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D离岸到创新全球化:中国和印度的新兴趋势
2012-12-21王唯薇
王唯薇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 401331)
从R&D离岸到创新全球化:中国和印度的新兴趋势
王唯薇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 401331)
Reddy(2011)提出的R&D全球化五阶段论,有助于对R&D离岸增长、结构变化等方面的理解,但并未明确地引入同样也在不断塑造世界新格局的“创新”概念,并与R&D全球化各阶段的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创新全球化”和“R&D全球化”是联系紧密但又有区别的概念。本文结合国外有关最新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调研报告成果,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重点以中国和印度为例,分析R&D全球化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变化而呈现出的新格局趋势,认为:创新网络地理分布的扩散、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改变全球创新网络战略、发展中国家创新全球化模式的多样化和R&D全球化与开放创新的融合四大新趋势,暗示着R&D全球化第五阶段已经显示出创新全球化的特征,并将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趋势,提出R&D全球化进入另一新阶段的构想。
R&D离岸;R&D国际化;R&D全球化;创新全球化;发展中国家
R&D离岸、R&D国际化和R&D全球化是三个紧密相关的概念。R&D离岸主要包括在境外建立R&D控股机构和进行R&D外包[1]。R&D国际化涉及任何跨国的R&D活动,包括FDI、R&D离岸等[2]。Casson和Singh[3]认为,R&D国际化过程中,境外的R&D处于附属于总部的地位,研究成果主要服务当地市场,而R&D全球化时的境外R&D成为整体战略重心,服务对象也不局限于当地市场。R&D全球化要求公司根据全球化发展战略在所有的R&D领域,包括基础的、战略的和应用的方面,全方位进行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发展[4]。
本文分析认为:创新网络地理分布的扩散、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改变全球创新网络战略、发展中国家创新全球化模式的多样化和R&D全球化与开放创新的融合四大新趋势。
1 创新网络地理分布的扩散
西方学术界所谓的R&D国际化和R&D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仍然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也许定义为“创新区域化”更为妥帖[8]。R&D离岸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进展也很缓慢,而且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单方向知识流动”,如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的研发中心1985年仅有3家,缓慢增加到1999年的49家[9],进入中国的首家研发中心是加拿大北方公司在北京成立的北方电讯研究开发中心,到2000年3月总数也不过33个[10]。R&D离岸进入21世纪后形成向发展中国家的拐点激增,并形成了新的趋势,如亚洲成为跨国公司R&D离岸的理想目的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知识双向流动等。西方的学术界直到大约几年前才普遍重视并加以研究这个趋势,称R&D全球化开始进入它的成熟期。
然而至今,发达国家R&D离岸的选址仍然集中在发达国家,但这个比例在迅速缩小。UNCTAD 2004的报告[11]显示,85%的R&D离岸位于发达国家,而2011年,该比例下降到了67%左右[5]。
近几年,由于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人才储备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R&D离岸的理想目的地。2004—2007年,跨国公司R&D离岸总数增加了6%,对中国和印度的选址占83%。中国成为了R&D“进口大国”,2007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达1160家,超过了印度,有247亿美元的R&D投资来自境外;印度拥有研发机构共780个,同年注入印度的境外R&D投资达130亿美元[12]。
中国和印度的R&D投资总量也快速增长。目前,美国仍然是位居第一的R&D投资大国,中国已排名第二,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将在20年后达到美国的R&D投资水平。中国和印度的R&D支出在全球的比例也在稳步增长,而美国、日本和欧洲却在微量减少 (见表1)。
UNCTAD 2005评出中国是排名第三的R&D目的地,印度排名第六[13];海外公司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发展前景最为看好,技术力量指数达到3.4超越美国的3.2,排名第一,印度排名第五[14]。
表1 R&D支出的全球份额比例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改变了创新全球化网络的地理分布,使发达国家对创新网络布局依战略性调整。
2 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改变全球创新网络战略
2.1 跨国公司R&D离岸战略由“资产利用”向“资产增长”转变
传统看法认为,发达国家的R&D离岸主要采取的是“资产利用战略”,进入新市场是首要目标,R&D的任务是进行“适应性研究”,支持本地化生产,因此要求R&D建立在工厂、供应商或市场附近。而目前,该战略已开始向“资产增长战略”转变,即主要目标是为了扩大公司的技术知识储存,获取全球智慧资源,不仅仅为东道主市场服务,更是为全球市场开发产品。
