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阔肌瓣双向翻转在颈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整复中的应用
2012-12-09纪赓王守宝罗旭松李罗珠杨军
纪赓 王守宝 罗旭松 李罗珠 杨军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下唇、颏、颈、胸部的软组织黏连,颏颈角消失,颈部正常曲线破坏,严重影响患者颈部的外形和功能,病程长者甚至导致颈椎、胸椎曲度的不可逆改变[1]。单纯的瘢痕松解或切除并移植游离皮片,是颈部瘢痕挛缩整复最常用的方法,在早期均可松解复位,但长期随访发现该方法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远期效果并不满意[2],而且颈胸交界处瘢痕较厚,过渡突兀,植皮成活困难。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颈阔肌瓣双向翻转的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烧(烫)伤后颈部瘢痕挛缩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9~62岁(平均33.6岁);本组患者均为二度以上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其中颏颈角变钝6例、完全消失9例(其中5例曾在外院行颈部瘢痕松解手术,但均于术后不同时间发生再次黏连);瘢痕挛缩时间最长12年,最短6个月,平均2.1年;供皮区为腹部、背部和大腿部。
1.2 手术方法
患者插管全麻,平卧位,垫高双肩,头后仰。1例因插管困难,局麻下先横行切开颈部瘢痕组织,部分松解瘢痕后插管成功。沿颈前横向设计线切开颈部挛缩瘢痕组织,两侧至少达到侧颈部中线,并使切口呈锯齿状或鱼尾状,切至颈阔肌浅层,广泛剥离后,头可充分后仰。瘢痕松解必须彻底、到位,根据瘢痕情况及皮源情况可切除部分瘢痕组织。在舌骨或甲状软骨水平横向切开颈阔肌至颈前筋膜表面,将断开的颈阔肌分别向上、向下分离形成两个肌瓣。向前上方翻起的颈阔肌瓣缝合固定在颏(颌)部,视颏部需恢复组织的多少决定具体缝合部位,在加深颏颈角的同时也丰满了颏部;向下方掀起的颈阔肌瓣向前下翻转覆盖于颈胸交界处瘢痕的断面。最后取全厚皮片或厚中厚皮片,移植于颈部创面,注意皮缘对合严密,张力适度,打包固定。
术后10 d打开,检视皮片成活情况,如有小部分皮片颜色暗紫或水疱可行氯霉素乙醇湿敷换药,术后2周起佩戴功能性支架至少6个月。
图1 典型病例Fig.1 Typical case
2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术后皮片均成活良好,颏颈角大部分可达90°~120°,颈部曲线恢复,颈胸部过渡自然,头后仰受限解除。其中10例患者已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疗结果维持良好,无再次瘢痕挛缩出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9岁,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1年,创面治愈后未进行整复治疗。体检:颈部瘢痕挛缩三度,下唇、颌、颈黏连,下唇外翻严重,前庭沟暴露,颏颈角消失,颏部软组织萎缩小颏畸形,头后仰受限,颈部屈伸30°、旋转30°、侧偏20°。术中于颌颈交界水平切开并充分松解瘢痕,形成10 cm×20 cm大小创面,在舌骨水平横行切断颈阔肌,并将颈阔肌双向翻转,形成颏颈角并覆盖颈胸交界处瘢痕断面,取上腹部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创面。术后2周起佩戴功能性支架6个月。术后皮片成活良好,口形正常,颏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颈部屈伸可达110°、旋转可达90°、侧偏可达45°,活动自如。术后随访18个月,术区恢复良好,未再次发生黏连(图1)。
4 讨论
颈部的皮肤较薄,皮纹细密,呈横行走向,烧伤后易形成瘢痕挛缩,造成颏部、颈部乃至于胸部的黏连,导致颈部特有的圆滑而又凹凸有致的生理曲线遭到破坏,以颏颈角为枢轴的颈部屈伸活动也明显受限甚至屈曲固定,功能和外观都严重受损。颈部瘢痕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植皮、局部皮瓣转移[3]、游离皮瓣移植[4]、扩张器[5]及再生医学新技术的应用[6]。其中,瘢痕松解后游离皮片移植手术,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可以覆盖较大范围创面,治疗周期较短的优点。全厚或厚中厚皮片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活动度好,一旦成活色泽变化小,仍是目前临床的首选方法。但是,单纯的瘢痕松解植皮虽然在早期复位效果尚可,但长期随访发现该方法伴有较高的复发率,术后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研究认为,颈部瘢痕挛缩的复发与颈阔肌有密切的关系。颈阔肌的位置表浅,紧邻皮肤,颈部最初的受伤因素或其后的炎症或手术创伤,都会不同程度地波及颈阔肌,使其处于持续的挛缩状态,是颈部瘢痕挛缩或复发的重要原因[7]。现在已开始重视对颈阔肌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形成以颏下为蒂、向上翻转的颈阔肌瓣,固定于颏(颌)部,松解了颈部深层的挛缩,丰满了后缩的颏部,并加深重建颏颈角,对颈部的外形和以颏颈角为枢轴的屈伸具有重要意义[8]。
然而,目前颈胸部交界处瘢痕畸形的解决尚不理想。常因供皮区有限,而保留胸部瘢痕组织。但是,胸部瘢痕的断面常有数厘米之厚,不仅落差明显、外观不佳,而且瘢痕断面血运较差,植皮效果差。我们希望能再形成一个向下翻转的颈阔肌瓣,既能够较好地消除植皮区边缘与周围瘢痕组织的高度差,形成颈胸的自然过渡、颈前曲线更加流畅,而且提供更为可靠的血运,使植皮容易存活。本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长期随访结果良好。我们认为颈阔肌双向翻转的新技术,应用于颈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的整复,其临床效果是值得肯定的,适合在临床推广。
[1]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31-832.
[2]Wainwright DJ.Burn reconstruction:the problems,the techniques,and the applications[J].Clin Plast Surg,2009,36(4):687-700.
[3]Vinh VQ,Van Anh T,Ogawa R,et al.Anatom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the supraclavicular flap:analysis of 103 flaps used to reconstruct neck scar contractures[J].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5):1471-1480.
[4]Tsai FC,Mardini S,Chen DJ,et al.Th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post-burn cervical contractures reconstructed with free flaps[J].Burns,2006,32(5):626-633.
[5]Xiaobo Y,Yanyong Z,Haiyue J,et al.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neck scar contracture using a bipedicled expanded forehead flap[J].Burns,2011,37(8):1444-1448.
[6]Yang J,Woo SL,Yang G,et al.Constru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Human Tissue-Engineered Epidermal Membrane[J].Plast Reconstr Surg,125(3):901-909.
[7]李养群,唐勇,周传德,等.颈部瘢痕挛缩手术治疗中的颏部重建[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6):359-361.
[8]林军,章一新,王丹茹,等.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中颌颈角的形成及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26(3):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