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策取向及当代启示

2012-12-22宋雪梅

党史文苑 2012年11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宋雪梅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落后、农民贫困一直是我国最基本最现实的国情。如何解决好农民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关键问题。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高度关注农民问题,认为农民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中国的一切问题,都与解决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必须努力探寻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和办法。

一、邓小平在农民教育问题上的思路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民素质问题就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主要包括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这是个体农民生存发展的前提。广大农民文化技术水平偏低和自身狭隘保守的思想意识是农民问题积重难返的内在原因,因此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农民的教育问题,强调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提升农民素质。

与毛泽东主要从阶级主体的角度来解决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邓小平主要是通过制定科学的教育体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来帮助农民摆脱落后状态,更加强调农民通过树立科技意识、提升劳动技能来提升文化技术水平,通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办法来提升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农村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规范化改造,普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培训学校。邓小平特别强调农民要树立科技意识,他在1982年指出:“农业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1]P17要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使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邓小平也把思想教育放在农民教育的首位,他强调要培养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中理想、道德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仍然放在“四有”的首位。邓小平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办法进行的。他反复强调,“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1]P156。 “搞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1]P154“这两只手都要硬。”[1]P378他主张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邓小平在农民致富问题上的思路与对策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使广大农民都富裕起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是解决农民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一切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指出: “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1]P378“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P117为此,邓小平倾注巨大精力和心血探索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和道路,把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问题作为全国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任务。

在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政策的取向应该符合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实际,在充分尊重农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尤其是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农民有先有后地致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就主张农业本身的问题还得从生产关系上去解决。他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哪种形式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2]P323面对农业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实际导致农民长期贫困的现实,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从调整生产关系入手,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邓小平十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其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形成正确的政策。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兴办乡镇企业被认为是农民的两项伟大创造,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他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容纳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 ”[3]P257

邓小平通过深刻反思长期以来平均主义给我国农村经济带来的危害,认识到“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1]P117。因此在解决农民致富问题的战略步骤上,邓小平主张要注重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允许一部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按照邓小平解决农民经济问题的思路制定的农村政策,由于符合亿万农民的意愿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极大地调动了蕴藏在农民中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邓小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上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如果把几亿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显然是没有出路的。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小,即使增加农业投入进行集约经营,也无法快速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只局限于农村,必须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就业,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最终出路和农民提升生活水平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必然选择。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与毛泽东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个问题上采取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不同,邓小平早已认识到把农民固定在小块土地上解决农民问题是没有希望的。他认为,如果人为地把城市与乡村分割开来,阻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流动,会加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结果会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城乡差距扩大,农民问题会更加积重难返。况且,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会使中国重走历史上“重农抑商”的老路,也违背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因此,他采取的思路和对策是跳出农村的范围解决农民问题,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疏导农民向非农行业转移,通过各种途径转变农民的主体身份。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国朋友时指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1]P213-214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他高度评价乡镇企业的作用和贡献,说它是农民的伟大创造,把它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隔离政策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尤其是到城市务工经商,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拉动当地经济的有效方式。

四、几点启示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在探索解决农民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政策的制定还是从具体政策实施的实践环节来看,邓小平都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与毛泽东在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上存在较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不同,邓小平解决农民问题政策取向更符合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实际,比较好地解决了制约中国农民发展的各种现实难题,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依然面临着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严峻、最紧迫的 “三农”问题。因此,要有效解决我国改革攻坚所遇到的难题,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还是要着力解决农民问题。借鉴邓小平解决农民问题的成功经验,今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作,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虽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农民的文化水平有了相应提高,思想面貌也有了较大改观。但是还应看到,几千年来的小农思想在今天的农民身上仍然有明显的表现:私有观念、宗族观念依然很浓,法制观念淡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抬头迹象,他们对于中央的政策还只能从实惠上去理解。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出现的由于用工结构性短缺导致的“民工荒”问题,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通过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资不断地将传统农民转变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尤其要加大实施对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决不放松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采取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提高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争取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

第二,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收入问题。面对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以及近年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难以提高甚至有些年份还出现下滑的现实,增加农民收入就显得尤为迫切。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各项补贴,把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其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集约化经营;再次,要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最后,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鉴于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三者协调发展之路。

第三,采取政策措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力供需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所导致的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就业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发展后继乏人的新形势,各级政府在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时,政策的取向应该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国家长远发展,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广开就业渠道以便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二是农民工输出大省要利用各种机会,借助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所在省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整体形象,减少该省农民工在求职时易被用工单位歧视和排斥的情况发生。三是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平等竞争的跨地区、跨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农民工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健全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协作机制,有效实现双方在劳动力供需方面的信息共享和农村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第四,解决农民问题,虽然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进和扎实工作,但依靠政治运动和单纯采取行政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要相信农民的力量,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过去曾经出现的急躁冒进“左”的错误和各种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错误。只有这样,制约中国发展的农民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