欧盟2010年对184家R&D投资“大户”的调查显示,与“资产增长战略”相关的选址因素占上风:能接近专业知识、能获取专业研究人员和良好的法律制度是R&D离岸的首要三因素,而与“资产利用战略”相关的如进入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和靠近供应商等位于第二位[15]。梁正等中国学者2008年以北京为例实证出有2/3的在京研发机构具有 (资产)知识增长型特征[16]。
战略的改变意味着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控股研发中心的角色转变。在资产利用战略下,研发中心通常只是进行本地化改良,形成“本地服务本地”的格局,而在资产增长战略下,研发中心的任务不再只是改良母公司的设计投放本地市场,而是为母公司甚至全球提供全方面的技术创新,构成“本地服务总部”、“本地服务区域”和“本地服务全球”的格局,打破了原先的层级管理,逐渐形成水平分布的网络体系。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定位逐渐由技术支撑机构或中国研发中心向亚太地区研发中心或全球研发中心提升。2010年初,微软将位于北京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升级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成为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并从事计算机领域最前沿的基础研究。2011年,丹麦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将北京的研发中心打造成除位于丹麦总部的全球研发中心之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
和这个现象并行的就是知识的双向流动。传统认为,知识或新产品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现在西方所谓的“逆流”现象越来越明显。2008年,德国从中国和印度购买了价值9200万欧元的R&D服务,虽然这个数目比起他们向发达国家购买的还很少,但这个比例在快速增长。德国2004—2008年进口R&D服务总体增长了24%,但从印度进口量就增长了270%,从中国进口数量增长了400%,整个欧盟从印度进口增长了2.5倍,从中国进口增长了3倍[12]。
2.2 离岸动因和选址因素更加战略化
跨国公司战略的调整直接导致他们在离岸动因和选址因素上发生变化。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追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不再是R&D离岸的首要动因,人力资本从成本因素向质量因素转变。
Lewin[1]等学者对253家美国公司的880个离岸研发机构1990—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再次证实了以上的结论:人力成本因素会影响公司的决策,但并不是首要的因素,合格人才是第一位重要的,排名第二位的是加速进入市场的目标。Tellis[17]等学者对全球500强企业进行调查,得出与传统认为经济增长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是吸引跨国公司R&D的首要因素不同的观点,即可以获得的科学、工程博士数量才是关键。
目前达成共识的是近几年的R&D离岸主要动因是来自需方市场的人才匮乏和供方市场的人才辈出。1997—2007年,发展中国家年龄组学生增加了75%,而发达国家只有20%的增长。目前中国大学的招生总数超过了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总数[12]。有意思的是,从INSEAD建构的“全球国家创新指数评估体系”中我们找不到“劳动力成本”这样一项,而在“人力资本”子项中,包括教育支出、人均受教育年限等5个基本教育指标和大学入学率、理工科毕业生数量等6个高等教育指标。可见,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高等教育状况才是需方正在思考的问题[18]。
第二,离岸动因逐渐战略化。获取合格的人员、加速市场开发、提高生产力、提高市场进入效率、扩展创新能力、提高全球化,成为R&D离岸主要动因,“是个革命性的转变”[19]。
这个重大的转变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至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离岸经验,更多附加值、更高端的研发环节成为离岸内容,要求公司采取更加战略性的离岸决策。成本因素可能更多地决定着公司首次的离岸战略,但在随后的全球化战略中,成本战略将向寻求知识的战略转移。
哈佛大学MacCormack等学者[20]在构建“创新战略合作”模型时就指出要跨国公司彻底抛弃过时的以“工资套利”追求低成本为核心的R&D“外包”思维。实际上,目前这种“工资套利”机会已经萎缩,其次就BCG对全球创新公司的调查可看出,成本战略并不是公司获利首要因素,而全球创新网络的高效管理才是成功的诀窍。
2.3 R&D离岸内容更加高端化
R&D离岸内容不再局限于低端的商业过程,如早期的呼叫中心、数据输入等,甚至中端的IT领域,如程序设计等,而是延伸到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功能,如工程设计、产品 R&D、产品设计等。
传统认为产品开发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知识和价值,最好采取本土的集中开发模式。但目前离岸内容越来越多地涉及这个领域。印度最大的本土软件公司Infosys[21]曾在2005年的白皮书中指出,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离岸比例最高的是产品测试和质量管理部分,因为这部分风险小而成本高;他们同时又发现排名第二的是产品设计,第三是市场测试,这两者都是产品开发程序中最核心的环节。BCG[22]对全球1600名CEO进行调查显示,这些公司2010年将继续增大对发展中国家在测试、设计和基础研究方面的R&D投资,特别是要大力增加产品开发和构思创意两方面的投入。62%的被调查者回答要增加产品开发R&D投入,比2009年的49%增长了13%,41%的被调查者回答要增加构思创意R&D投入,比2009年的28%增长了13%。
空客公司2007年在印度建立了R&D中心。在这之前,空客公司已经和印度Infosys、Tata咨询服务公司和HCL等签订了多项技术外包服务合同。R&D中心建立后,涉及了A380的一些关键技术。今后这些上游项目比如为航空公司进行复合结构设计、热力分析等将成为普遍的离岸内容。在印度班加罗尔的摩托罗拉研发中心,70%的研发人员负责开发3~5年后上市的新产品,20%的人员负责未来10年的产品早期研发工作。
