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虎妈狼爸”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家庭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模式初探

2012-12-08姚怀山高生军

关键词:虎妈家教素质

姚怀山,高生军

(延安大学 公共管理研究所,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国家长的思维中普遍存在一种传统而僵化的教育模式,即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而读书的最终体现价值是上个好大学。在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和望子成龙的动机下,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就出现了为实现目标而不择手段的教育方式。近年来,“虎妈和狼爸”的出现,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现象的典型注解,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一种典范的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问题,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今的老问题又出现了新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一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深入而理性的反思。

一、“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近年来,“虎妈狼爸”现象成了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二者的共同之处有两点,第一,对孩子要求苛刻,不乏“棍棒”教育;第二,严厉教育下的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她用“虎妈”式的教育方法使两个女儿走进了耶鲁和哈佛大学,且写成了一本《虎妈战歌》的书,讲述了她的教育经验,轰动了中美两国教育界。无独有偶,我国又冒出来个“狼爸”萧百佑,他以“狼爸”式的教育方法,让三个孩子先后被北京大学录取,并且写了一本《所以,北大兄妹》的书。[1]“虎妈”采取的是近乎冷血的严厉胁迫方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执行。她制定一系列的清规戒律,限制子女的其他兴趣爱好,甚至对交友娱乐都有严格的约束与规定;“狼爸”的教育特点则是以“家庭暴力”为显著特点。他有一个口号:“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在“狼爸”萧百佑的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他最终将自己的三个孩子用“鸡毛掸子”先后打进了北京大学。“虎妈”和“狼爸”的“壮举”,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家长,让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游移不定。家长究竟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个度到底该怎么把握。现实中一些家长曾热烈追捧“虎妈狼爸”的做法,认为这是成功家教的典范,值得借鉴和学习。“狼爸”亦在公众媒体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甚至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模式,值得推广。

事实上“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只是众多成功教育中的一个例子,且有许多其他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并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家庭教育的成功模式,更不具备推广的价值。下面本文将从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家庭教育科学方法两个维度对此进行探讨。

二、“虎妈狼爸”家庭教育模式的成因

对“虎妈狼爸”现象,教育界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有学者称“虎妈狼爸”只是个极端案例,有学者称“虎妈狼爸”的施教过程有可取之处,亦有学者认为“虎妈狼爸”只取得了暂时的成功,并未取得最终胜利。笔者认为,“虎妈和狼爸”现象其实质就是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取向问题,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孩子的最终成才成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培养首先应该明确成才和成功的价值取向,应该认识到孩子的长远未来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不能只以高考成败论英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其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有所得必有所失,“虎妈狼爸”现象的出现,不仅有家长们追求眼前成就的急切心态,又有其深层的文化与社会原因。

1.中华民族家教传统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家教一直表现为家长至上的亲子关系,父母的尊严和地位一直高高在上,服从是子女不二的选择。传统家教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传统家教无视孩子的个性发展,重在教育孩子听家长的话,能教育出听话的孩子,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成长结果的重视远胜于对成长过程的重视。二是家庭教育方式封建保守。传统家教中的父母最害怕孩子在外惹出事端,在孩子没有走出社会之前,他们把孩子完全封闭起来,不允许他们涉猎丰富的社会生活。三是教育手段仍以高压政策为主。“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金玉良言”都被他们当成教育子女的法宝。今天的“虎妈”“狼爸”仍然都没有摆脱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束缚,在许多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2]

2.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利益驱动

我们目前尽管在形式和口号上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在强调孩子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实际上一直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当前的中国社会,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使得我们不可避免地跨入一个“学历时代”,学习成绩与名牌大学成为人才衡量的主要标准。再加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使得应试教育与学习成绩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核心,家长甚至老师共同将孩子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和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其他社会底层人士的子女,用好成绩和高分数走出山沟沟,摆脱穷苦面貌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在这样一个以考试和成绩高低论英雄的时代,“虎妈狼爸”的出现就一点也不足为奇。

3.虚荣心和急功近利欲望的胁迫

当下家长们思虑最多的恐怕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每年各级升学考场外如潮般的家长就说明了这一点。每一个父母的意识深处都根植一个“父(母)以子贵”的传统文化影响和攀比心理,望子成龙与望女成凤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安慰。在父母的心目中,好孩子和争气孩子的标准就是学习好,成绩高,能上重点中学与名牌大学。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就觉得脸上有光,就有了同别人谈论和攀比的资本。达到这一目的,他们才会觉得父母的努力与心血就没有白费,自己的付出就有了良好的回报。正是这种虚荣心和急功近利欲望,我们每每会看到先把家长们折腾疯了,然后再把孩子们折腾疯了的残酷现实。

