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
2012-12-10裴长洪
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一、经济转型升级三大规律与服务业发展的逻辑
从世界经济史演进历程来看,只要资源和投入不断向效率更高的部门配置,就会出现结构变化带动的经济增长,这就是经济转型升级。工业化过程是不断地提高工业的投入比重,使经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因为工业部门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农业部门增长速度,发展经济学称为结构主义经济型态,也称为非均衡发展。当然,工业部门内部也有一个效率更高所引致的结构变化过程。而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是由三大规律所决定的。
1.广义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就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1]。广义恩格尔定律可以定义为物质消费在整个消费比重中的不断下降,也就是说,从需求角度,它出现了一个叫做需求引致的结构变动过程。广义恩格尔定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基本符合一、二、三产业的演变过程,农业部门需求下降,资源转向制造业,制造业部门需求下降,资源转向服务业,在发达国家我们看到服务业部门比重会上升,这都是广义恩格尔定律的具体表现。
2.劳动生产率定律
如果工业部门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那么资源就会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如果服务业的效率高,那么资源就会流向服务业;如果最后出现效率均等化,那么就会在各个部门中追求效率的改善,最后效率是均衡的,谁也不能比谁高得太多,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行业转移,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劳动生产率来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或曰劳动生产率定律[2]。
3.需求相似定律
不同经济体的结构差异可以出现交换和贸易,那么是否会导致结构变化停滞呢?不会的,其原因是,无论发展到什么样的收入阶段,会出现需求结构有大体的一致性,当然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部门可贸易,有时候各有优势和劣势,但是最终受到需求结构相似性的约束,不会绝对地只发展工业而不提供服务业,因为服务的可贸易性低于工业,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必然要出现服务业。
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劳动效率的长期改进速度是最高的,劳动效率变化也是非常高的。虽然服务业刚开始崛起的时候劳动生产率也很高,但是持续的改进效率相对而言却比较慢。服务业这种效率持续改进的速度相对较慢是经济结构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当农业向工业和制造业转变的时候,它的增长速度都是超快的。因为劳动效率的改善速度非常快,从工业结构逐步向服务业过渡的时候,服务业劳动效率是比工业当时的效率高,但是服务业的持续改善速度,其实是慢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当出现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速度慢于工业的时候,如果把资源过多配置到服务业,就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3]。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服务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希望通过服务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需要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前提下才有效果,否则将会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我们进一步探究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为什么会比服务业快?其重要原因就是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传统生产方式条件下,工业和制造业能够产生规模扩张的生产领域较多,其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空间较大。而相比之下,传统服务业中手工劳动的小规模经营较多。因此,服务业一旦突破了规模扩张的约束,比如出现连锁,出现通过分工深化形成的规模扩张之道,劳动生产率也会出现持续提高。
中国正在通过政府干预的模式来调结构促转型,把资源配置到服务业领域去,但根据上面分析的重要逻辑,我们应清楚调结构促转型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里最重要的是引进现代的生产方式,即尽量使服务产业现代化,尽量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包括推动服务产品的可贸易化,从而扩张其规模,取得规模效益,带动社会资源更多配置到服务业,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生产效率的经验分析
在观察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历史并用之于发展中国家 (或欠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时,产业效率是一个关键特征。我们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通常高于或等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这种特征成为经济“服务化”的根本效率基础。而第三产业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发展中国家经济被一个效率低下的第三产业支配,社会资源流向规模庞大而效率缺乏的第三产业,经济陷入低增长的怪圈。
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总体来看,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大趋势中,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或等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这里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1970—1990年代末期,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和比利时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进入2000年以来,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呈现出相等趋势。
另外,我们观测到发展中国家日益扩大的服务业是在比较低效率的状态下进行的,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
巴西和墨西哥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巴西的这个指标值基本维持在0.8—0.9的水平,墨西哥的这个指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于1,但是之后有所下降,现阶段基本维持在0.8的水平。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指标状况比较差,但是这些国家却是服务业比重最高的一类。
中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等亚非六国表现出了相似的情景,如图1所示。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稍大于1,但是其后却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现阶段基本处于0.7的水平,如图1、图2和表1所示;泰国的这个指标值也是持续走低,20世纪80年代之前稍好,但之后也是一路走低。其他四国的情景明显比中国和泰国更差。
