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教师压力现状看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人才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012-12-21徐继玲
● 徐继玲
从青年教师压力现状看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人才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 徐继玲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科研等任务的加重,青年教师普遍表现出紧张、焦虑等压力状态。本文以高校党建为着眼点,对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压力现状进行调查取样和分析,并提出高校党组织帮助青年教师减压的措施与建议,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青年教师中的凝聚力、影响力,更好实现青年教师自身发展,共建高校可持续发展。
高校党建;青年教师;压力;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要求院系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院系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青年教师(45周岁以下)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担负着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多重任务,另一方面,处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初始阶段,各方面经验欠缺,在高负荷工作面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压力感较大。有的高校青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出一定的亚健康状态。基于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关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健康发展状况,了解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状况,找好工作的着力点,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发挥好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本课题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压力现状的调查为例,以期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提供依据。
一、压力的概念
心理学中的压力一般指有关物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力量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是个体对超出其个人应对能力的刺激性事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针对引起青年教师压力的压力源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高校的青年教师,以45周岁作为青年教师的上限,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尽量兼顾到不同院系,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获得有效样本10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17%。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问卷统一发放、回收,有统一的指导语,调查一般在20分钟左右完成。
(三)研究工具。采用自编《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问卷共由3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基本信息部分。其二是压力整体状况及其产生的消极情绪,共10个选项;采用等级计分,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依次代表从未有过、偶尔有(1次/2月)、经常有(1次/2周)、连续不断。其三是具体压力来源状况,共30个选项,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采用等级计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依次代表没有压力、压力较轻、压力较重、压力太重。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当前青年教师的整体压力感较重。但是因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尚未对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产生经常性的消极影响
青年教师的整体压力感较重。据统计,有68.44%的青年教师选择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两者的比例分别为47.66%、16.82%。从职称与整体压力感的关系来看,青年教师的职称越高,其压力感越强。调查发现,初级职称青年教师的压力感整体较低,而随着职称的不断升高,青年教师的压力感不断增强,拥有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达到了72.72%;而拥有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其压力感受更高。这可能既与学校对不同职称青年教师的不同期望有关系,也可能与不同职称的青年教师的自我要求与自我期望加压有关。
因职业压力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尚未对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产生经常性的消极影响。就具体选项来看,青年教师因为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以偶尔出现为主。由压力感产生的情绪低落选项平均得分最高,为0.98,而由压力所产生愤怒情绪平均得分最低,为0.63。
(二)教学工作带给青年教师的压力不大。换言之,青年教师可以较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压力源分为教学时间、教学反馈、学生期望、学生评教、教研不一致等。从调查情况来看,科研与教学方向不一致和学科知识更新带给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是最高的。而学科知识更新与教学占用时间也使青年教师感觉压力较重,分别达到29.91%和28.97%。
调查显示,入职年限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例如,54.55%的入职一年以内的教师认为“科研与教学方向不一致”没有给自己造成压力;而入职2-3年的青年教师中,有24%的人认为“科研与教学方向不一致”给自己带来较重或太重的压力;入职4-5年的青年教师,感到“科研与教学方向不一致”产生的压力是最高的,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达到50%。
同样,对于“学科知识更新”,入职一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中,72.72%的人认为学科知识更新对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轻。而在入职4-5年的青年教师中,认为知识更新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则达到50%。
(三)科研工作带给青年教师的压力程度较重。当前,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申请纵向课题以及科研经费是导致青年教师科研压力的“三座大山”
科研工作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科研经费和学术交流。在这些因素中,带给青年教师压力最大的是“申请纵向课题”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前者使青年教师感到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达到了73.83%,后者的比例更达到了76.63%。相对而言在学术交流机会方面产生的压力较轻,仅有35.52%的人认为压力重。
调查显示,“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给不同职称的青年教师带来的压力是不同的,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带给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压力最大,认为压力较重和太重的比例达到了90.91%。
学术交流也是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显示,初级、中级与正高级职称的学术交流的压力较重,而拥有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的学术交流的压力却较轻。初级、中级与正高级职称青年教师对学术交流感到压力较重的比例分别达到42.86%、37.25%和40%,而副高职称的青年教师却仅有9.09%。