4.家庭教育理论和知识匮乏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具有基础性、优先性和终身影响性。在社会学的诸多社会角色中,“家长”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角色,但也是一个独特的社会角色,父母是子女教育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之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之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另一方面,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子女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国民总体教育水平的偏低制约着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这一庞大的群体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懂教育规律,要么舐犊情深,娇生惯养,要么急功近利、棍棒相加,让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要改善家庭教育的这种现状,我们仍需要走很长很远的路。[3]

三、家庭教育模式的困境及其反思

1.家庭教育无固定模式可循

家庭教育并无固定的模式,“虎妈狼爸”的家庭教育方式无疑过于极端与片面。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再教育的一个教育过程,有其独特的教育形式与教育理念,因为每个家庭的具体状况不同,教育则会随之不同。它除了受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家庭经济生活条件、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外,还会因每个孩子的差异性而有所差异。所以,家庭教育无固定模式可循,甚至也不能有固定模式,因为家庭要提倡差别化教育,提倡个性化教育,提倡创新性教育。将家庭教育僵化为人为主观的模式,千家一面,千人一面,必将违反教育规律,最终铸成大错。“虎妈狼爸”的成功案例到目前为止似乎只是一个个例。挨打的孩子有不成才的,不挨打的孩子也有成才的,甚至童年过多挨打的孩子成年后多有暴力倾向也被犯罪心理学充分证明。“虎妈狼爸”把孩子送进名校也并不等于功成名就,孩子的明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功还需要许多的因素。因材施教是千百年来人们在教育中最推崇的理念,今天,我们的家长不仅要注重因材施教,更要与时俱进、灵活变通,摒弃僵化的效仿和攀比,以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与综合素质,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施教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教育孩子之前,应该先教育家长。要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首先应给家长补补家教方面的课,让他们从思想上觉醒,认识上提高,方法上改进。让他们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学、教育学和伦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很有必要。甚至在各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咨询和培训机构,对一些准父母进行早期的“岗前培训”,让他们从思想上对子女的教育重视起来,根据自己子女的自身条件,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困境,可以请高校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点拨指导,也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3]

其次,要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庭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沿阵地,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的共同愿望,尤其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父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他们的未来。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远没有被重视。在许多父母的心中,家庭教育就是教育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跳舞,把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完全等同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教育,对孩子的成才理解过于片面和狭隘,全然不顾孩子个性的养成和兴趣的自我发展,认为孩子成绩好了,能上重点和名牌就是成才,忽视对孩子的成人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人才最终要面对复杂的社会,专业知识是一个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综合素质的竞争,缺乏综合素质,就很难提升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第三,要提倡激励教育。通过激励教育能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能。有社会学家曾这样强调激励的重要性,“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而培养天才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励”。通过激励激发孩子的潜能与知能的方法很多,如鼓励孩子大胆想象,鼓励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动手行为,鼓励孩子的创造力等等。聪明的父母,应当给孩子以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并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证明自己的智慧,这就是激励,这种激励将使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和成功者。[4]

3.认真对待家庭教育中的所得与所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得与失的辩证关系,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引起高度的重视。当前的高校中,屡屡出现一些不堪重负的学子,最终在强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下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方面是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失败。表面看这是学习、情感、压力等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心理认知和整体素质的问题,即是否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感的问题,是否能经得住考验和磨砺的问题,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而这些良好品质和个性的养成,在很大一个方面恰恰反映的是一个家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成败的问题。就拿家庭教育来说,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的高低,不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心理感受,最终在孩子融入社会后,暴露出一系列类似问题。以孩子的童年为例,“虎妈狼爸”不让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使孩子就失去了有趣而纯真的童年。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孩子的童年是一个以玩耍为主的时期,玩耍其实也是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玩伴中的互相学习和教育也是孩子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如果将其封闭起来,无疑对孩子是一种伤害,留给孩子的是一个残缺的不完整的童年。家庭教育应根据孩子的发育期和心理变化期,抓住孩子完成某个阶段的重要任务,统筹兼顾,探索孩子的全面发展之路,不能一根筋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更不能剑走偏锋,追求极端。在社会多元化的时代,更应该提倡塑造孩子的个性,发展其个人喜好,向着正确的目标,让众多孩子在“三百六十行”的各个领域能成为真正的“状元”。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要求,家长们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运用灵活变通的贴心教育方式,培养出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英才。

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虎妈狼爸”现象属于个案。家长们没必要盲目追捧,而是要认真反思“虎妈狼爸”现象出现的原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尊重孩子成长与发展中的规律,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因材施教。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要摒弃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束缚,正确对待应试教育和成才教育的关系,注重孩子全面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1]高玉梅.家庭教育没有模式可循[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1.

[2]骆风.中华民族的家教传统[J].现代家教,2000(1):43-44.

[3]王金荣.家庭教育中“家长”施教特点的解读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68-69.

[4]马雪红.家庭教育方法之我见[J].科学时代,2007(12):89-90.

猜你喜欢

虎妈家教素质
虎妈
“虎妈猫爸”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虎妈和猫女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