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疗效观察
2012-12-16刘志丹俞琳娜
刘志丹,俞琳娜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针灸科,上海 2019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上海200032)
慢性颈肩痛(chronic neck pain)是临床常见病,原高发于西方国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我国人群发病率也逐年增高,不同程度地困扰静态生活为主的现代都市人,影响工作生活,消耗医疗资源和医药开支。慢性颈肩痛涉及的病变肌肉和附属软组织较多,较受关注的是斜方肌、头夹肌和冈上肌,肩胛提肌常被忽视。肩胛提肌(或称提肩胛肌)损伤临床常见,慢性劳损多发于长期耸肩或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康复医学多采用药物封闭﹑微波理疗﹑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针灸推拿科临床有人分别采用针刺或推拿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5]。笔者在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刘春山医师总结的结筋病灶点(简称结筋点)理论[6],采用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方法治疗本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8年至2011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患者,共纳入135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化入组,分为短刺组、针刺组、走罐组。短刺组 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30±7)岁;病程 1~30 d,平均病程(13.4±8.2)d。针刺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2±8)岁;病程 1~30 d,平均病程(13.6±8.3)d。走罐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2±8)岁;病程 1~30 d,平均病程(13.8±7.9)d。三组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由于部分受试者中途退出,截至本试验结束,三组共完成病例120例,其中短刺组完成43例,针刺组完成41例,走罐组完成36例。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肩胛提肌劳损诊断标准;②年龄15~55岁,病程 1~30 d;③此次发病至就诊前未经过任何治疗;④自愿加入试验,接受本试验中各组的治疗方法,且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治疗方案。
1.4 排除标准
①确诊为颈椎椎间盘突出的患者;②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治疗的;③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或者严重并发症,必须中止的。
2 治疗方法
2.1 短刺组
选取天髎次(肩胛骨内上角)、颈1-4横突,取0.25 mm×50 mm毫针,进行常规消毒,舒张法进针,针尖进入肌肉层后纳针至针尖触及肌腱附着处骨面得气后,以针尖3~5 mm为半径行多点针刺6~8次,多点提插针刺时摇动针柄以使针尖轻轻摩擦、割离骨面软组织。然后接电针仪(华佗牌SDZ-Ⅱ电针仪)给予20 mA、50 Hz低频电刺激20 min。电针结束后,肩胛提肌走行部位涂以冬青膏(龙华医院自制,主要成分为冬绿油与凡士林按1:5混合调匀),然后用1~3号玻璃罐(根据患者胖瘦选择适当大小的玻璃罐)走罐2 min。
2.2 针刺组
选取颈1-7夹脊﹑颈百劳﹑阿是穴等穴,取0.25 mm×50 mm毫针,进行常规消毒,舒张法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给予电针刺激20 min。电针治疗结束后行走罐治疗。电针治疗的相关参数及走罐治疗方法同短刺组。
2.3 走罐组
仅使用走罐治疗,具体方法同短刺组。
2.4 疗效观察时间
以上治疗均为每日1次,治疗3次休息1 d,痊愈者随时停止治疗,未治愈者共治疗12次,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强度
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记录卡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估。先向受试者说明使用方法,然后让患者本人移动游标位置,评估者记录疼痛强度数值。
3.2 疗效标准
治愈 颈、肩胛、背上部疼痛消失,肩胛骨上提、内旋等功能活动正常。
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的形旁和字义的联系是比较宽泛、不太确切的,只是提示一个义类信息。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提示作用,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缩小认识的范围。此外,对于组字能力强的形符,可根据所组字的不同意义,形成不同的聚合,分类学习。如口吹的用具:喇、叭、哨、号等[5]。
好转 颈、肩胛、背上部疼痛减轻,肩胛骨上提、内旋等功能活动明显改善。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未明显改变。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VAS评分数据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资料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疗效观察数据比较采用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3.4 治疗结果
3.4.1 三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的比较
三组治愈率比较,c2=30.539,P=0.000;三组 6次内治愈率比较,c2=38.115,P=0.000。短刺组治愈率和6次内治愈率与针刺组、走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的比较 [n(%)]
3.4.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变化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短刺组治疗前后 VAS差值与针刺组比较,P=0.008;短刺组治疗前后 VAS差值与走罐组比较,P=0.000;针刺组治疗前后 VAS差值与走罐组比较,P=0.173。结果表明短刺组治疗后VAS分值下降较针刺组、走罐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变化 ( ±s,分)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变化 ( ±s,分)
