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天琴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广西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三
2012-12-22李妍
李 妍
引 言
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保护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对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不断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消失。与此同时,我们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还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导致不少民族文化遗产被邻国抢注。如“端午祭”被韩国抢注、马头琴被蒙古国抢注、皮影戏被印尼抢注、玛纳斯 (原新疆地区的三大游牧史诗)和阿肯弹唱 (与评书、大鼓齐名的一种新疆说唱艺术)被吉尔吉斯斯坦抢注……此外,哈萨克斯坦也非常关注新疆境内哈萨克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并想将其拿到哈萨克斯坦去;韩国政府也对中医虎视眈眈,计划改称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这些内忧外患,足以“刺激”并“警醒”国人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相关保护工作的力度,尤其是要捍卫边境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天琴,方言称为“叮”或“鼎”,是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琴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留存着骆越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壮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琴文化是壮族人民为了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利用特定的材质和独特的制作方法创造的一种乐器和演绎方式,它集乐器、乐曲、唱词、弹唱、舞蹈、展演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积淀着丰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壮族富有特色的文化成就,深深地影响着壮族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考古学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2]。对天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这一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推进壮族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笔者于近年来多次深入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 (又称美女村)、横罗村其逐屯,凭祥市凭祥镇南山村板山屯,宁明县城中镇怀利村那米屯,防城区那良镇里冷村那窜屯,对当地天琴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田野调查。这些壮族村屯都靠近中越边境,其天琴文化的“原生态”特色在当地保留得比较完整,天琴传承人也颇有名气,群众对其信服程度较高。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不仅身临其境,而且还对天琴相关的仪式、活动进行了直观的考察,重点还对天琴传承人和制作人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并对天琴的历史、禁忌、使用、收藏、传承等都作了详细的了解和记录。
本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实现研究领域上的创新。一是为天琴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突破以往研究局限于龙州县的视域,补充了凭祥市、宁明县和防城区天琴文化的相关资料,拓展了该研究的范围。二是天琴文化保护方法上的创新。结合目前天琴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了新的对策和建议。其二,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壮族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推进壮族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其三,有助于打造天琴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其四,为相关部门制定文化发展政策、措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一、壮族天琴文化传承与保护概况
天琴文化主要以天琴世家、民间艺人、社会团体、学校、政府组织等几种社会群体形式为传承和保护的载体,切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了天琴文化的发展。
(一)天琴世家和民间艺人的传承与保护
