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先争优思想的历史逻辑及其时代价值

2012-12-22赵贵臣常洪波

党史文苑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先进性党员

赵贵臣 黄 颖 常洪波

(北华大学 吉林 吉林 132013)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延展和深化,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创先争优思想具有历史逻辑的必然性、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命题,具有立意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创先争优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创先争优”之“创”是前提和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关键

“创”即创新,它是关系国家、民族、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没有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将面临困境、停滞不前;只有创新,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只要我们党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敢于创新,那么我们党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的事业才会生机盎然、永葆活力。所以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于“创”字,注重创造性,把各项活动切实创建起来。

(二)“创先争优”之“先”是方向和目标,是一切工作的核心

所谓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作基础、以优秀分子为成员、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所形成的具体体现在党的理想、宗旨和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之中的一种特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根本来源,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根本前提。因此,党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夯实我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理论根基和群众基础,也才能够推动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三)“创先争优”之“争”是方法和手段,是一切工作的动力源泉

“争”体现出了各级组织和党员的主体性,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党的思想路线,践行党的行为理念,把党的各项政策贯彻到群众之中,凸显自己在群众中的服务职能,体现党的一切工作皆为民所系、为民所谋,争当为人民服务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更是建党理念,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力量之源。

(四)“创先争优”之“优”是标准和目的,是一切工作的保障

“优”表明我们想事情、做事情有了确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目的,它是创先争优思想的价值指向,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宗旨,是一切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通过“优”的标准和目标指向,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宗旨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增强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2]“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标准,是解决问题的目标,把这些要求置于群众的满意度上,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就是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创先争优思想的历史逻辑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执政党,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中心任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党的建设也面临新的局面和新的问题。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党内教育还来不及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加上少数党员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因而在党内产生了各种不良的思想倾向和工作作风。同时,由于对新党员来不及进行有计划的整理和教育,造成了组织上的不纯,影响了党的战斗力的发挥。上述情况如果不及时予以解决,就会严重地影响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为此,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党内进行一次思想教育运动,这就是1950年下半年在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和1951年至1953年深入进行的整党运动。

1950年下半年开展的整风运动,重点是面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克服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思想,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作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整风运动的具体步骤是:首先由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动员,明确整风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接着学习中央文件和指示;然后各级干部结合总结工作,个人进行反省,检查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进行整风总结,订出改进措施与健全制度,以巩固整风的成果。

在整风运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了整顿和健全党的组织,改善党组织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党的战斗力,中共中央在1951年2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决定,用3年时间对党的基层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地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这次整党结合了当时在全党范围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进行,整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思想整顿,对党员进行普遍的党章、党纲教育和党员的八项条件教育。第二阶段是组织整顿,对每一位党员进行审查和登记。

这次整党整风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党内思想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骄傲自满情绪、官僚主义、强迫命令作风得到了较大的克服,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坚定了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保证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这就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克服当时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快速恢复国民经济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二)1957年的整风运动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崭新课题,历史性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随着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党的任务发生深刻的重大的变化,党内有许多党员干部并不完全了解这种新情况和党的新任务,又因为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地位,许多党员干部容易采取单纯行政命令的办法去处理问题,所以,党内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有了新的滋长。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这又是一次党内的思想教育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开始。这次整风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要求既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又要和风细雨,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整风采取了开门整风的方式,发动党外群众向中国共产党提出批评建议。

随着整风运动的发展,极少数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分子,乘党整风之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发起了进攻,掀起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思潮。6月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此后全国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至1958年6月,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宣告结束。

这次整风运动,其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党内的不良作风,提高领导水平,使党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整风的动机是端正的,路线方针也是妥当的,其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通过整风和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回击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在全国人民面前澄清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的大是大非问题,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党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分严重,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成了敌我矛盾,错划了大批右派分子,这是这场整风运动的遗憾之处。

(三)1983年的整党运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十年动乱影响及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党内出现了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为此,中共十二大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同时强调,“做好这项工作的中心一环,是在党内普遍地深入地进行一次思想教育。”这次整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党内思想教育活动。

