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防治强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2-12-16郑美珍
郑美珍
(浙江省肿瘤医院分院,杭州 310022)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 1/3患者为重度疼痛。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不易耐受的重要不良反应之一,其较高的发生率(高达 90%~100%),严重影响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减低了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控制率[1]。目前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治疗主要为泻药、中药、微生物制剂以及灌肠[2]。这些疗法主要是通过导泻的方式达到通便的效果,一旦停药,便秘会再次出现,而且某些方法如泻药、灌肠等长时间应用还会引起电解质的失衡。自2012年1月至今,我科在创建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过程中,采用耳穴贴压防治强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51例,并与单用麻仁丸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科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行镇痛治疗的患者 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所有患者疼痛强度为中、重度疼痛(疼痛强度采用0~l0数字分级法,轻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l0分),疼痛强度≥4。所观察病例均对阿片类药物无过敏史。对照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9~71岁;肺癌24例,结直肠癌9例,乳腺癌7例,胃癌10例。治疗组51例,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36~75岁;肺癌19例,结直肠癌13例,乳腺癌12例,胃癌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经即释吗啡滴定后,予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镇痛治疗(剂量范围10~70 mg,12 h1次)。
2.1 对照组
在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同时常规予麻仁丸8粒,每日2次口服。
2.2 治疗组
在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同时予耳穴贴压。主穴取便秘点、直肠下段、大肠,配穴取脾、胃。便秘点在与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呈等边三角形的对耳轮下脚的上缘处;直肠下段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大肠在耳轮脚上方的前1/3处;胃在耳轮脚消失处;脾在耳甲腔的后上方。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一手用拇指及食指握住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耳廓相应穴位按压找到敏感点,然后在耳穴敏感点处用75%乙醇棉球消毒,将备用的莱菔籽附在0.5 cm×0.5 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中央,贴敷于耳穴敏感点处,并予适当按压,至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为止。嘱患者自行按压,每次每穴5 min,每日4次。两耳轮流贴压。
所有患者如出现Ⅱ度及以上便秘超过7 d者,予增加泻药或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患者便秘情况,根据化疗毒副反应的 WHO分级标准,并结合我们的临床观察将便秘分为如下4级。0级为无便秘;Ⅰ级为便意减少,但定时排便仍可正常排出;Ⅱ级为无便意,排便困难,需用泻药;Ⅲ级为腹胀,毫无便意,需灌肠。
有效为0~Ⅰ级;无效为Ⅱ~Ⅲ级。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两组便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程度较对照组轻。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分级情况 (n)
4 讨论
根据WHO三阶梯镇痛原则,中、重度疼痛需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便秘是强阿片类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研究发现阿片类药可直接兴奋胃肠平滑肌阿片受体,并作用于脑干相关部位的阿片受体,通过自主神经调节产生作用抑制排便反射,改变肠道蠕动功能[3]。便秘一旦发生,不会产生耐受,故指南中建议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同时常规需使用缓泻剂[4]。我科在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时常规使用麻仁丸预防患者的便秘。但有部分肿瘤晚期患者进食困难,勉强服用止痛药,不愿或拒绝口服辅助用药。故笔者应用耳穴贴压治疗阿片类相关性便秘,并与单纯麻仁丸进行前瞻性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六阳经脉和经别分别入耳中、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结合,而与耳相联系。这说明耳与经络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这为耳穴治疗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在临床上,根据耳与经络、脏腑紧密联系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五邪》中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故通过刺激耳穴,推动经络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现代医家对此研究也颇多,如季林香[5]应用耳穴按压法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Lin Y等[6]采用耳穴贴压调整胃肠功能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本研究中,笔者所选便秘穴为临床治疗便秘的要穴;大肠以运化糟粕、理气排浊;直肠下段以泻便排浊。同时辅胃穴以和胃降逆止呕;脾穴以运化水谷、和胃降气。结果显示耳穴贴压可防治强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该方法价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且对于不能进食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孙燕,顾蔚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S].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63-64.
[2] 冯作明,柴艳冬,白兆琴,等.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对策[J].中国药师,2008,11(3):352-35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7.
[4] 车薛华,梁伟民.NCCN成人癌性疼痛控制指南解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84-85.
[5] 季林香.耳穴按压法联合止吐药预防64例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J].肿瘤学杂志,2010,16(2):148-149.
[6] Lin Y, Chen XJ. Clinical study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