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教育课程组织模式与实施
2012-12-21郝卫全
郝卫全
(西安科技大学 社科系,西安 710054)
高校环境教育课程组织模式与实施
郝卫全
(西安科技大学 社科系,西安 710054)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要把环境教育视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应从规划、设计、决策等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中,应普及渗透课程组织模式,保证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并配以其他灵活的方式来进行。
环境教育;渗透课程组织模式;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
从20世纪中叶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环境教育也从单纯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转向以环境与发展为核心。国际环境教育带动了世界各国的环境教育的蓬勃开展。如,美国在采用渗透课程模式的同时,还采用了跨学科课程模式,即把各个领域中与环境科学概念和内容与环境伦理结合为一体,形成一门独立的综合的环境课程。德国许多学校的老师会号召并带领学生一起种植各种植物、挖掘水塘,还帮助学生建立起水循环的节水系统等等。它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有助于环境伦理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环境伦理向实践的飞跃。瑞典中小学在开展环境教育时,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所有学习领域,并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而不是单独开设一门环境课。这是因为每一学科领域“探讨了人类理解与经验的不同方面,每一学科可被借用于帮助年轻人的发展他们对人类行为及其对人与环境影响的稳固的观点”。[1]
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相对与中小学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来说,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2]尤其对于环境教育的教育模式、具体方法还缺少深入的研讨。环境教育对现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对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素质都提出了重大挑战,这场挑战将意味着对学校教学实践的一些重要变革。目前,高等学校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以“普及”为原则,普及率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如何开展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环境教育的普及率较低。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那些将要从事环境工作的学生进行的专业环境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或技术员,对这类学生,主要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的教育,对于专业性学生的环境教育,现已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将环境保护系列课程列为在校生的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另一类是对那些将从事其他各行各业的学生进行的环境教育,这些学生未来的工作将会间接地影响城乡环境。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环境教育一般仅以举办综合性环境教育讲座,只是以普及为原则,讲授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基本没有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有些学校结合专业方向开设了选修课与必修课,但开课率较低,院校开设的普及率仅占院校的10%。高等院校非专业性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
2.高校对环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环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处理其与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讲,环境教育从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教授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环境教育内容,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环境心理,提高其预见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各种帮助,促使人们由传统思维向生态思维转变,从而倡行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5-2010年)》确定的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这些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环境意识教育、环境知识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行为教育、环保技能教育。在我国高等环境教育具体实践过程中,对于环境知识、环境行为以及环保技能的教育尽管普及率不高但已经有所开展,对于环境意识的教育、环境道德教育还开展得不够好,这主要是因为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不够,对环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
3.大部分高校的环境教育与素质教育互相孤立。没有把环境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之中、深入到实践中去,这与当前的社会发展是非常不适应的。当今社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合理开发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强制的法律约束,更需要人类的自觉性即道德的约束。高等学校把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工作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与未来的关系,不但可为环境教育找到一个重要的工作渠道,便于环境伦理观在学生中长期、有效的普及并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而且还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丰富素质教育工作的内涵,增强素质教育工作的活力,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可以说应该把环境教育当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
二、高校环境教育课程的组织模式
从国外经验看,国外高校在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中,普遍采用渗透课程和单一学科课程两种组织模式,[3]在教学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互补。我们应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组织模式。
1.渗透课程的组织模式。渗透课程的组织模式(infusion model),也称多学科模式(multidisciplinary model),是依据课程目的与目标,将适当的环境教育内容深入到各门学科课程之中,通过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中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技术能力以及环境道德的教育,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与目标,这种教育的途径在各国采取的比较普遍。其特点是:该模式可以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需要专门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适合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但是该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它对各学科间的协调性有很高的要求,否则环境教育便会被各学科分割得支离破碎,教学内容也会出现重叠甚至相互矛盾,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培养正确牢固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此外由于涉及学科门类过多,综合评价难度较大。渗透课程组织模式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对渗透概念把握不准,导致在现行学科内容中硬性插入许多相关的环境知识,使原学科内容大大增加,一方面,冲击了现行学科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环境教育的实施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的层次上。
2.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Single subject model),又称跨学科模式(Inter-disciplinary model),是从各个领域中选取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方面的主题,将它们结合一体,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其特点是: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通过增加环境教育课程板块,将环境教育引入教学环节中,以系统化的方式将环境科学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再配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体系的知识。此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容易系统地、具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部分内容,比较容易进行课程综合评价,但需考虑授课时间和时数,需要专门的师资,对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在数量上要求较高。
