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套袋苹果着色的技术途径
2012-12-08张祥申孟桂凤周丽明李宝忠
张祥申 孟桂凤 周丽明 李宝忠
1)栖霞市果业发展局·265300 2)烟台风能电力学校 3)栖霞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
近年来我们对套袋红富士苹果质量状况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差仍是影响套袋苹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提高苹果着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接着色优系,保证种性优良
栖霞市栽植的红富士苹果有十几个品系。其中,烟富系、秋富一号、2001富士等着色较好;而主栽品系之一的长富二号,着色较差。由于引进苗木和接穗渠道的原因,许多果园内品系不纯,着色好的品系与着色差的品系混杂,生产管理上又没能区别对待。最好对着色差的品系或单株进行改接换种,着色差的树在管理技术上也要区别对待。如通过延长摘袋至采收的时间,减少枝量,摘叶,转果,喷施增色药肥等措施来弥补种性不良的缺陷。
2 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缺磷、缺钾、缺镁都会影响苹果着色。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可协调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生产全红的优质苹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5%以上(中等肥力水平),最好能达到2%以上(高肥力水平)。而目前我市半数以上的果园有机质含量低于1%,生产优质果品,必须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减少化肥用量。大力提倡果园种草、树盘覆草,实行测土平衡施肥。
3 合理修剪
3.1 大力改造郁闭园,改善果园风光条件 密植郁闭园改造技术已推广了十几年,但由于分户承包、生产规模小等原因,此项工作面上难以推开。目前,本市约有60%的盛果期果园仍处在郁闭状态。这类果园枝量大,郁闭严重,园内风光条件恶化,仅靠着色期摘叶、转果不能解决问题。对这些果园,应尽快实施改造。树密的及早间伐;枝密的,疏缩大枝。改造后,每667 m2枝量不超过8万~10万条,树冠覆盖率不超过80%。
3.2 禁止使用环剥、环切,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各种营养元素只有均衡供应,才能使果树光合作用合成充足碳水化合物,这是果实着色的前提。环剥、环切阻碍了叶片与根系之间的营养交换,果树极易发生各种缺素症,叶片光合功能也被削弱,对果实着色极为不利。有些环剥树上的苹果摘袋后,光照条件即使很好,果实也迟迟不着色,套袋果实的着色反而比不套袋果实差,其原因就是树体营养不良,碳水化合物合成供应不足。
4 重视后期水分管理
秋季干旱,尤其是苹果着色期遇到干旱高温天气,会严重影响果实的着色。可在傍晚向树冠喷水,及时灌溉补充果树所需水分。优质果品的生产离不开良好的果园灌溉,因此,必须因地制宜进行果园水利建设,提倡发展滴灌、微喷等节水型工程。
5 重视花果管理
5.1 合理负载,保证果实营养分配充足 树体负载量过大,导致光合产物分配不足,也会影响果实的着色。2002年和2004年春季,本市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许多洼地果园坐果率低,果农为弥补霜冻损失,坐果好的树上留果量过大,导致果个小、果色不良。因此,应按照单株适宜的留果量严格疏果。盛果期果园667 m2适宜留果量1.5万个左右,最多不超过2万个。
5.2 延长摘袋后果实受光时间 目前,许多果农在果实脱袋后1个周就采摘苹果,导致果实集中着色面积小、色调浅,而且苹果贮存一段时间后易出现褪色现象。改善套袋苹果的着色问题,必须延长摘袋至采收的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品系、果园位置、树势、通风透光等条件而调整着色时间。烟富系、秋富一号、2001等果实脱袋后至采收的时间至少需要15 d,最好20 d以上;长富二号脱袋后着色时间至少20 d,最好25 d以上。
5.3 实施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技术措施果实脱袋前后,应摘除贴果叶、遮光叶,以改善果实光照条件,促进苹果着色。摘叶数量不超过叶片总量的30%。果实向阳面着色完成后,在下午将果实旋转180°,并用小胶带固定,使背阴面充分受光着色。同时,在地面铺设反光膜,能充分改善内膛果实、以及果实萼洼部位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的全面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