1.天琴弹唱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1)主要通过相关信仰和崇拜仪式来传承
天琴弹唱技艺的传承随魓①资料来源:龙州县文化局《龙州县天琴艺术》。而来。魓又称布祥,是龙州县金龙壮族特有的由原始宗教与道教、佛教相融合演变而成的一种本土信仰;信奉玉帝,其仪式和功能与巫相似,主要是请神送鬼、祈福消灾,内容涵盖壮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法器有天琴、天剑、法印、经书、法衣、法帽、铜链等,经书多达六十种,用古壮字书写,用当地壮音演唱。其中的《塘佛》堪称为壮族宗教天书,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存放于广西古籍办公室。魓有着严格的受戒仪式和等级森严的“官位”排序。当地使用天琴的人绝大部分为男性,称为魓公。魓公以小学文化程度居多,务农为主,兼职做红白法事,红事一般要比白事多。在当地,法事活动的操持者,其排位为魓公老大、道公老二、巫师第三、仙婆第四。魓公年龄从50岁至80多岁不等,50岁以下的魓公极少。除魓公外,只在梓从一带距凭祥较近的地方有极为少数的仙婆在使用天琴。
魓一般为世家传承,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传承须经拜师、学艺、修炼、受戒和册封等程序和仪式,经过数年实践考核与检验后方可根据其表现授予相应的封号、法号。拜师后先自学经书,经书基本掌握了才择日出坛。出坛要举行严格的受戒仪式,时间为两夜三天,主要由师父教唱经书,未婚者不能进行受戒。三天时间里,受戒人及其妻子必须分别在床上盘腿而坐,不能睡觉,更不得擅自走出房间,也不能干农活,荤腥更是禁沾。第三天清早出坛时辰到时,受戒人要由师父授予帽、袍、天琴、法印等法具。受戒人穿好服饰后,在师父亲自带领下与所有前来参加受戒仪式的师兄弟们一起到受戒人的祖坟和村里的土地庙祭拜。祭拜归来,受戒人端坐堂前,所有来庆贺的亲戚朋友都往受戒人的脖子上挂一条红布,谓之‘挂红’。‘挂红’完毕意味着受戒仪式的结束,至此,受戒人才真正成为一名操持法事的魓公 (婆)。”[3]
天琴传承人的挑选极为严格,父母辈不能直接传给亲生儿女,只能传给侄子侄女或孙子孙女等晚辈,或传给徒弟,再由徒弟传给亲生儿女,一些村屯甚至规定“传男不传女”。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及政府资助、支持下,旧有戒律不断被突破,更多人参与到天琴天谣的传授和学习中。据调查,目前龙州县熟练掌握天琴弹唱的人员有百余人 (不包括在天琴培训班就学的学员),登记在册的天琴民间传承人共有80位①资料来源:龙州县文化馆2006年统计数据。。凭祥市、宁明县和防城区三地天琴的传承主要是随仙婆或天婆的传承而来。
凭祥市和宁明县天琴传承人无具体统计数据,但两地大的行政村均有分布,据此推算,凭祥市的天琴传承人不下20人,宁明县不下50人。年龄在50-60岁居多,绝大部分为女性壮族,仅有少数几位是客家人或越南籍边民,文化程度普遍为小学毕业,平时在家务农。凭祥市和宁明县民间一般主要是五六十岁的女性仙婆或巫婆在从事各种求神问仙活动时使用天琴,通常3-6人为一组,主要用于红事,如求平安、延寿、添粮、乔迁、嫁娶等,以便消灾除难,使用频率较高,隔三岔五便有人上门或请上门问仙做法事。天琴一般不用于白事,按惯例白事由道公操持。凭祥市仙婆在问仙活动中使用天琴弹唱,并伴以舞蹈,谓之“舞求”,是该市独有的天琴舞蹈。凭祥和宁明有关天琴的仪式颇为相似,两县曾合而为一,称为睦南县,友谊关原名睦南关,故风俗习惯也极为相近。
防城区的天琴传承人集中分布在峒中和那良镇一带。民间一般主要是女性仙婆或天婆在从事红白事问仙做法的时候使用,以当地壮话喃唱。这些仙婆或天婆以文盲居多,在家务农为主,不时兼职做法事。当地的问仙活动有着固定的跳天仪式。通常5-10人为一组,级别相同,着特定的服装,手持天琴起舞。天婆从事的红白事问仙活动,一年大概有10多次至20次,平均每个月1-3次。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五春节期间则以男女弹天琴对唱为主。整个跳天仪式从1天1夜至3天3夜不等,总体上以红事和喜庆之事居多。
由于天琴长久以来用于民间祭祀、巫道等宗教活动,而这种活动的乐曲并不复杂,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要求不太高,因此天琴的弹奏方法单一,缺乏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平平,其弹奏技艺一般是左手按弦,右手拇指和中指扣住琴杆根部,以食指勾拨琴弦。
(2)通过传统民俗节日中使用天琴来传承和保护
天琴世家和民间艺人除了在相关信仰和崇拜仪式中使用天琴外,还通过参加侬峒节、三月三歌坡节、阿宝节、四月十三观音诞等各种壮族传统民俗节日活动来实现天琴的传承与保护。
侬峒节是龙州县金龙镇壮族盛大传统祭祀节日,壮语的意思是“岭外田埂的节日”,其起源于秦汉时期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存在的信仰,确切地说是源于古代壮族先民以弹奏天琴沟通神灵,乐神娱神,求雨和消灾祈福的需要。侬峒节的主要任务是“求务”,务是指高辈分祖先之神,飘浮于天地之间,担负着天与地的沟通与联系。“求务”是通过信仰法事操持者主持的仪式向天神传达人的意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少安康,六畜兴旺。侬峒求务有着严格的仪式和专用的经书,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是揭示求务具有巫术与民间信仰两重性的性质;二是求务折射了古壮人的图腾观;三是解开了人类稻作文化千古之谜的历史;四是体现了壮族人民对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执着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时至今日,侬峒节俗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但是在侬峒节上弹奏天琴以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心理却依然代代相传。[3]