3 发展中国家创新全球化模式的多样化
创新全球化有三种模式:全球创新开发,主要指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全球商业化;全球创新生产,主要指以Captive R&D形式开展R&D离岸;全球技术合作,是指两国或多国参与的合作,包括R&D合资企业,R&D联盟,合同式R&D开发项目等[6]。
这三种模式的出发点都是发达国家。有研究认为全球技术采购模式也应纳入到创新全球化模式格局当中[28]。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全球技术采购模式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但新兴的全球创新开发、全球创新生产和全球技术合作三种模式将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深入阶段,将彻底改变创新全球化网络的旧有格局。
3.1 全球技术采购模式
该模式主要涉及购买国外机器设备,购买专利、专业知识、培训等,被国外企业兼并收购等经济现象,集中表现于通过国外FDI和R&D离岸吸引知识从全球市场流向发展中国家。基于发展中国家还将继续大力吸引发达国家FDI和R&D离岸,该种模式将继续成为主要类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该模式下的兼并形式。目前中国的企业已加入到兼并西方企业的潮流之中,为中国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兼并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TCL兼并法国汤姆逊电视业务,联想兼并IBM的计算机事业部都是很好的案例[24]。
3.2 全球创新开发模式
该模式的经济表现就是出口自主设计生产的新产品和以国际专利许可等形式提供新服务,知识流向是从公司所在区域流向全球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全球瞩目的成绩。
标准普尔和《商业周刊》每年都要选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在2008年的榜单上,就有印度的Tata集团和BioSuit公司入选。BCG 2010年的全球前50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中国公司包括联想集团和第一次入榜的比亚迪、海尔和中国移动四家公司,其中比亚迪名列第八;印度有Tata集团和Reliance两个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经遍及全球。
这种模式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将形成更为强大的力量。
2008年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呈负增长,而中国连续两年呈现平均23%的增长。2008年全球工业产品设计专利权申请数量比2007年增长了5.7%,而增长率为17%的中国是其主要的原因,共有312900项申请,占到世界专利申请总数的48%,2009年将超过法国,成为工业产品设计专利申请第一大国[25]。
3.3 全球创新生产模式
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不仅向海外销售产品和服务,也开始向发达国家进行R&D离岸,布局自己的全球网络,将成为研究创新全球化网络的热点和亮点。
中国的华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俄罗斯的莫斯科、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美国的硅谷和达拉斯都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海外拥有4个研发中心,10个设计中心和28个合作机构。印度的Infosys软件公司,在境外建有30个研发中心,人员数量占公司总数的1/6以上。TATA咨询服务公司的网络遍布全球47个国家,为美国的微软、大众等公司提供软件服务。
3.4 全球技术合作模式
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结成了创新合作关系,使中国和印度成为创新全球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全球技术合作模式将更加广泛和深入。这种战略伙伴型的合作式创新,一方面包括跨国公司加大力度与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研发机构、学校等进行赞助研究、研究联盟、研发分包、咨询和专家互访交换等,另一方面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向境外寻求合作。
中国涉及各种跨国R&D合作项目的中方人员人数从2001年5万多人增加到2008年的7万多人,而到访外方专家人数则增加了三倍,达到2008年的10万多人[12]。在印度,有17%的研发是通过合作模式进行的,包括医药、软件和农业生物等方面,特别是医药方面的合作,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瞩目成效。Infosys软件公司加入了全球汽车公司巨头组成的全球汽车研发平台,通过合作方式提供各项软件支持[9]。
4 创新全球化战略和开放创新模式的融合
由于创新网络布局的扩大和创新模式的战略调整,致使优化创新管理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R&D全球化战略与开放创新模式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Meissner[26]指出一个公司的创新应该脱离“自力更生”模式,也不能停留在目前大多数公司采取的“外包”模式,外包虽然和外部资源有一定的合作,但毕竟是一种过渡形式,最终需要向“开放创新”模式转变。MacCormack等学者[20]就认为目前任何一个想建立R&D全球网络的新公司或已经有所经验的跨国公司,必须用“开放合作”、“战略合作”的思维模式代替“外包”思维模式,因为前者具有更广阔的战略意义、更加符合“创新管理”绝非“生产供应商管理”的特征以及更加注重对合作能力的长期培育和投资。
