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的“反本体论”与“以人为本”的实践本体论
——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的对比考察

2012-12-21彭洲飞

理论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本源中心主义本体论

彭洲飞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后现代的“反本体论”与“以人为本”的实践本体论
——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的对比考察

彭洲飞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哲学流派,两者在本体论上的主张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特征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对本质基础主义、对理性的价值、对整体性同一性、对主体性等方面的看法和主张不尽相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要彻底消解本体论,否定“在场”和“逻各斯”,走向“出场”的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过程、强调理性功能的本体论。

本体论;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体论;对立和融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都是源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然而,同样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但两者毕竟在时间上相差一个多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代的资本主义是当代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前身,而后现代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形态。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所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心态都不尽相同。作为开放、发展、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对当今的工业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进行解剖和回答。而后现代主义恰恰是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所作的批判和指责。因而,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进一步讲,在本体论视域框架下对两者进行对比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全貌,更加理性地看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晰地把握两者的对立和融通,从而这为我们诊断现代社会的弊端提供指导和参鉴。

一、“消解”和“出场”:后现代主义本体论特征

所谓本体,就是指世界的本源、本质问题,用希腊哲学术语讲,就是世界的“始基”问题。在传统哲学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世界是统一的,统一的世界有一个最终的本质或本源,万物皆来源于此,也复归于此。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就是探讨关于世界本源、本质的问题,探讨人们如何去直观、去返回那最初的“本”和“源”,即“在场”。而后现代主义所反对和不能容忍的,就是传统哲学所归纳的“二元论”、“本质还原主义”、“元叙事”、“基础主义”,要对这些加以批判、解构,彻底颠覆、倒转本体论。照此以来,我们可以把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特征概括如下:

第一,反整体性、同一性,反对中心,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一大显著的特征是反对建立体系,猛烈攻击“追求基础、真理、客观性、确定性和系统性等标准的现代目标”。[1]26他们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认为应该以碎片、相对性来认知整个世界的运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他们认为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为此,德里达认为,“意义的意义是能指对所指的无限暗示和不确定的指定……,它的力量在于一种纯粹的、无限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一刻不息地赋予所指以意义……”[2]利奥塔也指出,后现代的兴起“是一场为理性、为同一性、为使多元性变为统一性而发动的战争”。[3]再者,没有了本体、本质、本源,就没有了整体性、同一性、确定性,“中心性”的“在场”也就不复存在。因为有中心的“在场”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主要和从属、本质与现象、内与外等二元论的存在,本质决定着现象、内决定着外、中心决定着非中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力图通过“外”而揭示“内”、通过“非中心”揭示“中心”,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些理应受到反对批判和解构。为此,德里达明确指出,“支配着西方哲学和文学的二元对立(主体/客体,表象/现实,言谈/写作等等)建构了一种非常有害的价值等级体系。”[1]27德里达指出,意义不可能像“在场”的形而上学那样由中心向四周散开,而是像种子一样,将“分延”的意义随处散播;哈桑也表示,“后现代主义具有某种语义的不确定性”,所谓的不确定性是由下面这些各种不同的概念共同勾勒的一些复杂范畴: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所以,后现代主义者强调非中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凌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源。

第二,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否认本体论,否认如世界的本源、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基础”、“原则”等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传统的哲学总是假设有一个人无法改变的本质存在,人只要去发现、去认识这一本质就可以掌握终极真理了。人不能违背或随意创造世界的本质、规律,人的认识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语言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可以在认识者的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中去认识和了解世界和事物。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称这种做法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中心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先天的“在场”,是应该解构的。而利奥塔则称之为一种“元叙述”、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他指出:“原有的关于规律、本质、本源的带有本体论性质的知识即‘元知识’以及那种凭借心智训练或个人训练来获得知识的旧式教育,已经时过境迁,而且日渐衰竭。”[4]必须打破它们,代之以一种“小型叙事”。罗蒂也强调,不存在指导我们的中立的、永恒的、超历史的框架和原则,所以人们不曾也不可能达到过绝对的基础,不曾也不可能得到过绝对的真理。哈贝马斯对是否存在一个不可解释的、给定的、理论中立的事实也不感兴趣。