侬峒节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到十四在金龙镇一带举行,顺序及举办地点依次为:初八五连村弘曹、百里屯,初九民建村布豪屯,初十花都村7个屯,初十一民建村板送屯、双蒙村板池屯(该屯历史上不过侬峒节,现在经包装推介始有),初十二立丑村逐立屯,初十三双蒙村板蒙屯,初十四横罗村7个屯 (其中3个屯有越南人自带供品参与)。当地有“要想来年不遭殃,正月十一祭上苍”的说法,并对此深信不疑。于是节日期间,天琴传承人纷纷拿出珍藏的天琴乐器来弹奏,伴着啵咧和龙凤锣,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如今侬峒节已成为边境一带最热闹、最隆重和闻名遐迩的节日,节日期间附近村屯的群众及越南的边民也踊跃参加,近年来更是吸引了来自南宁、日本的国内外游客或学者。天琴爱好者还借弹琴与对歌的方式来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意或交际。会弹天琴的青年男女其追求者和青睐者较多,他们“通常在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后,便相互邀请朋友到家里聚会,父母会准备好丰盛的菜肴款待子女们邀请来的朋友,其中不乏越南朋友。如果女儿邀请来的是女伴,家里就会邀请几个男子到家里弹琴唱歌;如果儿子邀请来的是男伴,也会邀请几个女子来家里弹琴唱歌,歌词一般多以壮傣支系方言 (越)吟唱,用字则为喃字,也有些用汉字来标‘傣’音。青年男女弹琴、唱歌,往往通宵达旦,直到次日早饭后才依依不舍地道别,表达了青年男女之间追求幸福爱情的执着与热情。”[5]
“防城港市防城区垌中镇板典村组织的‘阿宝节’活动中,每年都举行盛大的对歌、热舞、赛大陀螺等传统节目,不仅壮族群众兴高采烈地参加,还有来自二国、三省、四县 (即中国、越南;广东、广西、越南广宁省;防城、上思、宁明县以及越南广宁省平察县)的数千人之众也纷纷前来分享这难忘的节庆活动。青年男女们抓住节日时机,往往以歌会友倾诉爱慕之情,首先用歌声互相问候、祝贺,并对出姓名、身世;然后再通过歌声问答相互表达绵绵爱意;情到浓时别亦难,道别时还要用歌声相送、相勉,依依不舍。当对歌达到高潮时,部分青年男女还操起天琴展示弹唱技艺,边弹、边唱、边舞,尽情欢乐。天琴既是歌唱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节日活动有时要持续几天几夜。”[6]
2.天琴乐器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天琴是壮族弹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天琴制作师则是天琴制作工艺传承与保护链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龙州县现有四位较为出名的天琴制作师,其中居于县城金龙街的覃华北最负盛名,在众多民间天琴制作艺人中,其制作的天琴外形美观,易于弹拨且音律较准,得到专家的认可。秦华北因此于2007年5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①资料来源:龙州县文化局《龙州县天琴艺术》。,专做改良后的用于舞台表演和旅游产品的天琴。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秦华北投资建起了壮族龙州天琴作坊。他精心设计出大、中、小等不同型号和风格的天琴,有适合舞台演出弹奏的,还有便于携带和收藏的天琴系列旅游商品。由于天琴工艺精良,用材合理,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旅游者的喜爱。享誉国内的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每次参加演出和比赛手中所弹奏的天琴乐器均由秦华北手工精制而成;区内外各高校以及演出团体,包括著名导演张艺谋创办的漓江艺术学校和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中使用的150多把天琴也都出自秦华北的作坊;广西南宁博物馆也向其购买12把天琴作为民族乐器展览。据不完全统计,至今秦华北已制作天琴1000多把,畅销国内外。
针对旧有天琴在外观、材质、拼装方法和用途上的缺点和局限性,秦华北在广西著名音乐家范西姆和广西艺校民乐教师韩醒的指导下,对天琴的形制进行全方位改良,在保留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时尚的气息,创意更加新颖而独特。改良后的天琴规格标准较为统一:全长105厘米,琴杆长70厘米,采用樟木、龙眼木或竹木等木材。琴筒用大小不同的葫芦制成,面板采用薄桐板,琴筒的长度和面板的直径都据葫芦而定。琴头雕刻成龙头,弦轴孔钻成椎形孔、使音准稳定。用大葫芦做的天琴,发音厚实,音色粗壮而低沉.中葫芦的天琴,发音明亮,音色圆润甜美。小葫芦的天琴,发音尖细,音色高亢紧张。在相同的琴长下,采用不同粗细的尼龙琴弦,使天琴成为既有高音、中音,又有低音的系列弹弦乐器。琴弦从原有的两弦调整为三弦,并增加了品位。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弹挑的力度较过去显著增大,穿透性能较强,轮指的速度快、密度大,应用大三弦上下大滑音的特色技巧,丰富了展现力并可以任惫转调,满足了天琴弹唱的艺术需要。有效解决了天琴乐器弹奏只能作伴音的问题,使之能弹奏主乐曲①资料来源:龙州县文化馆《龙州天琴》之二“天琴的设计构思”。。
除秦华北之外,来自贵平村板烟屯的制作人马汉伟在民间也享有较高名气。马汉伟儿时爱好美术、音乐和书法,制作天琴已有十多年历史,起初模仿旧有天琴外形而作,制作的天琴大部分为改良品,多用于民间法事中的弹唱活动,迄今已售出20多把天琴,每把售价400多元,2010年已做了8把,其中4把售出。制作一把天琴花费5天时间。此外还有光满村大满屯的黄日忠,也以制作用于民间法事活动的天琴为主。双蒙村板池屯的李锦光,于最近几年才开始制作天琴,已制成五六十把,绝大部分为改良品,其中20把是特别为板池屯民间艺术演出队做的,每把售价150元;3把置于崇左市展览馆,每把售价250元;余下部分作为旅游产品出售。据李锦光称,本屯约有20人会制作天琴。