将R&D全球化战略和开放创新模式融合就是要求企业制定清晰的全球合作战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好和管理好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加快技术研发和商业化速度,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利用世界智慧”的能力,最终找到并开发“全新”的商业机会[27]。
R&D离岸带来的效益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Jaruzelski和Dehoff[28]对境外R&D投资占总数60%以上的164家全球公司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全球化的R&D活动为这些公司带来了比其他公司 (60%以下)高出20%~40%的利润和市场资本化。R&D离岸获取了当地的人才,也获取了当地的“创新观点”。同时,不少全球知名公司融合了全球化和开放创新,也产生了巨大效益。如宝洁公司吸纳一个日本本土发明并进行全球推广,产生数10亿的收入。公司将研究发展转变为外联发展,2005年公司实现50%的创新来自外部,2010年外部研发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将达到30亿美元[29]。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开放创新模式和R&D全球化的融合更加重要,本土企业如何更好利用跨国公司带来的研发资源和成果,以及当地政府如何帮助正在成长的本土跨国公司通过外部资源获得收益,如何更好地发挥发展中国国家在创新全球化网络中的作用,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创新全球化时代,成功的公司是能够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寻求智慧、创新和能力,并具有将这些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知识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的能力,这样的命题对于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5 结论
虽然R&D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全球知识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在R&D全球化网络中的角色未被世界学者重视。这个局面从进入21世纪后有所改观,特别是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飞速发展,使R&D全球化呈现出全新的格局趋势。
这些新的趋势概括为:(1)发达国家的R&D离岸选址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成为热点地区,中国和印度的角色会越来越突出,而因为新的选址的加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更加有利于全球智慧的采集和开发;(2)因为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的加强和人才质量的提升,使发展中国家有能力成为发达国家创新全球网络的战略布局节点,发达国家在R&D离岸战略、离岸动因、选址因素和离岸内容上都产生了重大调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等战略合作关系越来越凸显;(3)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全球化模式逐渐多样化,全球技术采购模式仍然是主导模式,但随着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的崛起,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全球创新开发、创新生产和技术合作模式将迅速扩大规模,成为改变全球创新网络的主要力量;(4)由于创新网络布局的扩大和创新模式的战略调整,致使优化创新管理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R&D全球化战略与开放创新模式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从这些新兴趋势中可以看出近几年的R&D全球化已显现“创新全球化”的特征,强调创新网络的建设,涉及技术、管理、战略等多层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更加深化,成为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展趋势,并使R&D全球化进入另一新阶段。
[1]Lewin,A.Y.&Massini,S.&Peeters,C.Why Are Companies Offshoring Innovation?The Emerging Global Race for Talent[R].ULB working paper,2008,08-009.RS.
[2]Turpin,T&Krishna,V.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system in Asia-pacific[R].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7.
[3]Casson,M.&Singh,S.Corpor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The Influence of Firm,Industry and Country Factors on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R&D[J].R&D Management,1993,23(2):91-107.
[4]Petrella,R.Internationalization,Multinationalisation and Globalization R&D:Toward a New Division of Labo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Knowledge and Policy,1992,5(3):3-25.