第三,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和主体性。理性与现代性有着不解之缘。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开创的现代性凭借着理性和现代科学不断前进发展:理性和科学的结盟,摧毁了宗教神学乃至封建社会的一切,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理性在这场推翻神和权威的过程中,不仅变成了单纯的或片面的“工具理性”、“科技理性”,而且又陷入了一场新的造神、树权威的运动之中——理性、科学成为了新的崇拜对象。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科学和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后现代主义把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当作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解构和摧毁。

后现代主义认为,理性和科学推翻了宗教、消解了神性,人性和主体就浮上了表层。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确立是现代性运动的伟大成就之一,主体和主体性的确立又意味着主体和客体“二分”的出现。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首先主体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其次,对主体的任何关注都假定了后现代主义者不能赞成的某种人道主义哲学。第三,主体自发地需要一个客体,而后现代者反对主客二分。”[5]因此,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哲学的时候也不容忍主体和主体性的存在,把主体看作有如写在沙滩上的字迹一般,可以抹去。

第四,后现代主义实质上是反本体论的本体论。本源、本质、中心、一般、共识、主体和客体本来就存在着,没有本源、本质、中心和共识,人们就用不着去认识、去阅读或理解或误读,用不着和他人联系、交往,也不会出现某一理论的接受者、崇拜者和解释者,然而对这些,后现代主义者都做了。德里达去认识、去阅读了,贝尔、利奥塔去论战、去交流了,大批的人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或者从世界、事物、文本中读出了利奥塔、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读出的结论。因此,后现代主义者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承认后现代主义的反本体论自称一派,是一种反本体论的本体论。后现代主义者是不会明确地做出这种承诺的,但是利奥塔的“局部决定论”、贝尔的“新宗教”以及罗蒂的折中与调和——尽管含含糊糊、羞羞答答——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唯独,哈贝马斯否认后现代性、重建新理性又无疑是做了正面的回答。第二种选择是,像德里达那样,宁愿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某类别中的一员,不愿看到也不愿意承认“反本体论的本体论”,但是,虚无主义、怀疑主义也是一种“主义”、一种“体系”。在行动上已经进入了一种自设的理论王国。

二、“以人为本”和“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既是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所以,它既关注西方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关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重大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简单对传统哲学的继承,而是从实践出发,在对本体论的创新解释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看作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把一切物质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来理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脱离人、脱离实践去研究抽象的本质、存在和本体,而是研究实践和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一切关系、物质和本体,从而使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哲学研究对象发生了转向,也使哲学研究的问题域、视域和方法发生了改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不同于传统哲学本体论的独特品格和特性。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本体论,但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和人类中心主义。传统哲学总是把“本体”理解为抽象的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进而又把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理解为某个具体的物质或某个抽象的实体,理解为世界的“本”或“源”。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对这个作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或本源的追寻、认识和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但与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本体论的存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本体论的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本体”理解为一种旨在为人类的存在作出终极性说明的意向性追求,一种在实践活动中,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张力”中变动着的具体的同时又具有抽象性的目标,一种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被不断赋予具体内容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那里,“世界不是在人们将其当作‘对象’的直观中,而是在人们将其当作‘活动’中‘是其所是’的。只有在实践的生成和建构活动中,‘现→象’才能在本质与存在的统一中呈显人的本真状态。”[6]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和手段的人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但绝对不是以人为惟一的尺度,绝不是普罗泰戈那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相反,“以人为本”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手段、途径,也是人的自由的内涵之一和实现标志。