3.对两种组织模式的认识。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便一直在争论环境教育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整个课程的一个领域。在1977年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以及澳大利亚环境条件协会(AAPE)的1980和1982年的全国会议中均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科学教育和环境教育专家芬什姆认为:每个人都同意环境教育应当是渗透在整个课程中的一种新的方向和重点。他强烈反对专门的学科,认为几乎没有教师会乐意处理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教学,如果环境教育实际上成了一门学科,由热衷者或者专门的教师负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相关规划中的许多希望都要落空了,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建立单一学科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学者威尔什(Walsh)认为:渗透于现实学科之中进行的环境教育,容易使之消失于这些学科之中,实现不了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因此,由一名指定的教师向一些学生传授一门列入课程表的学科,总比什么也没有教和没有教成要强。[4]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步地意识到,采用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有明显的不足,因为虽然它具有知识系统性和易于进行综合评估的优点,但却需要在已拥挤的课表中增加一门学科,也为学生增加更重的学业负担。80年代以后,渗透课程组织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人们试图利用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将环境教育的目的、问题结合于现行的学校规划之中,以此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笔者认为,环境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新型的人才培养观,需要教育工作者调整教育教学观,树立为了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而进行教育的思想,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以包括环境素质在内的公民素质为培养目标,进行为了环境的教育。渗透课程组织模式是环境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应重点研究,科学地普及应用。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开展起来也有其优势,在我国大学生环境教育的起步阶段,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目的。总之,我们应当普及渗透课程组织模式,保证单一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双管齐下,科学运用。
三、高校环境教育组织模式实施探讨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部潘岳强调:“大学对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负有责任,必须加强对全体大学生的环境教育。”目前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甚至一些环境专业的学生也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此,要继续大力普及高校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大学对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负有责任,必须加强对全体大学生的环境教育。[5]借鉴国外高校环境教育的经验,再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制定大学生环境教育纲要,从而和现有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环境教育形成一个整体。提出总的教育目标,确立基本的教学原则,提出各层次的教学要点,对教学基本方法、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提供一般的建议和指导说明。据此制定对环境教育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奖惩的具体细则。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作为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论是采用单一学科课程模式还是渗透课程模式,都要注重以基本指导思想为主线进行环境知识的灌输。
2.面向高校各专业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将单一授课型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列入主渠道。加拿大的MACMASTER大学就明确将环境教育课程列入核心(必修)课程中,并将相应的知识面扩大,兼容文理各方面的知识体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先修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为学生日后将环境科学的知识与专业相结合建立基础。我国为非环境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编写的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经出版,有些大学的非环境类专业已开设该课程并定为必修课。但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教学管理上必要的保障,克服在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经常因教学调整等原因被调整或删除的现象,保证课程的学时。在综合性的大学里,有多学科的群体优势、专业优势和教师资源的优势,由学校统管开设的公选课也越来越多,拓宽了学生的选择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目前已开设的课程涉及到文化、经济、法律、艺术、信息、生物、环境科学、娱乐、书法等多学科领域,门类较为齐全,在这些学科中环境学科也越来越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渴望,也正是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被各国政治家、科学工作者和公众所日益重视和关注的背景下产生的。应有效地引导这种发展势头,重视更多的非环境专业类的本科生对环境学科的选修要求,合理安排和设置环境教育课程,提高普及率,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工作。
3.要在普及渗透型环境教育上下功夫。在我国的大学生环境教育中,可以在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但在采用渗透式教育时,需对渗透教育的课程名称、章节(知识点)及建议学时把握准确。笔者认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体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环境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培养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和树立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应该认识到环境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素质教育必须包括环境教育,在涉及素质教育的公共基础课中必须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环境的行为模式列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之中。同时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精练教学内容等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应结合本校各专业学科的特点,提高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水平和环境类公选课的教学层次,还应针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强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授课内容及要求上,因选修公选课的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要求和吸收,不同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他们既希望得到知识又渴望轻松的学习,针对他们希望以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去学习其它专业知识的特点,在安排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国际国内所关注的环境形势和常发生的环境问题,也可以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状况、环境变化及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在讲授时,从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点上讲解并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安排授课内容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从分析环境问题入手,围绕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全面分析自然界中各种环境要素。
4.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纳入教育部门的工作进程。作为国家实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把环境教育作为培训大学生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针对普遍进行环境教育的需要,制定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规划,对大学在职教师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培训,保证各地各个大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师资配备。鼓励教师针对不同环境问题的热点,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广大大学生、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从事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科学研究,从基础理论、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模式、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使大学生环境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中健康发展。
5.积极开展大学假期环境问题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土地日”等重要纪念日,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环境改善的思想和“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对于这些活动还应从组织、管理方面解决大学生环境教育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改变多年来由环保部门和其它方面的少数志愿者奔走呼号,而教育部门反应微弱的状况。应把大学生环境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去,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大学生的重要职责,使大学生环境教育由目前的自发行为变成制度化和常规化行为。
[1]Ulla - Stina Ryking.Education in Sweden[R].Swed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2003.
[2]魏建文,耿琳琳.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3]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
[4]M.Walsh.a Decade of Failure but some hope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4,(1).
[5]温家宝总理和国家环保总局潘岳讲话[EB/OL].国研网,2011-04-15.
G642.3
A
1002-7408(2012)02-0090-03
陕西省教育厅支持项目(11GK0462)。
郝卫全(1963-),女,济南人,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育教学和法律教学。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