凭祥市和宁明县的天琴多数由仙婆仿照旧有天琴自制而成,外观较为粗糙,以三弦为主,师傅及传人人手一把。防城区天琴由专人制作,工艺精良,造型美观大方,琴杆上布满大量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手绘图,大部分天琴制作人集中分布在中越边境的峒中镇板八村一带,而那良镇则以板蒙村70来岁的韦氏、60多岁的王氏和40多岁的阮氏的制作工艺较为出名。这些制作人均为女性,其文化程度绝大部分是文盲或小学毕业,以务农为主。
(二)社会团体、学校的传承与保护
在天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社会团体,具体指从事文化研究和文化保护的一些志愿性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研究协会和行业协会两类,前者如各类文化研究协会、历史研究协会、艺术研究协会、民俗研究协会等等;后者如音乐协会、戏曲协会、工艺协会,等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保护”定义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和传承。”[7]其中,“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等与学界有关的具体任务由学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完成;而“保护、宣传、弘扬和传承”的具体任务则需要地方戏曲协会或行业协会的民间艺术家和文艺专家完成。
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民族音乐家范西姆教授到龙州县金龙镇采风时发现了天琴,经过部分壮文化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全面抢救、挖掘、整理、传播,使其从一度濒临失传的困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为改变演奏方法单一问题,提高天琴演奏技巧,广西艺校民乐教师韩醒借鉴其它弹拨乐器的技法,创造性的把原来食指勾拨演奏法改进为以食指、拇指指拨片拨弹法,使天琴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音量扩大,音色更为清脆、圆润[8]。除了坚持不懈地挖掘、介绍和传播天琴文化,使之不断得到世人的承认和关注之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何明智,龙州至善小学高级教师农瑞群两位老师还参加天琴发源地遗存古壮字的翻译、整理工作,并进行拯救性发掘、保护;2003年9月,著名民族音乐家范西姆、梁绍武、农锋、韩醒等人到龙州采风,根据天琴节律编创《唱天谣》、《弹起天琴唱壮歌》、舞蹈《天琴乐》等歌剧,并指导改进天琴结构,训练年轻艺人,将天琴艺术搬上各类舞台和荧屏,使之得到众多专家学者及普通大众的关注[9]。此外,不少研究协会和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纷纷撰写文章在学术期刊和报纸杂志上进行探讨、推广和呼吁。如今,天琴文化及其弹唱艺术已成为边境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范本,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掀起一股探索“热潮”,被喻为“天琴现象”。社会团体中专家学者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使得几近失传的古老文化瑰宝得以有效保护,特别是古壮字的保存、保护和翻译,使天琴文化克服了口耳相传的“易变形性”和“不稳定性”,实现了以文字为媒的有效传播。此外,韩醒还计划把范西姆老师创编的《广西民歌集》全部配上天琴指法,培养一批达到独奏水平的学生,准备随时参加全国性器乐独奏比赛,并计划编写出版一本《壮族天琴演奏法》和一本《壮族天琴曲集》。
除上述社会团体外,一些学校也纷纷举办各类培训班,从教育层面切实加强天琴的传承和保护力度。2004年7月,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90人天琴培训班、南宁创艺艺术学校15人天琴培训班和广西民族大学30人天琴培训班相继开班。与此同时,广西武鸣壮校的民族歌手班也加入学习天琴的大军。2007年3月,由广西艺校天琴教师韩醒打造的全区第一支女子“天琴娃娃组合”——“梦之莺”天琴艺术团在南宁市滨湖小学诞生,现有团员50人,年龄9岁左右。该团多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接待演出,还曾应邀到香港、上海和澳大利亚悉尼市演出[10]。2007年4月,龙州县民族中学和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青少年天琴艺术兴趣班开设,由当地资深天琴艺师及音乐教师专门授课。目前龙州民族中学天琴艺术兴趣班共有3个班,每个班40名学生。该兴趣班部分学生还曾应邀到香港和澳门进行学习交流活动[11]。2007年5月,南宁市十四中天琴组合成立。迄今为止,全国有近20所高等院校、中等专科学校以及中小学校开办了天琴兴趣班,天琴的传承后继有人,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三)政府组织的传承与保护
当地各级政府把天琴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天琴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给予认可和扶持,并在天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成立了挖掘民间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于2003年9月成立后多次召开研讨会,拨出专项资金,采取一系列措施挖掘和打造天琴这一民间乐器,一是对天琴的历史源流、分布、传说、音乐、传承与保护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汇编成册,印刷成资料。二是邀请有关专家对天琴进行挖掘和改良,丰富其音域和表现形式,使其更适应表演和演奏。