图1 亚非六国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1)
图2 中国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1)
表1 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1)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是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进程中发生的,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将直接恶化社会整体生产率,进而阻碍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三、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践总结
我们研究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那些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以及一部分由传统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和经营模式更新而形成的现代服务部门。
1.中国发展服务业经验一:城市化推动
发展经济学讲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变动,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从产业现象上分析就是产业集聚提高了产业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导致了区域竞争优势,区域竞争优势与城市化又相联系。所以,发展经济学所分析的产业集聚,就是提高产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这是城市发展理论的基础。但是,发展经济学没有分析产业集聚与服务业集聚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也没有分析产业集聚条件下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工业革命提供了现代城市形成的历史机遇,现代城市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成熟的标志,因此,现代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与工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了第二次变化,到8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普遍超过了60%,城市经济逐渐从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4]。
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工业化的带动下,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不仅原有的行政中心城市和消费型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而且涌现了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直接带动下形成的单一工业型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需求,推动了服务业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缓慢又限制了服务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两方面因素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由于城乡分割和所有制分割的体制障碍被打破,城市国有工业向乡镇集体工业扩散和转移。由于管理权限下放,大批国有工业企业的隶属关系下放到中小城市当地政府,由此形成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城镇化的新发展。二是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最初是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在沿边、沿江以及全国的开放城市中都建立了大量面积不等、行政层级不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依附于原有中心城市的新的工业集聚区,由此带动了工业的集聚,大大扩展了原有中心城市的空间、人口及经济容量,为原有中心城市的改造提升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呈现双重产业集聚: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工业产业的集聚,即向工业园区 (各类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也就是新的城市区域集中,也包括星罗棋布的乡镇工业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集聚,以构建工业的产业集聚新能极;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要求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即向城市中心区集聚,在扩大容量的城市空间中扩展,通过集聚产生较高的效率。
产业效率在城市发展中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土地要素报酬为服务业、特别是房地产业产业效率的的提高做出了最重要贡献。与商业地产紧密联系的各种服务业态产生了比原有制造业利润高得多的土地级差收益;住房也成为居民财产保值增值的最可靠资产,从而创造了更高的土地级差收益。土地资本化和土地级差收益创造的产业效率逼迫制造业不断从城市中心区向外转移,并不断吸引服务业填充制造业转移遗留下的空间,成为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最主要经济动力。
第二,经济活动要求最集约地使用土地。都市中心区的土地价格依据土地级差地租规律形成,非常高昂,因此只有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高的服务业才能立足,而且只有最集约地使用土地才能降低成本。现代中央商务区 (即CBD)基本上已成为人类空间最集约的经济增长地域。在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中,有所谓“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提法,就反映了都市经济要求集约利用土地空间的特征。这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创新。
第三,经济容积率规律发挥作用。这里讲的最集约使用土地空间是一种经济容积率,它要求在所能承载建房密度的空间中得到最高的经济产出。这导致非生产人口居住的下降趋势。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单纯的住宅面积是受到限制的,这就导致了该区域非生产人口的下降。中国城市经济在实践发展中的创新体现在已经提出了税收“亿元楼”的概念,反映了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的要求,但是从总体上提高这个指标,只靠一个“亿元楼”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亿元楼”,这就要求提高经济容积率。
第四,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中央商务区和“楼宇经济”,实际是要求以货币资本和科技知识来替代土地资源的经济,没有足够的货币资本和科技知识是难以实现最集约使用土地空间的目的。其中,人力资本 (承载科技知识)有无限扩张的潜力,因而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持久动力。
第五,消费的转型与升级。随着都市中心区非生产人口居住率的下降,这里的消费形态也随之转型,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商品消费类型逐渐退居次要,或转型为商务消费、会议消费等生产性消费形态。与“楼宇经济”功能相关的服务产品消费以及新的消费类型和内容不断增加,包括对中间投入品的消费,对各种相关服务产品的消费以及对知识、信息的消费将成为都市中心区的主要消费形态。这不仅提高服务业的消费需求,而且改变消费结构,为生产率更高的服务业提供了市场。
