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2-12-08左秀凤郭云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检验

左秀凤,郭云霞,杨 莉

(河南卫生职工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郑州 451191)

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左秀凤,郭云霞,杨 莉

(河南卫生职工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郑州 451191)

生物化学是检验专业的基础课,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岗位需求和专业课的要求,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分析学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评价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检验专业的教育以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检验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生物化学是检验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既包括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涵盖生命科学的前沿。建立什么样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教学和评价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石。

1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规律、遗传物质与遗传信息传递等知识。医学检验专业课是在人体正常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研究疾病状态下人体结构和组成等的变化,进一步从分子、细胞等水平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的特异性化学标志物或体内特定成分和结构的改变。如在检验过程中,用于疾病诊断的体液检测常规指标中的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和酶等几乎都是依据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因此,生物化学是检验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只有掌握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检验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才能实现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检验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2 结合专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建立教学模式

2.1 结合检验专业对生物化学知识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教学模式 2009年3月,该院检验专业改革领导小组邀请省、市、县级医疗卫生行业的专家和校内专家、专业改革组成员一起商讨医学检验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并结合全国卫生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专业课程,主要专业课程为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专业课对检验项目进行了知识和能力的解析,由此确定了基础知识和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是其中的一门基础课。随后,笔者对生物化学课程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制定了生物化学课程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2.2 引入课程模块化观念,明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生物化学课程打破以往仅仅关注“知识点”的思想,以知识模块构建课程框架,将抽象的内容、繁杂的代谢途径等调整、序划分为:生物分子结构、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专题篇等四大模块(模块内容和学时见表1),优化了教学内容。课程模块化的核心任务是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表1 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模块

生物化学课程授课共68学时,其中理论52学时(占76%),实验16学时(占14%)。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在于如何解释生物化学课程中众多的抽象概念、复杂的代谢过程,并建立生命化学物质系统观。

3 教学实施

3.1 教材的选用 理论授课教材选用周爱儒等主编的《医学生物化学》第3版,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精品课程教材。教材本着“理论够用,结合实践,指导自学”的原则,语言流畅,叙述清晰,图文并茂,利于教学。实验课使用教研室自编的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3.2 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2010级检验专业,学生有210人,其中对口生52人、文科生85人、理科生73人,分为2个大班(共有4个小班)教学,大班理论授课,小班实验授课。这些学生中的文科生、对口生的化学和生物学知识普遍薄弱,空间想象力不足。但他们以女生为主,学习认真,态度端正,容易组织课堂教学。

3.3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根据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对象设计教学活动。从绪论开始,就介绍课程的教学框架,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与基础学科、与专业课程、与生命科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物化学在检验专业学习、在后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整个课程的讲授按照先静态(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后动态(物质代谢)的顺序,这样符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顺序,符合逻辑思维习惯。

3.3.1 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法、情景法等。

①讲授法: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授课时主要采用讲授法,基础内容精讲,前沿内容略讲,做到繁简结合,并在内容上做好与后继专业课程的衔接。某些内容可以采取形象比喻、联想记忆,如在讲解DNA的二级结构-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以将其比作大楼外部的旋转楼梯。有了宏观事物作比较,赋予学生想象力,就容易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难点内容简单化。有时会遇到一些名称、结构、功能等相似内容,例如,辅酶与辅基、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有意义链与反意义链等等。此时,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区别记忆,减少了知识点的混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比如讲解糖代谢后让学生用一个葡萄糖反应图表示出其六条代谢途径,标明代谢条件和生理意义,由此引导学生理清糖代谢思路,学会归纳和总结。

②案例教学法:在长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笔者摸索并建立了适合检验专业的联系临床和生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将某些教学内容设计成案例,引发学生思索,调动积极性[1]。比如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出不同蛋白质含氮元素很稳定。为什么多家奶制品产品中加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对机体的危害如何?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同时也说明了凯氏定氮法的优点和缺点。将教学内容融入在案例之中,可以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2]。

③情景教学法:由于学生的相对位移的空间想象力不足,很难理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此时师生互动,通过情景演练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个核蛋白体循环的进位、成肽、移位,将复杂的过程形象化,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情景教学法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3.2 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使用 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多媒体形式进行授课。多媒体集音、形、声于一体,笔者收集教学素材,提前做好课件,在有限的学时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发挥余地,还可结合有关内容介绍一些科学前沿。对生命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给予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紧跟社会和知识发展。对于抽象的内容,笔者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其转变为生动、多彩的动画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如在“生物氧化”章节,笔者借助动画演示了氧化呼吸链的组成、电子在氧化呼吸链中的传递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氢离子跨膜形成的电化学梯度偶联着ATP的形成。通过这一动画演示,使得抽象的生物氧化及氧化磷酸化过程清晰地呈现在面前,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强化了教学效果[2]。对于生物化学这一基础课程,不可能完全用多媒体教学替代传统的板书教学,特别是一些结构式的变化、酶促反应动力学公式的推导等,此时用板书教学更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基础内容的讲解上,我们兼顾采用了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教学手段,准确讲解重点内容。

3.3.3 实验教学 该院有2个生物化学实验准备室、1个分光光度计室、1个分析计量室、6个生物化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共设置11个项目,分8次授课,每次2学时,学生以2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实验项目。教学以学生动手为主、以教师动手演示和指导为辅。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和清洗实验用玻璃仪器,学会用不同方法将不同样品中的蛋白质沉淀出来得到无蛋白样品,熟练操作电泳技术、离心技术,通过酶学实验使学生具备酶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验授课加强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也为检验专业实训课打下了坚实的操作技能基础。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的。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评教和对学生评学两个层面。评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体现了评学的全面性。考核形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辅以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课程的整体成绩。期末考试,开展教考分离,同专业的学生同时、同卷进行测试,占总成绩的60%。完成章节后作业情况占10%。实验课中表现、实验报告占20%。平时进行课堂教学小测试,让学生对一些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占10%。

5 小结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后生物化学课程授课教师进一步和专业课老师多结合、多交流,明确医学检验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适时调整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真正为培养医疗卫生行业的高端技能型检验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贾连群,柳 春.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24-426.

[2]刁 毅,李 勇.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3):124 -125.

G 642.0

B [

1008-9276(2012)04-0553-03

2012-03-10

左秀凤(1971-),女,河南省卫辉市人,硕士,副教授,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和生物材料分析分离技术的研究。

河南卫生职工学院2009年教学研究项目,项目题目:临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

[责任编校:赵唯贤]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检验
生物化学技术在铅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