三是邀请著名作家、音乐制作人到龙州采风,创作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天琴艺术作品。四是投入资金外聘国内知名度高的专家对天琴艺术表演进行编排打造,使其成为一台完美的文艺节目,以扩大其影响力。五是加大对天琴表演人才的培养,选送优秀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并在当地开办天琴艺术培训班,成立天琴研究培训机构等。六是加大天琴表演区的建设力度,包括建成一栋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楼层和固定的表演舞台。七是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与天琴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项分类:将天琴艺术列入民间音乐类、天琴制作列入民间手工技艺类,以及与天琴有关的侬峒节列入民俗类、唱本《塘佛》、《求务》列入民间文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①资料来源:龙州县文化局《龙州县天琴艺术》。。
2.实施精品战略。2003年8月,龙州县政府成功打造了龙州天琴女子组合,10月15日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第一次走出山乡,登上广西民族大学神圣的艺术殿堂为师生弹唱,赢得满堂喝采。同年11月8日,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再次登上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东南亚风情夜”大型文艺晚会的舞台,以一首古老的壮族民间乐曲《唱天谣》轰动首府南宁,震惊中外音乐艺术界。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新华网》等27家海内外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对龙州天琴进行全方位跟踪采访报道。南宁国际民歌节后,应中央电视台、中央民族大学等近20家海内外电视台和30多所高等院校的邀请,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抵京城、走南北、赴港澳、出国门,奔忙于国内外各种电视节目的录制、艺术比赛和弹唱表演并频频获奖。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10月到2007年底,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先后8次上京表演,35次参加区内外举办的各种重大活动表演和比赛,6次赴港澳演出[12],尤其是在“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中的出色表演,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自2005年以来,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邀请,“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多次到高平省、谅山省和太原省进行艺术交流,深受越南观众的青睐。2006年6月29日,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大地飞歌·欧州之旅》赴欧美演出,9月天琴女子组合随中央电视台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赴欧洲参加奥地利萨尔茨堡艺术节及德国慕尼黑进行艺术交流……天琴文化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3]
3.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力度。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2007年1月,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月13日,龙州县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称号,标志着龙州县天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打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龙州县有关部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骆越文化遗产之一的天琴艺术、天琴制作工艺、侬垌节及唱本等民间文献进行挖掘、抢救和整理,使其在挖掘开发中得到很好的保护,特别是天琴艺术及其相关的唱本的挖掘整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以此积极向上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2008年4月,龙州被授予全国第二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称号。同年5月8日崇左市在龙州县成功举办首届天琴文化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胡志明与龙州学术研讨会、天琴杯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签约旅游推介等活动,成功实现天琴文化传播和提升天琴文化品牌的同时,还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实现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双赢”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对接。
