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迟退休”:舆论误读还是试探民意?

2012-12-22江德斌

西部大开发 2012年7期
关键词:延迟退休试探阶梯式

◎ 江德斌

“延迟退休”:舆论误读还是试探民意?

◎ 江德斌

延迟退休,是纾解养老难题的一种路径化尝试。而“65岁退休”的风声,或许恰是对民意的探测。

近日,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在会议上建议退休年龄延至65岁。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高层人士否认“65岁退休”是目前的研究结果,“65岁退休只是媒体的误读和炒作”。目前,人社部关于延迟退休的研究重点,主要置于阶梯式退休方面。

近期,“延迟退休”已然成了舆论场的热词,更凸显了退休问题与民生的关联之紧密。“65岁退休”,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公共空间中激起了轩然大波。

如今,养老负担增长,适龄劳动人口的短缺,成了触发退休年龄延长的关键要素。延迟退休,是纾解养老难题的一种路径化尝试。而“65岁退休”的风声,或许恰是对民意的探测。事实上,当“65岁退休”传开后,民意反弹,恰为政策制订提供了参照。

可以肯定的是,试探民意再后行,比贸然推行政策更有价值。决策上的“一言堂”,往往会隔绝民意;听取民声,方能让政策更具代表性。退休养老,是牵涉到亿万民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理应交由民众探讨,努力寻求民意共识,找到政策制订的“最大公约数”。

阶梯式退休,某种程度上,比一刀切式退休更具灵活性,也更契合人才换代、异质行业不同安排的旨义。它在统筹使用当期社会养老保险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加尊重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行业差异,更具人性化。当然,其效果怎样,还需实践证明。不少民众就担心:“依照工作性质、个人意愿等设定退休年龄标准”,是否会让某些既得利益者“恋栈不走”?

“延迟退休”是否属必行,“阶梯式退休”何以落实,在目前,都存有不小争议。立场不同,必然带来价值的歧异。不管怎么说,退休政策制订当最大化地体现民意,遵循公正程序。与此同时,也解决与其相关的种种问题,如解决养老金缴费与领取的公平性问题,劳动者同工不同酬、薪资差距过大等劳动权益问题,进而为良性退休政策的推行扫清障碍。

猜你喜欢

延迟退休试探阶梯式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静守百年:试探西贝意象
试探着向硅谷伸出触角
西游新记9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障碍分析及相关保障机制的完善建议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
浅析延迟退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