2.中国发展服务业经验二:组织创新与商品市场功能培育
目前我国城乡有各类商品市场81 017个,其中城市27 006个,乡村54 011个,还成立了金属、粮食等商品期货交易所3个。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领域不断扩大,通过这些市场交易的商品销售额已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1/3,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 (含粮油)、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商品市场体系。
中国商品市场服务业模式可以概括为:商业地产商 (市场业主)+分散小商户+各类服务供应商+公共服务部门。这就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中商品流通体制的组织创新,它不仅实现了小商户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衔接,而且成为各类各式服务业发育的重要摇篮。也就是说,商品流通的组织创新是扩大分工、延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商品市场的制度变迁不仅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而且降低了服务业发育成长的制度成本。因此,一条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近九万个商品市场功能,推动市场功能向“贸工服”全面转型。①义乌这样的商品市场实际上是向我们提出了流通组织和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生产企业转型升级远远不够,大量的商贸企业、服务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但是方向在哪里呢?笔者在基层搞调研,很多地方政府负责人问我们有什么抓手呢?笔者认为抓手就是改造商品市场。如果全国的商品市场有1/3能够达到义乌的水平,我们的流通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对商品市场的研究确实是探究搞法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义乌商品市场的功能最初与别的市场基本相同,都只是从集聚交易、沟通信息和促进买卖开始起步,所不同的是,义乌市场首先通过商业资本的集聚引导和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产业支撑体系,保证小商品市场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在吸引商业经营者的基础上,从地产资本和商业资本中不断分化出服务业资本,不断扩大分工分业,促进市场功能更加综合化、服务化,同时不断吸引各类服务供应商加入市场的经营,包括会展博览、旅游购物、物流服务、酒店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使市场在产业延伸中不断增加产业的附加值[5]。
3.中国发展服务业经验三: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升级
外包是中国人对outsourcing的习惯翻译,其实更贴切的含义是“取得外部来源”或“外部采购”,其意思是企业将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业务活动分离出去 (外部化),由外部专业服务机构来承担,企业以市场交易方式来购买它们的业务活动或产品,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这种外包模式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流行于发达国家。特别是90年代后许多跨国公司实行了经营战略调整,其要旨就是把原先由内部提供的生产和服务环节转移到外部,重组企业的生产体系,通过合约来购买外部优质的资源,包括原先由内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这种外部化的经营战略调整,不仅促进了新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发育成长,而且还使一部分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6]。
这里我们考察IBM公司的案例。IBM公司一直以“硬件制造商”的形象来给自己定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它利用全球的售后服务网络,使自己转变为既是制造商又是经销商,从而把一部分生产环节外包出去;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IBM硬件中的传统支柱产品进入衰退期,公司开始了从制造商到服务供应商的彻底转型。2004年12月8日,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 PC部门,使IBM公司完成了从制造商向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的跨越。公司业务说明,IBM的转型取得了成功,2007年服务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
此外,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转型的新实践。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克服市场交易不确定性的新思路,把实行专业分工、减少企业内部成本与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结合起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跨国企业经营战略的新理念并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竞争的格局。市场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体系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往往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特定优势和效率,而取决于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质量和效率[7]。跨国企业的影响力也往往不取决于核心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股权控制状况,而取决于核心企业所管理的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从而提高了第二、第三产业的效率。
中国目前服务型制造的典型案例也有很多。广东许多加工贸易企业从简单的委托加工 (OEM)升级为设计加工 (ODM),还有一些贸易企业升级为品牌加工 (OBM)供应商。娃哈哈矿泉水是一个营业额超过500亿元的企业,也是运用了供应链原理,即不断把矿泉水生产外包,并不断在全国各地建立营销网络,尽管生产外包和营销外包,但都使用娃哈哈的品牌,并由杭州娃哈哈核心企业管理整个供应链体系,在节省投资和企业成本的条件下,极大提高了娃哈哈品牌的影响力。
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趋势是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赢的路径。先进制造业,其产品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特性,必然伴随客户需求,更易于发展服务型制造企业。组织供应链通常是核心企业,它依靠优势资源成为核心企业,这种优势资源不一定是资本或技术,它可以是品牌、甚至可以是最终用户的认可和信任。通过专业分工和外包、再通过供应链整合生产组织体系,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又一个重要途径。香港利丰集团就是从商贸企业转变为组织管理供应链的大型服务企业[8]。
四、促进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改革任务展望
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历史条件下,我国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推动现代服务业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发展。
1.深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和建立有序竞争市场
