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针灸科门诊患者对针刺刺激接受程度差异的比较研究
2012-12-16郭盛楠刘志顺唐乐张婷婷
郭盛楠,刘志顺,唐乐,张婷婷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传统手段之一,其显著的疗效不容置疑,但针灸时的一些相关情况,如针刺时产生的“酸麻胀痛”等“不适感”会使部分患者产生恐惧,难以接受,进而拒绝针灸治疗,这将不利于针灸学发展。患者人口学方面的资料如性别、年龄、种族等是一名患者不可改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不同人口学资料特征的患者对针刺刺激接受程度是否存在差异,这些调研结果会为医者针对不同群体患者,采用适宜针灸方法,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从而推广针灸临床应用提供部分参考。
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三家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于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期间在针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问卷96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25份,问卷有效率为92.5%。在925名参与调研者中,男性占40.2%,女性占59.8%;年龄最小6岁,年龄最大85岁,51~60岁人数最多,占整体比例的24.8%;汉族占93.9%,少数民族占6.1%;高中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占整体的 35.4%;在职业方面,已经退休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占整体的34.1%。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针灸科门诊患者针刺刺激接受程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资料(即性别、年龄、种族、文化程度、职业)及患者对针刺刺激的接受程度,后者采用五点量尺,分为完全能够接受、接受起来有点困难、接受起来有中等程度困难、很难接受、完全不能够接受5个等级来评定。
2.2 收集资料方法
首先取得所调查医院科室门诊负责人的同意,再由2名调查员入门诊找患者收集资料。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介绍自己及研究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向患者介绍如何填写调查问卷并请其填写。若患者有疑问,采取一致性语言进行解释。具体访问记录时间,均于被访者治疗完毕后10 min内进行。之后妥善保管收集到的问卷,剔除不合格者,回收有效问卷。
2.3 质量控制
在资料收集和录入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资料收集阶段,包括2名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对调查内容的理解及填写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定,严格执行纳入、排除标准,采用统一性指导语指导患者,说明填写要求,在填写过程中对量表和问卷有疑问时,采用一致性的语言进行解释。调查过程中,调查员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以便获得最真实可靠的信息。收回问卷后及时复核校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改或补充。回收资料后,剔除不合格问卷,妥善保存合格问卷。资料录入阶段,包括将资料录入Excel数据库时,由研究者分别2次录入数据,进行核对。数据录入完成后进行逻辑检查,若有逻辑错误,查看原始资料并进行更正。
2.4 统计分析
将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输入 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用Excel及SPSS1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构成比、均数作描述性统计,并用SPSS10.5做显著性差异检验。因为患者的针刺刺激接受程度属非正态分布,故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卡方检验。若是检验结果呈现有统计学差异,则说明多组之间至少有一个两组之间呈现统计学差异。然后再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多组间非参数检验(H检验),先把针刺刺激接受程度的数据编秩,编秩后符合正态分布,再使用方差分析,分析出该项目下具体有差异的两个组。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针刺刺激接受程度
调研结果示 80%以上患者可以完全接受针刺刺激,接受起来有中等程度以上困难的患者在 5%左右,其中仅有极少数患者完全不能够接受针刺带来的刺激。详见表1。
表1 患者针刺刺激接受程度
3.2 患者人口学资料与针刺刺激接受程度(详见表2)
3.3 不同人口学资料特征的患者在对针刺刺激接受程度上的差异
3.3.1 在患者针灸刺激接受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的人口学资料因素
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性别、年龄和职业这三个因素在患者针刺刺激接受程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种族和文化程度为差异不显著的因素(P>0.05)。
3.3.2 具备显著性差异的人口学资料因素的组间差异比较
用H检验,分析有显著差异的因素中的组间差异,得出的结果见表3。
3.4 综合分析
3.4.1 性别
八成以上的患者对针刺完全可以耐受,其中未产女性所占的比例最低,完全能耐受针刺的患者仅在六成左右,而男性和已产女性没有明显差别。
3.4.2 年龄
40岁以下的患者对针刺的耐受性低于平均水平,并且在该年龄段呈逐步递升的姿态。而40岁以上的患者在完全能耐受针刺方面的比例相差不大,没有明显差异。
3.4.3 职业
军人对针刺刺激接受程度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行业人员,而明显低于均值的是学生,考虑学生年岁尚轻,与年龄有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员完全能够耐受针刺的比例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考虑运动员平时放松多以按摩等舒适的理疗方式为主,较少接受针刺等有损伤性质的治疗方式,使其针刺刺激接受程度减低。
4 讨论
调研结果显示,患者针刺疼痛类不适感轻重与性别、年龄和职业有关。①性别,已有研究表明疼痛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痛阈和对疼痛的耐受性比男性低[1]。而本次调研显示,男性与已产女性在针刺刺激接受程度上没有显著区别,而这两个群体共同与未产女性有显著区别,考虑与未产女性的痛阈较低有关。②年龄,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一般婴幼儿和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诉说疼痛的机会少、程度低。而在针灸临床上较少遇到低龄患者,所以对这方面调研数据尚不充分,不足以下结论。本次调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接受针灸的程度上升并持稳定状态。③职业,偏体力劳动者比偏脑力劳动者对针灸的接受程度更高。考虑这与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患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文化背景可影响其对疼痛认知的评价,进而影响其对疼痛的反应和表达。生活在推崇勇敢和忍耐精神背景下的患者,往往更易于耐受疼痛。所以针灸时带来的包括疼痛在内的不适感更容易被偏体力劳动者所接受[2]。
表2 患者人口学资料与针刺刺激接受程度 [n(%)]
表3 不同人口学资料特征的患者在对针刺刺激接受程度上的差异
综合调研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针灸科门诊患者的针刺刺激接受程度,完全能够接受的人数占整体的81.08%,完全不能够接受的人数占整体的0.11%。绝大部分针灸门诊的患者完全能够接受针灸治疗,仅极少数患者完全不能够接受,针刺在临床上的接受程度较高。②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会对针刺刺激接受程度产生影响,而种族和文化程度对患者针刺刺激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中老年男性及已产女性和偏体力劳动者完全能够接受针刺刺激的比例较大。
中医学向来注重“因人制宜”。所谓“因人制宜”就是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来考虑问题而施治。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个体间差异对针灸的影响。《灵枢·行针》中指出“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所以男女、老幼、不同经历的人之间的各种差异会对他们的针刺刺激接受程度产生影响[3]。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不同特征患者接受针刺刺激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针灸方法,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从而推广针灸临床应用。
[1] 伍莎,魏蓉,李芳,等.疼痛的性别差异[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9(21):4146-4148.
[2] 李玉乐,吴欣娟.疼痛的影响因素及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8):2073-2075.
[3] 李沛.论个体间差异对针灸效应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5,5(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