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社会幸福观研究

2012-12-22陈学明

党政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幸福观研讨会幸福感

当代社会幸福观研究

〔主持人语〕幸福是人的重要需求满足以后产生的愉悦感,是需求的客观性和感受的主观性的统一。幸福是一个永恒的、多学科的、有争议的、实践的话题。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是以GDP为目标的,而许多国家GDP上去了却没有带来幸福感的相应提高,因此人们开始探讨由幸福指数代替GDP作为衡量目标。把客观指标的幸福度和主观指标的幸福感合在一起就是幸福指数,成为度量幸福的工具。幸福是一门学问,幸福来源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带来的幸福感,二是追求情感层面的幸福,三是精神层面的幸福。社会主义就是让所有成员幸福,追寻幸福应该成为中国未来选择发展的共同目标。建设“幸福中国”,我们应该从哪些地方着手呢?

为了贯彻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提升民众的幸福感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伦理学会、《道德与文明》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2年4月13-15日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全国“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收到论文108篇。学者们从幸福论、幸福观、多学科视角的幸福研究和幸福指数研究等角度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根据研讨会讨论的情况,本刊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论文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幸福观研讨会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开放型大学学生幸福观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