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方治疗过敏性咳嗽48例
2012-12-12李向云庄探月
李向云,庄探月,陈 静
(郑州人民医院儿科,河南郑州 450003)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是一种“只咳不喘”的不典型哮喘,部分患儿可迁延发展为典型哮喘而出现明显喘息症状。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其发病日渐普遍,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喉痒,刺激性咳嗽,以夜间和晨起为甚,或有少量白痰,如吸入烟雾、冷空气和辛辣气味或运动后咳嗽加剧,经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目前,西医对本病多按哮喘治疗。2010年2月—2011年2月,笔者采用自拟止咳方治疗过敏性咳嗽患儿4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过敏性咳嗽患儿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3~5岁17例,>5~10岁31例,平均(5.06 ±2.16)岁;病程均 >21 d。对照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3~5岁14例,>5~10岁23例,平均(6.01 ±2.37)岁;病程均 >15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参照《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1]标准,根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制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Ⅲ: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④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除外。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病例标准者;②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变者;④正在参加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者;⑤由胃食管反流、鼻后滴漏综合征和慢性鼻窦炎等疾病引起者。
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由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YJ0132)125 μg/次,2 次/d,配合储雾罐使用。治疗组给予止咳方,药物组成:紫菀15 g,白芍10 g,地龙5 g,北沙参15 g,桑白皮15 g,桔梗9 g,甘草6 g。药物剂量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增减。水煎取汁50~100 mL,1 d 1剂,1 d 3次。
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观测指标
观测期间家长为患儿填写每日登记表,记录咳嗽、可能出现喘息的情况。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显效:咳嗽、咽痒等症状消失,闻异味无刺激性咳嗽。好转:咳嗽、咽痒消失,但吸入烟雾、冷空气后仍咳嗽、咽痒。无效:症状无改善。
6 结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3.51,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 讨论
过敏性咳嗽是儿科常见慢性咳嗽疾病之一,因变应原或其他非变态反应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通过体液、神经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痉挛[3-4]。临床特点主要以夜间或清晨发作性阵咳、无发热等感染征象,因无明显的肺部阳性体征,常被误诊、误治,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反复发作,可致一部分患儿最终形成气道不可逆性缩窄,治愈困难,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本病属中医学“咳嗽”范畴。近年来,中医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许多探索,认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发咳嗽,其发病的外因以风为主,内因为肺、脾、肾功能不足,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易受风邪侵袭,或因失治、误治,风邪失于表散,日久邪阻肺络,则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常,肺气上逆,气道挛急发为咳嗽。方中紫菀有润肺止咳化痰之效,白芍柔肝舒肝,可达解除痉挛之效,共为君药;地龙具有清热熄风、平喘通络、活血化瘀之功,北沙参养阴、清肺、止咳,一举而三捷,与地龙共为臣药;桑白皮功能泻肺平喘镇咳,主治肺热咳喘,桔梗系开肺气之药,具有开宣肺气,利咽祛痰之力,使肺得宣发而外窍得开,则哮喘自止,与桑白皮共为佐药;甘草润肺止咳,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并与白芍相合,以加强柔肝缓痉之功为使药[5]。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化痰止咳之效。全方宣肺止咳,标本兼治,又充分结合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生理病理特点。纵观全方,止咳方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服用方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1993,31(4):222-224.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4.
[3]沈华浩.哮喘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
[5]赵越.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