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西瓜—杂交水稻南繁制种高效轮作栽培模式

2012-12-08肖媛元许如意王镇袁经天雷新民

长江蔬菜 2012年15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播种期枯萎病

肖媛元 许如意 王镇 袁经天 雷新民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文件),提出要将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但海南南繁水稻制种往往在冬季,导致土地秋季闲置,浪费了2~3个月时间,使水稻制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难获突破。西瓜连作易发生连作障碍,对植保的依赖性高,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1~3]。海南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破解环保与增收两难困境。实行西瓜—杂交水稻制种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复种率,还可以减轻西瓜的连作障碍,既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4,5]。综上所述,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协调好两茬接口

根据水稻和西瓜的生育期调整水稻的最佳播种期,确保水稻制种不受影响,促进两茬高产。一是倒算法,即根据最佳时段确保水稻盛花期来估算杂交水稻父母本播种期。二是根据西瓜成熟期计算移栽期,再向前推算水稻父母本播种期,向后推算始穗期,选择最佳授粉期调节其播种期。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三亚易受台风气候影响导致水稻制种受阻。因此,西瓜的播种期可安排在10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收获,1月下旬即可移栽杂交水稻制种秧苗 (中间留有10天的翻耕期)。水稻制种收获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西瓜播种期间隔4~5个月的时间,期间即可根据茬口安排种植其他作物。

2 西瓜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海南省西瓜主栽品种为早佳、黑美人有籽西瓜或农友新一号无籽西瓜,嫁接砧木以南瓜或葫芦为佳。

②滴灌布置和铺膜 土壤翻耕后整畦并铺设输水管,输水管是把供水装置引向滴灌区的通道,一般布三级即干管、支管和滴灌毛管,滴头间距30 cm,使用黑色地膜,每条地膜内铺设两条滴灌毛管。对于水分横向扩散力弱、垂直下渗力强的砂性土壤可采取一膜三管方式。为保证灌溉效果好,可选用8~10目的网式过滤器以防堵塞,毛管一般和种植行平行布置,如种植面积大可安装球阀实行分组灌溉。

③幼苗移栽 垄宽3m或6m,盖好地膜并打好定植孔,移栽入购买的种苗,株距40 cm,每667m2栽 500~600株,移栽后即滴灌一次,使幼苗根系迅速与土壤接触生长。

④科学施肥 采用西瓜滴灌专用肥,营养生长滴灌肥 N∶P2O5∶K2O∶微量元素为 28∶8∶12∶0.2, 生殖生长滴灌肥 N∶P2O5∶K2O∶微量元素为 20∶6∶22∶0.2。 全生育期施肥7次,667m2施肥量为35 kg,667m2苗期随水施西瓜营养滴肥5 kg,开花期随水施西瓜营养滴肥4.5 kg,坐瓜后随水施生殖滴灌肥4.5 kg,共滴5次,成熟期不再滴施肥料。

⑤整枝压蔓 双式三蔓整枝,幼瓜至鸡蛋大小时即可停止整枝,选留发育正常、果形端正的果实;保证1株1果,结合整枝进行压蔓,开沟深压。

⑥合理供水 全生育期667m2滴水235~270m3,移栽后要滴透,确保与底墒相接,主蔓长30~40 cm时滴一次,开花至果实膨大期滴6次,每隔5~7天滴一次,其中开花坐果期需水量大。果实成熟期滴水一次,为保证西瓜品质,后期减少灌水量,果实采收前7~10天停止滴水。

3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1 经济效益

该技术模式中,瓜茬后栽种水稻,秧苗返青快,长势好,不易发病,每667 m2减少农药施用2次,约30元。同时还可将西瓜藤粉碎翻耕作为水稻的绿肥,前茬西瓜旱作减少了残留田中的杂株、落粒,每667 m2减少除杂用工1人,约70元,土地租用每667m2可降低200元,循环轮作栽培模式每667m2可降低成本300~500元。

依目前市场成本和价格分析,667m2西瓜种植成本为4 000~5 000元,产量达3 000 kg以上,当地收购价为3.0元/kg以上,年产值9 000元以上,年利润约4 500元。667 m2水稻制种成本在2 000~2 200元,杂交水稻种子价格为16元/kg,杂交水稻制种量在 160~175 kg,甚至 200~250 kg,年产值在2 560~4 000元,年利润约1 100元。西瓜—杂交水稻制种水旱轮作模式年产值在11 000~13 000元,年利润约5 600元。

3.2 生态效益

首先,水旱轮作后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瓜茬后栽种水稻,可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6],一般氮肥施用量为正常的70%~80%,可减少氮肥用量20%~30%,而氮素吸收量反而比普通水田增加10%~50%[7]。

其次,轮作后,可有效缓解西瓜的连作障碍,减少病害发生特别是枯萎病的发生率,以达到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的目的。

最后,实行“西瓜—杂交水稻制种”水旱轮作栽培模式相较于单种西瓜或水稻制种产值要高出一倍,经济效益良好。农户提高了经济收入,土地在前期作物生产中获得充足的肥料资源,减少了制种时期的化肥、生态问题,达到了减少农资费用,改善农产品品质,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1]高军,高增贵,赵世波,等.瓜类枯萎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6(1):35-38.

[2]苏成军.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蔬菜,2006(2):37-38.

[3]孙义春,苑方武,郭友全.棚室西瓜枯萎病发生原因与防治[J].北方园艺,2005(5):90-91.

[4]袁健朝.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有效提高南繁制种成果[J].农家参谋,2009(9):24-25.

[5]刘子丹.蔬菜水稻轮作一年三茬获丰收[J].长江蔬菜,1990(5):12-13.

[6]李雪娟.西瓜茬晚稻基本苗数与施肥量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5,21(2):40-44.

[7]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4):60-64.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播种期枯萎病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太湖稻麦轮作农田减施磷肥盆栽试验研究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