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

2012-12-22朱慧颖

天涯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明国家

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

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的著作《中国震撼》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不久前,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为此书举行了专场研讨会。研讨会上,张维为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的主旨演讲。

张维为指出,过去三十多年,西方主流媒体无数次地预测中国将走向崩溃,但结果证明都是错的,中国没有崩溃,而是迅速崛起。西方对中国不断误判的深层次原因是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一旦他们能够尊重事实,能够摆脱意识形态偏见,他们会看到中国过去三十多年发生的变化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革命,五亿多人脱离了贫困,约占整个世界脱贫人数的百分之七十。这个成就奠定了中国今天的崛起,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整个外部世界。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历过这么快的财富增长。当然,一个曾经上千年领先世界的国家,一落千丈后贫穷了二三百年,然后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又迅速致富,“物质主义”一时抬头恐怕也在所难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文化建设也会赶上来的,中国的文化底蕴为这种文化建设和中国自己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迅速发展的中国自然也有自己的各种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而且不容易解决。我们可以把今天中国的崛起和当年英国的崛起做一个比较,英国崛起的时候,英国本土人口才一千多万人,但它已经有了比自己领土大几十倍的庞大的殖民地,英国可以把自己的问题都“出口”到外部世界,例如,把罪犯“出口”到澳大利亚,把失业者“出口”到非洲,把持不同政见者“出口”到美洲,而中国已经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却只能在自己内部消化伴随国家迅速崛起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但过去三十年的实践已证明,中国可以应对这些挑战。尽管中国存有各种问题,但中国总体的成功是确切的,而这种成功的关键是中国国家的性质和中国的发展模式。

张维为说,中国不是一个放大的东德,也不是另外一个普通国家,而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型国家。中国是一个集五千年连续文明和超大型现代国家为一体的国家。文明型国家是长期历史进程中“百国之和”的产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采用西方今天的政治制度的话,将变得无法治理,将走向分裂和解体。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是四个超级因素的复合体,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国是一个大陆,具有一个洲的规模,内部区域差异性巨大。中国在人类几乎所有知识领域内都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举世罕见。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体现了这种巨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既是中国政治治理最难的地方,也是中国崛起最精彩的地方。

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四超”特征实际上已经规范了中国的发展路径,规范了中国模式的所有特点。中国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实践理性,也就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这种谨慎探索,尊重事实,不断试错的改革方针符合中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的国情。

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中国坚持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最为优先的位置,并取得了人类扶贫史上的最大成绩;中国坚持了渐进改革,拒绝休克疗法,改革不求十全十美,但求不断纠错,持续渐进;中国坚持了对外开放,汲取别人之长,同时也延续自己的传统,特别是通过一个比较中性的、强势的、有为的政府来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还确立了混合经济模式,即发挥市场支配资源的效率,也发挥社会主义保证宏观平衡的优势,使中国经济出现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持续增长。

实践理性使中国较好地避免了政治浪漫主义和经济浪漫主义,避免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和经济陷阱,特别是避免了休克疗法、全盘私有化、金融危机、伪“民主化”导致的国家解体等重大陷阱,实现了中国今天的全面崛起。

张维为说,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确实对西方模式形成了某种挑战。从政治上看,中国模式最终可能会给世界带来一种范式变化,即从“民主与专制”的分析范式转向“良政与劣政”的分析范式,而良政可以是西方的制度,如瑞士,也可以是非西方的制度,如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虽有各种问题,但总体上的治理水平远远高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同样,劣政也可以是西方制度,如海地、伊拉克、蒙古、乌克兰、希腊等,也可以是非西方制度,如缅甸等。中国模式将激励越来越多的国家大胆探索自己的道路,进行体制创新,追求良政善治。

中国的发展模式虽然有自己的缺陷,但它是国际激烈竞争的产物,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它充满生命力,可以和西方模式、美国模式竞争。其实,西方也没有必要害怕中国模式。和经济增长一样,发展模式的竞争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可以双赢的。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国已经从西方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还在学习,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发挥了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在中西高度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越来越多自己的东西。西方不妨也可以如邓小平所说“解放思想”一下,尝试从中国的成功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朱慧颖)

猜你喜欢

文明国家
国家公祭日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国家
对不文明说“不”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