(四)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职称评聘条件逐年提高和学术资源分配信息不透明、渠道不畅等成为青年教师的主要压力源,学校的考核制度、职称评聘制度、院系指导等给青年教师带来的压力较轻
从职称评聘来看,职称评聘条件逐年提高构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压力,72.9%的人感到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这与科研的压力过重是密切相关的。而续聘标准不明与聘任制带来的不稳定感使青年教师压力较重与太重的比例分别约为30%和40%左右。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青年教师因为职称评聘条件不断提高带来的压力随着入职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加重。入职5年以上的青年教师因为职称评聘带来的压力感最大。
从学术资源分配的公开与透明度来看,学术资源分配信息不透明、渠道不通畅方面带给青年教师较重和太重压力的比例达到56%,这是高校中值得反思的一种现象。与此同时,担任行政职务老师占有更多学术资源方面产生的压力较重和太重的比例也达到了42.2%,这可能与高校中教师“优而仕”现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从院系层面来看,青年教师因学校或院系对教学、科研活动缺乏引导而感到压力重的比例是39.3%,因院系学术发展规划不明确感到压力重的比例是39.2%,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院系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还是比较到位的,院系的学术发展规划青年教师是比较了解的。同时,从院系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年度科研考核成果来看,这两者也没有给青年教师带来较重压力,认为没有压力和压力较轻的比例分别为62.6%和54.2%。
从教学的支持来看,高校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辅助部门对教学的支持是比较到位的。因硬件设施不足和教学辅助部门对教学支持不够而带来重压的比例分别只有18.7%和25.2%。
(五)在个人生活中,收入较低和住房状况是青年教师的主要压力源,而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家庭生活方面都没有给青年教师造成较重的压力
从生活条件来看,因收入而缺乏安全感引起的较重或太重的比例是67.3%,说明青年教师还是感觉到收入比较低。相应地,在改变住房状况方面感到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是69.2%,说明青年教师的住房压力较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从人际关系来看,同事竞争、与领导沟通和教师、子女、父母等各种角色冲突并未给青年教师带来较重的压力。与领导沟通有障碍方面,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是20.6%,同事、同行之间竞争和教师、子女、父母等各种角色冲突方面,约半数人认为没有压力和压力较轻。
从身心健康来看,感到压力较重和压力太重的比例是43.92%,说明青年教师的身心并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
四、压力原因分析
(一)经验准备与专业发展指导不足
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方面缺少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又要承担较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学校在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面相应的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青年教师接受的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有限。
(二)科研与教学工作量较重,各类评价考核与职务晋升机制不清晰
当前,在高校中青年教师承担着主要教学任务。这也是很多青年教师在学术、科研方面感到所能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受到限制,以致在学术、科研方面感到压力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方面,课时量较大,难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备课与教学变革之中;在科研方面,青年教师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科研经费等方面,经常会受到资金、时间、精力等现实因素的制约。此外,在各类评价考核与职务晋升机制方面,过分强调科研,大多以课题级别、论文级别与数量为指标,这也使部分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存在功利心态,进而又影响到科研态度与质量。
(三)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客观现实矛盾
青年教师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也是他们消费支出最多的时期。他们需要解决住房、结婚、生子、赡养老人、供养小孩上学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和经济支出相联系。相对于高校其他年龄阶段教师而言,在目前的消费环境下,青年教师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生活的各方面压力无时无处不在。
五、对策与思考
为了给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激励、关怀、帮助,以增强党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发挥各方力量,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
(一)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帮扶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加强对自身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正面认识,采取积极态度应对压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基层党组织要整合各项资源,在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与后续发展过程中,组织相关专题讲座,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青年教师获得应对压力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以便更好地从事工作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影响作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工作合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基层党组织要关注青年教师的利益,畅通交流渠道,使教师之间、各级之间能很好地交流;发挥学校人事处、工会、妇联等部门的作用,及时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建立青年教师生活基金,解决青年教师部分购房款项等,帮助有困难的青年教师渡过难关。
(三)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凝聚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要搭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加入教学、科研团队,培养其团体意识;建议学校建立发展性、激励性的教师评价制度,科学评价教师;建立院系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强化岗前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学历进修和出国留学,对青年教师培养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奖励;要帮助青年教师争取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对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给予更多实质性的经费资助,提供启动科研的平台。
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同时,学校党委要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专项考核,加强党组织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引导院系党组织以更为具体的方式与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
D267
A
1009-928X(2012)07-0043-03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