004,(5).

[12]冯钧平.马玉贵事略[M]//.陕西民国人物(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81.

[13]马士年.陕西回族人民参加辛亥革命的经过[M]//.西安文史资料(第一辑):59.

[14]王丕卿.辛亥凤翔起义简况[M]//.辛亥革命在陕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658~659.

[15]张应超.陕甘回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J].回族研究,1993,(3).

[16]郭孝成.陕西光复记[M]//.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46.

[17]严禁挑拨回汉关系告示[M]//.辛亥革命在陕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579.

K257

A

1002-7408(2012)01-0104-03

孙俊杰(1962-),男,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统一战线等研究。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同盟会新军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宇通T7团队再添新军
Examining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CPU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for the jumbo fl ying squidDosidicus gigasoffshore Peru based on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新军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新军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在军事上的成功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