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2012-12-12姬程飞刘君莉
姬程飞 刘君莉
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通过对高职院校“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旨在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三师型”素质教师 德育与职业导师
“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内涵,不少学者提出“双师+职业指导师”,有的对制造类专业提出“双师+技师”,有的提出“双师+虚拟课软件开发师”等等。这些都没有突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德育为先”的首要地位和“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我们认为“三师型”素质教师,首先应是大学生的德育与职业导师,教师应以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教育感染大学生,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后才是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讲师、教授和专业技能实务指导的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
“三师型”素质教师的“三”,首先是相对于“双师型”的“双”而言的,同时还应当包括“多”的意识。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个体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多师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向“多师型”素质与科学合理的结构方向前进。
1.“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扩招的新生质量普遍下降(录取分数已经降至200分以下),各校都出现了大(合)班上课的局面。由于这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单靠一个专职辅导员来管理200个左右的学生,是很难管理好的。旧的学生管理模式必须尽快改革。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方面已经实施改革创新,如焦作大学在全校推行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兼任一个小班(40人左右)的德育导师制度多年;近年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也开始实施专业课教师兼任一个小班学生的导师制。有的高校叫“双辅导员制度”或“专业课教师兼职班主任制度”。这样做完全符合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德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文件的精神,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经济,是超越于工业经济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其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通过加强“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能有效地实现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统一,从而让他们能够找到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和技能的最佳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他们的力量。
高职院校的规模迅猛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而“三师型”素质教师概念提出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就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职业选择与发展的需要,“三师型”素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就业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不仅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而且还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层面而言,这无疑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顺利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办好学校、办好教育,实现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其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关键。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依靠高职院校的一般性教师是不行的,还必须具有高端人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如果一所高职院校仅仅有几个少量的“三师型”素质教师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而言,各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培养“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实现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应十分重视在保证教师个体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群体效应,从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职院校加强 “三师型” 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
3.“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顺利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需要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是看所具备的实训、实习条件及各种设施;“软件”主要是看师资队伍建设。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德育指导、职业指导、专业学习指导、专业技能指导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指导还不够,使学生的人生与职业发展规划浮于表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行业第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在于有效地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缩短上岗适应期,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而“三师型”素质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德育与职业指导、专业学习与技能培养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容易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容易具有行业一线高端技能,从而容易促使高职院校顺利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4.“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完善职业教育功能的需要
高职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实用人才,此种需要暗含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实用人才跨越在科学研究型人才和直接操作型人才之间,既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又需要面向生产和管理的一线,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职能是将科学研究、技术提升贯穿、转化为现实产品和具体的应用。二是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可以增加青年学生的受教育年限,将就业时间延长,客观上减少了进入工作领域的劳动力,从而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
要让高职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首先需要对学生加强德育与职业指导,其次需要对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三师型”素质教师这个概念就是为了完善高职教育这两大功能而提出的,“三师型”素质教师不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到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从而延长学生的就业时间和空间,减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可见“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高职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行业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它的办学方向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较灵活地调整专业结构;另一方面,瞄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之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具有职业性和综合性的特质,他们最了解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等教学环节,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专业,能及时洞察预测行业的发展变化,捕捉行业人才供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他们能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三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光永.制造类专业“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8期
[2]课题组.高职“双师型”教师与“三师型”教师队伍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刘扬军.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研究[J]. 职教论坛,2011年7期
[4]史琼,李想,古银华.试论如何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作用[J].科技资讯,2011年9期
[5]王振钰.高校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队伍模式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