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2012-12-09王业梅王朝兰汤冬生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合肥市23003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寄生虫实验课

王业梅 王朝兰 汤冬生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230038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课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课具有巩固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体会,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实验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时数减少,其他学科教学中又几乎不涉及寄生虫病状况,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转变和寄生虫病防治实际的需要,笔者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

1 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较过去有了极大的变化。过去的五大寄生虫病中,丝虫和利什曼原虫基本消灭,而新现和再现寄生虫病流行增多,如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居高不下、食源性和机会致病性寄生虫逐年增加,节肢动物如蜱虫、恙螨传播疾病常见报道[1]。这就要求结合目前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合理设计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教研室一直采用传统形态学的教学模式,即实验课由教师示教讲解、学生镜下观察标本、学生绘图共3个阶段组成,部分章节设学生检验实验。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加之实验课时少,学生在实验课中过度依赖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2 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

2.1 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纲领。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熟悉病原学检查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识别粪便和血液中的寄生虫病原体,将验证性实验与技能性实验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建立起病原生物学中病原体的感染与实验室诊断的系统性概念,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以此为指导编写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并以大纲为指导专门编写了各专业的实验教材,在内容上以验证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为主干进行编写,这就为实验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逐步推进。

2.2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实验,要求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与培养的实验[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由教师制定实验项目,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如“感染血吸虫小鼠的动物模型设计及解剖”实验,教师先将动物模型告知学生,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具体操作步骤、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每6人为1组,每组可以设计多个实验,于实验操作前1周上交实验设计方案,根据学生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由老师在实验前集中点评,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并与实验结束后对结果引导分析,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作用;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和深入,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自行确定实验项目并设计实验方案。实践中由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项目和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也包括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例如,由学生自己确定并实施的“蠕形螨的实验诊断及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实验,该实验的开展融入了寄生虫形态学、实验诊断学、统计学的内容,既验证了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充分联系的能力。

3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3.1 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引进到教学当中,根据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特点,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实验室后了解实验原理与过程,并且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以将实验内容与教师课件中的内容进行对比验证,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建立了医学寄生虫图片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与考试;并实时记录保存教师示教和学生实验中发现的寄生虫不同阶段的典型形态,及时用数码显微系统存档,定期对图片进行更新。

3.2 转变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及早投入社会实践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3]。教师带领学生调查农村肠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城市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蔬菜市场猪、羊、牛、鸡肉类商品的弓形虫、旋毛虫、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可表现为教学中联系与生活中可见的寄生虫,如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中央级媒体连续报到的河南商城县及北京某区蜱虫叮咬事件,要求同学们结合新闻报道,查阅资料详细地了解有关蜱虫基础知识及最新发展动态。社会实践教学不仅使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寄生虫病流行现况及危害性。

3.3 采用新的考核体系 完善的考核体系是检验实验课教学效果和激励学生认真实验的动力。笔者采用实验课30%比例来计算课程总评分数。实验课程的考试,认识寄生虫形态仍是重点,考试时在图片库中随机抽取图片,组成数套考试图片,供学生考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适当增加1~2个操作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个实验过程,如肠道蠕虫卵的检测等。这种考核方式可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取得良好效果。

实验课不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和不断提高学生系统、综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4]。对这门课的实验教学改革,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模式,还是从考核的方式上都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方式,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陈建设.我国10年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征〔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58(1):58-60.

[2]杜幼芹,刘英,张艳琼.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0):794-795.

[3]曾志嵘,杜华,李莉,等.构建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1):83-85.

[4]苏曼玲,张凯,高锦章.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2):153-154.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寄生虫实验课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白话寄生虫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