注:与短刺组比较1)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短刺组 43 4.63±1.35 0.21±0.83 4.2±1.37针刺组 41 4.59±1.47 1.46±1.63 3.4±1.291)走罐组 36 4.75±1.27 1.92±1.70 3.03±1.281)
4 讨论
肩胛提肌(或称提肩胛肌)为一带状长肌,位于颈的背部外侧。该肌起于上4位颈椎(C1-4)横突后结节,肌纤维斜向下以肌腱止于肩胛骨内上角。该肌的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部,肌的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侧,受肩胛背神经 C3-5支配。该肌收缩可以使肩胛骨上提内收,并内旋。如将肩胛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可以使头颈侧后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以使头后仰。
肩胛提肌止点是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颈部过度前屈时,突然扭转颈部容易使肩胛提肌的起点的肌纤维撕裂;突然过度上提肩胛骨,亦可以使肩胛骨内上角处附着的肌腱撕裂,从而引起淤血、肿胀和局部痉挛,出现颈肩疼痛。受损的组织后期通过自身的恢复﹑机化﹑黏连而形成瘢痕。但就患者就诊发病情况看,慢性劳损占门诊的绝大部分,急性损伤较少。
肩胛提肌劳损的原因主要是与低头并且保持倾向一侧的姿势相关,比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打毛衣﹑打麻将、高枕睡眠或持续类似姿势等使该肌纤维长期受牵拉而成为慢性劳损,局部受凉常是发病的诱因或加重病情的因素。该肌的止腱水肿、炎性物质渗出,刺激了该部位的神经末梢而疼痛,病久不愈,肌腱肥厚﹑结疤而形成硬结。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经》,据明代张介宾注释其为“联缀百骸,维络周身,各有定位……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经筋学专家刘春山主任医师结合现代解剖学、运动力学及临床筋伤实际,在总结内经经筋理论和进一步临床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慢性损伤肌肉痛点在经筋分布上存在的结筋病灶点理论体系,及相对应的解结针法[6]。
既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针刺、走罐治疗本病具有良好解痉止痛的作用,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针刺肩胛提肌起止点有提高疗效的趋势。故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试图比较其疗效。本研究显示,普通穴位电针配合走罐具有良好解痉、止痛的作用,仅施用走罐法治疗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大部分患者疼痛不同程度缓解,但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效果更好,VAS评分的下降明显大于普通穴位电针法及单纯走罐法(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本试验中约50%患者1星期内治愈(≤6次)。结筋点短刺的方法明显优于普通选穴及针刺法的疗效。
《灵枢·官针》:“短刺者治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短刺主要是指进针时要短促渐进,入针保持针体挺直;凡所触及坚硬如骨样组织时,可在其表面“上下摩骨”。短刺针法有类似小针刀切割、分离黏连有炎症渗出的软组织的作用,本研究显示结筋点短刺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方法。肩胛提肌损伤的结筋病灶点天髎次、颈1-4横突,运用普通的毫针亦可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将管宏钟等[7]长圆针和铍针的应用原理施用在毫针上,也算是新方法新理论的活学活用,患者也易于接受。
走罐是中医拔罐、刮痧两种疗法的变相结合,通过刺激体表络脉,改善气血流通状态,使腠理开泄,经络疏通[8]。走罐法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走罐使局部皮肤、肌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血液、淋巴液循环增强,组织得到充分营养,促进了新陈代谢,而且血管的紧张度与组织间渗透性也得到了改善。
走罐疗法的定量操作与评价是临床运用和研究中的难点,比如罐的大小、吸力的轻重相对于走罐时间就很难量化,本试验中也尚未研究相关参数的影响,目前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也较少,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1] 刘凌,刘志,刘自德.针刺加拔罐治疗肩胛肌挫伤1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16.
[2] 郑智,阮永队,宁晓军,等.针刺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25例[J].中国针灸,2004,24(z1):71.
[3] 高军权,李霞.针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肩胛提肌综合征108例[J].陕西中医,2009,30(10):1380.
[4] 裘亚龙.齐刺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肩胛提肌损伤 10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8):505-506.
[5] 罗道珊.刃针治疗肩胛提肌损伤4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33.
[6] 刘春山.经筋学说与新铍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
[7] 管宏钟,薛立功.长圆针治疗肩胛提肌劳损 103例[J].中国针灸,2005,25(12):869.
[8] Yu Nannan, Chen Bo, Chen Zelin,et al. Basic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ree-layer Moving Cupping Method[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4):25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