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运会背后的政治较量

2012-12-22(杨应)

天涯 2012年5期
关键词:兴奋剂欧美英美

(杨 应)

奥运会背后的政治较量

(杨 应)

近日,巴黎文化沙龙秘书长、法国《欧洲时报》时事撰稿人宋鲁郑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文章,他指出,围绕游泳小将叶诗文的风波具有耐人寻味的政治色彩。

文章说,就在叶诗文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冲刺之后——最后50米自由泳仅用28秒93,比夺得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的美国男子名将罗切特还要快,BBC的转播员就暗示中国队使用了兴奋剂。很快英美澳媒体都加入了质疑的行列,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成绩。而且他们怀疑的理由也很奇特:鉴于中国游泳队在1990年代有服用违禁药物的先例,叶诗文也有可能服用了兴奋剂。更令世人不解的是,当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药检已经证明叶诗文的清白,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以及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也正式澄清外界疑问之后,英美媒体的质疑声却仍然不绝于耳,甚至说“叶诗文像极了1980年的前东德选手佩特拉施德”。

其实,欧美这些主流媒体并非真的不明白,恐怕还是另有他因。众所周知,游泳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奥运项目之一,更是欧美体育强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现在中国队突然强势发起冲击,自然一时令其难以接受。

其次,西方深陷难以自拔的经济危机已达四年,而且仍然在持续恶化中。此时的西方在自信心迅速下降的同时,其敏感度却迅速上升。也就是说,西方已经开始有了弱者心态。当他们看到其传统优势领地也要丧失的时候,自然会本能的做出过激反应,甚至失去最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

文章说,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的遭遇其实也是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写照。中国以不同于西方的制度和发展路径而取得成功,自然对其制度的合法性、可追随性形成了强大的挑战。特别是到了经济危机时期,更产生形同颠覆的效果。政治制度就怕有可替代性。正是由于中国对西方制度性的威胁,才令之对中国遏制和抹黑。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在中国的哪怕再小的负面事件,也会被无限放大。这就是欧美媒体对叶诗文的质疑的实质:叶诗文被抹黑,被否定的自然是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各方证明了叶诗文的清白,欧美媒体依然不依不饶。

本届奥运会上,东西方无形的较量并非只此一例。另一个就是开幕式。英国申办成功之后,很不幸的遇到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节俭”办奥运。所以它的开幕式就只能追求“简朴”。从如此困难的背景下理解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它仍然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但显然要远远逊色于北京奥运会。假如英国不是面临经济危机,这场开幕式将绝不会是今天的这种效果。

散文

猜你喜欢

兴奋剂欧美英美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6年10月)
高科技是否变成奥运的“兴奋剂”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反兴奋剂升格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