[5]Dicken,P.Global shift:Mapping the Changing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M].Sixth Edition,NY publisher:Guilford Press,2007.
[6]Krishna,V.&Bhattacharya,S.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and Global Nature of Innovation:Emerging Trend in India[R].ARI working paper Series,No 123.available at:http://www.ari.nus.edu.sg/docs/wps/wps09_123.pdf,2009.
[7]薛澜,王书贵,沈群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1,(22)4.
[8]UNCTAD.The Impact of FDI on Development:Globalization of R&D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R].:www.unctad.org,2011-5-30.
[9]Meyer,T.&Dyck,S.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R&D:Research Follows Production.Deutsche Bank Research.available at:http://www.dbresearch.de/PROD/DBR_INTERNET_EN-PROD/PROD0000000000269346.pdf,2011-5-30.
[10]UNCTAD.Globalization of R&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R].www.unctad.org,2005-5-30.
[11]Battelle/R&D Magazine.Global R&D Funding Forecast Report[R].http://www.battelle.org/aboutus/rd/2011.pdf,2011.
[12]Castello,P.&Vivarelli,M.&Voigt,P.Drivers and Impact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orporate R&D:An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European Experience[R].IZA Discussion Paper No.5582,2011.
[13]梁正,薛澜,朱琴,朱雪祎.研发全球化与本土知识交流:对北京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2).
[14]Tellis,G.J.&Eisingerich,A.B.&Chandy,R.K.&Prabhu,J.C.Competing for the Future:Patterns in the Global Location of R&D Centers by the World's Largest Firms[R].ISBM Report2008,06.
[15]INSEAD.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1:Accelerat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R].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 gii/GII%20COMPLETE_PRINTWEB.pdf,2011.
[16]Lewin,A.Y.,&Peeters,C.The Top-Line Allure of Off-shor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3):22-24.Lewin,A.Y.,&Peeters,C.(2006b).Offshoring Administrative and Technical Work:Business Hype or the Onset of Fundamental Strategic an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Long Range Planning,39:221-239.
[17]MacCormack,A.&Forbath,T.&Brooks,P.&Kalaher,P.Innovation throughGlobal Collaboration:A New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R].HSB working paper 07-079,2007.
[18]Infosys.Globalization of Product Development:The Next Inevitable Stage[R/OL].White Paper.http://www.infosys.com/indus-tries/high-technology/white-papers/Documents/globalization-product-development-1.pdf,2012-5-30.
[19]BCG.Innovation 2010:A Return to Prominence—and the New Emergence of a New World Order[R/OL].Available at:www.bcg.com.
[20]Plechero,M.&Chaminade,C.Different Competences,Different Mode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Innov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une and Beijing regions[R].CIRCLE Paper no.2010-03.
[21]柳卸林,简明珏.如何通过国际兼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京东方的并购与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7,(12).
[22]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10[R/OL].http://www.wipo.int/freepublications/en/intproperty/941/wipo_ pub_941_2010.pdf,2012-5-30.
[23]Meissner,D.Globalization and Open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R/OL].www.teaduspark.ee/ UserFiles/File/Dirk%20Meissner(1).pdf,2012-5-30.
[24]Chesbrough HW.Open Innovation: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MA:HBS press,2003.
[25]Jaruzelski.B.& Dehoff,K.Beyond Borders:The Global Innovation 1000[R/OL].Booz& Company Report.http:// www.strategy-business.com/media/file/sb53_08405.pdf,2012-5-30.
[26]开放创新学鼻祖需要社会对失败足够宽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9.
From R&D Offshoring to Innovation Globalization: Emerging Trend in China and India
Wang Weiwei
(School of Law&Politics and Economics&Trad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The latest R&D globalization trends have been presenting some features of innovation globalization given by globally dispersed innovation network;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 is changed by developing country;Diversified innovation forms is adopt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ombination of R&D globalization with open innovat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re is a new wave of R&D globalization for the second decade of 21 century.
R&D offshoring;R&D internationalization;R&D globalization;Innovation globalization;Developing countries
2011-10-06
王唯薇 (1973-),女,四川成都人,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讲师,法国GRENOBLE商学院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服务贸易。
G311
A
(责任编辑 迟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