4.制定相关发展规划。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天琴文化,使之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艺术品牌,龙州县政府对天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长期规划,目标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强天琴文化对外学习交流;加快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此外,旅游部门还制定了天琴文化遗产发展规划。通过摄影、服饰、文艺展示等,将天琴文化融入旅游规划当中,成功打造边境文化旅游品牌。而旅游开发获取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又可用于本民族的文化保护,改善环境设施,壮大文化产业。目前正计划在金龙镇美女村 (双蒙村板池屯)实施总投资为50万元的旅游开发项目,将美女村建成“民俗村”,把美女村开发成独具特色的金龙民俗、生态和旅游景区,以便把金龙湖、金龙石林联成一体,形成集娱乐、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处在崇左市“崇左石林——龙州红八军纪念馆——大新德天瀑布”这条旅游线路中部,区位条件优越。在政府积极牵动和组织下,近几年龙州掀起一股“天琴热”,每逢重大民族节日,必定有天琴弹唱表演,天琴文化日益普及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近年来,凭祥市委、市政府也成立了挖掘和保护品牌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打造文化品牌座谈会,并制定了壮族天琴品牌实施方案。有关文化部门彻底摸清壮族天琴艺术的发展历史沿革,以及琴手、乐器、表演人员等全部状况,还创办壮族天琴艺术培训班,从人才、演奏水平、表演水平等方面提高艺术档次,加强对壮族天琴艺术的产业开发。与此同时,多次召开保护壮族天琴艺术会议,打造崇左市特色文化品牌,多次创作壮族天琴艺术的表演节目和民族舞蹈参加区级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此外,在市区增添文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群众活动和丰富文化市场。近年来,凭祥市政府出台“关于保护壮族天琴艺术”的决定,并拨出专项经费,建立了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壮族天琴艺术培训基地。目前,凭祥市有关部门已着手以名为“舞求”的天琴舞蹈向上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防城区那良镇政府从保护性开发建设的角度出发,计划将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那良古街打造成美食一条街,以此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其中便有组建天琴表演队在古街展演的设想。
二、壮族天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一)群众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祖先的文化遗产靠后代人自觉保护”没有形成共识。由于宣传和教育不到位,当地群众对天琴文化的源流和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清醒认识,不少人甚至认为天琴是由越南传入,长此以往,极有可能重蹈中韩两国“端午申遗”之争,导致天琴文化被邻国越南抢注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发生。
(二)天琴文化传承面较窄,流传范围受限。受社会环境影响,天琴曾因被称为“南蛮”的“嘈杂之音”而长期处于边缘化、俚俗化和陋俗化的境地,加之天琴上千年来一直以神器的面目出现,广泛使用于各种祭祀和巫术信仰活动,其所谓的“神圣性”影响了天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导致天琴也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乐器一样在技艺传承方面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受众面相对较窄,因而曲目流传也相对较少,使天琴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受到严重限制,至今仍局限于广西南部壮族地区的小范围内。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年轻一代愿意传习天琴技艺的越来越少,天琴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三)专业的天琴词曲创作人才奇缺,成为制约天琴音乐创新和发展的瓶颈。而创作者必须为音乐专业人才,并热爱壮族独有的音乐,对壮族的历史、风俗、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有深入的了解,对壮族文化的地位有充分认识,才能谱写出合格的天琴弹唱曲目。人才的缺乏,导致高质量词曲的难产,也削弱了天琴弹唱和表演节目在国家级高水平赛事上的竞争力。此外,天琴曲目的质和量有待突破,由广西著名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创作的天琴曲目《唱天谣》走红后,至今未有超越的曲目诞生,天琴发展内动力明显不足。
(四)民间多自发传承保护,政府措施乏力。某些地方政府甚至毫不重视,未采取有效措施对天琴文化进行全面挖掘、整理与保护。对于已开办的培训班常因缺乏后期资金投入,而导致规模不断缩小;相关宣传和保护措施因资金不到位而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天琴文化的发展。