第二,主张本体上的实践品格,即坚持本体问题上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批判本质还原主义、形而上学,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自然对象的优先性及世界的客观性,但是它同时又强调对象和世界必须和人发生关系,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承认世界的物质本源和事物的客观本质的存在,但是它同时强调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中才具体体现出来,这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对象的优先性和客观性,并不是像形而上学所认为的,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冷冰冰的纯客观的存在、静态的存在。人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以还原和溯源的方式去找到这个本质、本源。这样的本体论是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所不容纳的、所反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实践中理解物质、本质、主体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坚持实践与本体论的统一,避免和克服了传统哲学把物质、本体抽象化、形而上学化,也避免了传统哲学僵死的“主—客”二分和“二元论”的观点。再者,从人化自然历史、人的社会历史和人的历史来观察,整个社会“其开端、过程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它们都是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的历史。由这些,便生成发展了规定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实践本体)”。[7]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基础之上的或实践活动中的本体论,反对脱离实践活动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第三,坚持同一性、整体性与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强调同一性、整体性,但是却抹杀了同一和整体内部的差异性,使同一和整体变成了僵死的、封闭的、毫无生机的“城堡”,如传统哲学中的“原子”、“单子”都是始基。后现代主义力图在形而上学封闭的“城堡”上凿开一个窗户,但是却彻彻底底地摧毁了这一“城堡”,使其变成了一堆碎片和瓦砾场,以碎片、差异和多样性代替了形而上学的同一和整体。例如德勒兹指出,我们主张“多样性万岁”,更要“制造多样性”。在《差异与重复》一书中,德勒兹明确指出,存在就是差异,并提出了“纯差异”的概念,以表示“无同一性的差异”。很显然,后现代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纯差异的同一性)。

无论是僵死的整体性还是散乱的多样性,都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同一是包含了差异性的同一,整体是由多样性构成的整体;差异性和多样性蕴含着生命和活力,是同一和整体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蠕动着的生命源,是使同一和整体永远保持着与外界联系的“窗口”从而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保证。而同一性和整体既是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粘连剂,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的场所,又是差异性和多样性连接而成的完整性与一致,是差异性和多样性相容共存的结果。因此,同一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多样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整体中共存的两个方面”。[7]正如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就是由无序和有序构成的,“我们的环境、气候和生态乃至我们的神经系统,都只能作为这样一种既稳定又不稳定的系统来理解”,[8]30世界是由同一和差异共同构成的。

第四,强调理性、主体性及主体间性。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科学理性在使社会现代化和带给人们充分、精致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极度破坏和人的主体性的逐步丧失。后现代主义将这一切归罪为理性尤其是科技理性的恶性膨胀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的操控,进而主张消解主体,反对理性。应该说,后现代主义对当今工业社会的把脉是准确的,可惜开错了不甚明智的药方。理性本身并没有错,理性也不可能被消解。理性是人所特有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把目的性和规律性、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多重统一,才是“自由自觉”的,人也表现为能动与受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从实践活动、从主体出发去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功能。主体的存在,有理性、有意识、活动着的主体的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对理性利用和掌握会出现偏差,主体性也会几近丧失殆尽,但是人们仍然只能依赖主体,用理性去纠正理性的偏差,恢复人的主体性。西方学者J·马什在评论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批判时曾说:“我愿意分担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分担它对超越这一制度而达到新领域的愿望,分担它对自我中心的、实证主义的和工具性的理性形式的醒悟,分担它关于现代社会病态的苦恼……我同后现代主义者一样愿意推动智力、文化和政治进步,不愿开倒车或固守现代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但是“能够不用理性方法而进行理性批判吗?”[9]因此,问题在于如何恢复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如何理性健康、有序地发展和发挥,如何在坚持实践基础上和实践活动中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达到和谐一致,使人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便是对现代性和工具理性所带来的负面后果问题的最优效、最为正确的解答和解决。