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银行、保险、电信、铁路、教育、医疗、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行业,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社会资源流入不足,而且弱化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9]。
2.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在总体趋势上,今后中国各地中心城市和城区将沿着升级版的城市化道路继续发展。其中,尤其是部分大城市将向深度城市化发展。所谓大城市的深度城市化,主要表征是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高度依赖城市发展。现代都市的发育过程,实质就是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城市发展不仅产生了对服务业的最大需求和集中需求,而且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产业规模的市场基础;城市提供了服务业各种要素集聚的产生条件,特别是先进要素集聚的产生条件,引导了服务业发展的生产与技术环境以及经济外部性的发育形成。大都市中心区未来的产业结构特征是:金融业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都市型商业和国际会展将引导消费主流;文化创意产业将引领文化潮流;教育、医疗、体育、健康和文化等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政府和其他类型的公共服务将成为重要服务业和居民就业渠道。与此相应的,未来拉动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大量新增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城市更新改造的建设投资;商业中心区形成的更大消费拉动;商品进出口贸易和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研发中心和服务型制造业 (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增量;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领域部分产业化形成的经济增量;公共服务 (市、区、街道、社区)中的第三方服务对经济的增量。
3.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从实践上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产业集群区中的企业,不少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集群,不过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市场交易安排多数以境外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不仅是被动型的专业分工协作,而且许多服务环节是由境外公司提供的,没有在境内发展起服务供应商,如研发设计、物流、供货与销售、广告和贸易融资等。而在外商投资较少的地区,或是开放型经济有待发展的地区,专业化分工更不发达,企业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朝着大规模、综合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化分工不发达的原因首先是市场交易成本较高,其次是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最后是设立专业化的外包新企业的交易成本很不确定。企业可以做大做强,也可以做专做强,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多数实行“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营管理模式,随着工资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要通过完善企业外部化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专业分工和改进技术和设备,组织新的供应链体系,形成服务型制造,同时提高二三产业的效率。
4.推动以市场化和提高效率为核心的事业单位改革
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中国服务业发展最突出的案例是近几年的文化体制改革。相当一批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此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使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疗项目市场化,也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发育服务业微观主体应当把事业单位改革考虑在内。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许多事业单位事实上承担了生产性服务的功能,但没有成为企业和市场主体。其中,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行业都有可以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业主体的空间。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其主要任务是改变为市场主体,检验其成功与否的标志是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经营效率。
5.建立培育人力资本的新劳动制度
我国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培育。前者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对后者人们普遍认识不足,一提人力资本,就是博士、硕士和科技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直接影响的技术工人和各种专业人员重视不够。企业缺乏培育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的学习和储备机制,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加以支持和监督。对此应下大功夫加以完善解决。
6.完善利用外资方式
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和生产型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呈现“二少一多”特征。即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营销体系。我们应通过完善外资利用方式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1]Engel,J.,Kneip,A.Recent Approaches to Estimating Engel Curves[J].Journal of Economics,1996,63(2):187-212.
[2]吕政.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J].开发研究,2007,(2):1-5.
[3]刘培林,宋湛.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J].经济研究,2007,(1):89-101.
[4]裴长洪.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城市经济转型升级[J].江淮论坛,2012,(3):33-62.
[5]裴长洪,彭磊,郑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种总结[J].中国社会科学,2011,(1):77-87.
[6]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9):36-44.
[7]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9):89-96.
[8]裴长洪,郑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J].当代财经,2010,(1):81-88.
[9]裴长洪.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六项改革任务[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