(五)天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系有待正确处理。最突出的表现是天琴表演艺术和制作工艺的“原生态”特色正逐步消失。以改良后的天琴形制为例,现代普遍变成三弦和四弦,演奏技法上借鉴其它弦拨乐器如琵琶的技巧,使天琴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音域扩大,音色更为清脆、圆润。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削弱了天琴原来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韵味,“原生态”的特色日渐弱化和消失。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天琴文化源流和天琴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意义的普及,将天琴文化上升到文化安全的角度加以重视和保护。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的宣传教育,使天琴文化“源于广西、流于越南、传于壮族”的观念深入人心,唤起广大群众对天琴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天琴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鼓励群众自觉地参与天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只有使天琴文化根植于当地的生活环境之中,使当地群众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充分把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用于“照料自己的文化”,基于共同意愿并在允许和可持续的范围内加以传承和保护,天琴文化才能得以发展与延续。
(三)加强天琴词曲创作人才的培养力度。选送年轻而有天赋的天琴传承人到区内有关艺术院校深造,系统学习乐理知识和创作方法,或鼓励艺术院校有关师生侧重向天琴音乐教学和创作方向发展。此外,还可邀请知名词曲作家深入壮乡采风进行原创,或是在旧有曲调、曲风和唱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四)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引导作用。一是在天琴发源地和流布地,加大对天琴文化研究应用的力度,把天琴文化产业项目列入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引导有序发展;二是成立天琴文化民间研究和交流机构,联络民间天琴收藏者和使用者,组织开展一系列交流学习活动;三是组织民间天琴工艺制作人,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发扬天琴制造技艺;四是大力发掘天琴背后的壮族文化底蕴,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彰显壮话、壮族饮食、壮族服饰、壮族手工艺品、壮族习俗等一系列民俗风情特色文化;五是结合旅游项目,打造天琴文化精品;积极探索天琴开发利用的市场运作方式;六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对天琴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七是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天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尤其是鼓励高等院校或企业家共同投资开发天琴文化遗产。
(五)正确处理好天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坚持“重在保护”、“慎在开发”的原则,对天琴文化中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不宜作进一步开发。而对于那些开发后可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遗产,如天琴表演艺术、天琴制作工艺等,要在开发中注意保持“原生态”特色,使天琴文化不致受到篡改或扭曲。对于不可开发或经济效益较差的文化遗产,也要加强保护,使其不至受到破坏与消失。此外,以科学方法保护天琴,用现代科技设备将传承人和老艺人口头吟唱的曲调和歌词记录下来,并形成系统和规范化的书面材料,以便进行详细的分类、存档、加工和创新,达到进一步开发的目的。
[1]任志强.端午“申遗”成功警示录——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J].广西党史,2006(2).
[2][5][6]李妍.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0(3).
[3][12]农瑞群,何芸.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李妍.天琴源流探微——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2(2).
[7]谭宏.民间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2009(5).
[8]天琴改良与天琴音乐发展的思考(作者:吴金琳;2008-06-15).
[9][13]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作者:黄新宇;梁航彬;2009-05-10).
[10]黄尚茂,黄新宇.天琴艺术的传承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11]黄新宇,廖冲.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的展演与传承[J].歌海,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