三、小结

上面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概要介绍和分析,已经包含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之间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方都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这不仅体现在它们产生的理论背景上,也体现在它们的本体论的内容上。后现代主义要解构西方传统的“伟大叙事”和“宏大叙事”方式,代之以“小型叙事”;要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言中心主义”,消解“本源”,反对“在场”,强调“去中心”或“中心消亡”以及“平面化”、“无深度感”、“距离消失”。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批判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反对预设一个抽象的“本”和“源”,一个外在于人的先验“在场”。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关注脱离了人及其活动的“终极存在”,这样以来不仅本体成了抽象的存在,人也成了抽象的存在,人和人的世界消失了,“形而上学的全部财富只剩下想象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了”,[8]24因此,应该否定和反对。第二,两者都反对抽象的、僵死的整体性和同一性。抽象的、僵死的整体性和同一性忽视了甚至人为地“削平”了事物的特殊性和差异,把自身变成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先验原则。后现代主义认为,存在如同流浪汉的栖息地,不停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存在就是差异”(德勒兹语)。因此,后现代主义主张,“断裂”、“碎片”、“差异”和不确定性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有差异才有发展,无序中才能碰撞出有序。因此,离开了差异性、多样性的整体性和同一性,无疑意味着事物的消亡或死亡。第三,两者都反对基础主义和还原主义。基础主义设想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不容置疑的和不可动摇的基础,人的认识和一切努力都为了寻找、了解和返回到这个“基础”。基础不仅是还原主义,也暗含了绝对真理观。“基础”和“阿基米德点”是西方哲学的两个重要隐喻,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极力拆解。德里达以“分延”、“散播”瓦解“在场的形而上学”,罗蒂以“小写”哲学代替“大写”的哲学,福柯颠覆知识、权力的等级结构,利奥塔解析知识合法化危机,这些无一不是拆解“基础”和“阿基米德点”最为激进的策略。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把物质理解为世界的基础或理解为某种“本”和“源”,主张在实践中理解物质和本体,强调本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第四,两者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对自然的主宰。科技理性的极度膨胀既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又给现代社会带来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问题;既赋予了人们极大的自由和极为有效、便利的征服自然的工具,又使人们在对科技理性的依赖中丧失了主体性。后现代主义则采取干脆顺势地反对理性和现代性,消解主体和主体性,力图从根本上“根治”现代社会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人为本的本体论,但同时强调唯物主义的自然前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对像对待被征服的异族那样对待自然界。

尽管,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本质的区别:第一,在对待本体论方面,后现代主义宣称,反对一切形式的本体论,彻底否定本体和本体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抽象地反对本体和本体论,只是反对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本体和本体论,主张在实践中把握本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本体论。第二,在对待整体性和同一性方面,后现代主义“向同一性开战”(利奥塔语),但把碎片化、差异性、游戏摆在了被形而上学和传统哲学推崇备至的整体性和同一性的位置,树起了又一个被崇拜的对象,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同一性和多样性、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中存在。第三,在对待人类中心主义方面,后现代主义把主体性的泛滥和丧失等同于主体及主体性本身,把理性的恶性发展和膨胀等同于理性本身。因此,在解构前者的时候,也反对后者、消解后者,如同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澡盆里的孩子也倒出去了。而马克思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但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主体性的泛滥与丧失、理性的恶性发展与膨胀,但不反对主体、主体性及理性本身。相反,却强调理性,弘扬主体性。

总之,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实质性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实质性的。我们必须坚持双方相联系的方面,否则,我们就会步形而上学的后尘,重蹈传统哲学的覆辙;我们也必须坚持双方相区别的方面,否则,我们就会像后现代主义那样,虽然对西方工业社会问题的把脉和对传统哲学征疾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开错了处方,从而导致自身的分化、转向与衰落。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Derrida.Jacques.Speech and Phenomena,and Other Essay on Husserl's Theory of Signs[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58.

[3]Lyotard.Jean - Franciois.Drift works,NewYork:Semioext.1984:11.

[4][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35.

[5]张国清.中心与边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1.

[6]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J].学术月刊,2008,(8).

[7]倪志安.论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J].探索,2011,(2).

[8]王治河.朴素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9]普利高津.不稳定的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2,(4).

B0-0

A

1002-7408(2012)02-0047-04

彭洲飞(1983-),男,河北邯郸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本源中心主义本体论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