(四)“三讲”教育活动

当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决定在1998年和1999年两年内,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以“讲学习、将政治、讲正气”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着重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次以“三讲”为主题的党内思想教育活动,使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增强了政治意识,党的观念得到增强,提高了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领导干部受到了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促进了作风的转变。所有这一切为中国共产党迎接新世纪,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作了思想、政治和组织准备。

(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新阶段,党所处的环境、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4年11月7日,在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分三批进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此次活动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是这次思想教育活动最为突出的特征,将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这次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大规模的党内教育活动,也是党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经过此次教育,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了素质能力,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增强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促进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党内思想教育活动的简略回顾,可以看到,每次思想教育活动都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关头,为了解决党员的思想状况与党面临的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而进行的,都对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更好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自如地发挥领导职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三、创先争优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创先争优思想是党内思想教育活动的逻辑延伸

创先争优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思想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强化教育,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思想意识形态,用正确的意识形态统领党员思想。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思想的设计与推进,就是我们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具体状况推行的,也是党内教育活动的逻辑延伸,符合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通过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取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统一思想,凝炼意志,提高党组织的号召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党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新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科学发展的态度主动自觉地为群众解决问题,谋取利益,从而凝聚人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谋发展、共同富裕。

总而言之,创先争优既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铭记党员义务的思想教育活动,更是一种凝心聚力谋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创先争优思想是治国理政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治国理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顺民意。为谁执政、为谁谋利,这是方向性问题,怎样执政、怎样谋利,这是方法性问题。创先争优思想既是一个方向性指引,又是一个方法论举措,也是一个采取科学发展的治国理政的具体方法。可见,创先争优思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

面对新时期严峻的挑战,虽然我们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都能够站在党的事业大局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但依然存在个别组织和党员政治意识淡漠,管理能力欠缺,将党的工作置于群众利益之上,悬浮于空中,没有形成扎实的群众基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一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因此,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需要各级党组织下更大的决心、广大党员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举措落实到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集中力量落实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广度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推动创先争优的常态化、长效化。

(三)创先争优思想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客观需要

创先争优思想本质在于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而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其前提是感恩群众,服务群众。江泽民指出:“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一条就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性质,也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3]没有群众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我们的事业,没有群众的寄托,也就没有我们的舞台,是群众为我们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我们只有为群众担当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无愧于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与爱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秉持群众观点是共产党人的承诺,对群众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才能坚定立场信念,也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目前,我们开展的“三帮扶”活动,即帮助后进党组织,帮助贫困党员,帮助贫困群众,以及学习雷锋精神,归根结底都是服务群众,感恩群众,回报群众的创先争优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客观需要。

(四)创先争优思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创先争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在于促进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手段在于用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引导各级组织党员用先进的思想和踏实的行动,追求实现党的伟大目标。可见,创先争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具有统一性和同一性,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就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目标的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一要运用科学发展的创先争优思想思考社会发展问题;二要以促进社会和谐的创先争优思想开展实践活动;三要以服务群众的创先争优思想统领一切工作;四要以加强基层组织的创先争优思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实践证明,坚定的党性成就伟大的事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4]所以,创先争优活动离不开促进社会发展,其宗旨就是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充分发挥创先争优思想的动力功能,可以不断夯实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创先争优思想是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5]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创先争优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教育活动,势必形成人人努力争当先进的文化氛围。这是一种文化的营造,能够浸染党与群众血浓于水的情怀,升华人的思想情操。这是一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文化熏陶活动,使全党懂得“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才能正确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无往而不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就能够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6]的道理。所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当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行动,运用创先争优活动营造创先争优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种文化必将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将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种丰富的鼓舞干劲的精神文化也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热切期望。

综上所述,创先争优活动,赋予了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对创先争优思想时代价值的研究,使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党所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内形成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浓厚氛围,必将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1]江泽民文选(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2006.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2.1(8).

[3]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J].新华文摘,2011.20(1)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5]刘云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1.10.28.

[6]胡锦涛.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J].新华文摘,2011.14(2).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先进性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篆刻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