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本土化的经验与问题
2012-12-06金赛英
金赛英
1 序言
与增加篮球运动人口的数量相比,如何提高篮球运动的发展质量,可谓当今中国篮球界更为关注的问题。1895年篮球运动由美国人来会理带入我国,经过100多年的洗礼,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运动项目,据中国篮球运动协会公布的数据,我国篮球人口已达3亿,这几乎就是美国全国人口的数量[3]。但是,我国篮球运动的水平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并未明显缩小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街头篮球与美国的街头篮球不可同日而语,CBA与NBA的差距依然显著。CBA联赛每轮结束之后的个人数据统计,前几名被外援垄断的格局也越来越明显,外援是很多球队的核心。今天我国篮球运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这里所谓的质量,不仅指技、战术水平,还包括对篮球文化内涵的领会深度。若要提高质量,当然需向世界篮球强国学习。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学习。我们曾尝试聘请外教开展培训,但培训结束后的成果却只是模仿到一些皮毛;CBA联赛开展了10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提高篮球运动质量的角度来看,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如何找到能够汲取美国篮球精化的学习方式,或更直接地说,找到能够切实提高我国篮球运动质量的方略,乃当前我国篮球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中去寻找线索恐怕必不可少,这样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少走弯路。追根溯源,篮球运动属于外来文化,100多年来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之路可归纳为本土化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对篮球运动在我国本土化方式、途径予以反思的同时,还将对本土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希望从中梳理出切实提高我国篮球运动质量的方略。
2 本土化的历程与经验
2.1 本土化的历程
根据现有史料,中国篮球运动最早出现在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青年会在将篮球运动引入中国,早期推广方面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来会理与其继任格林教士均试图通过“筐球(篮球)”吸引青年人,目的一是传教,二是实现其宗教四育的目标。然而,以儒家文化为主,“信鬼神而远之”的民族性格(意识形态),决定了宗教很难在中国的意识形态方面成为主流,基督教青年会的教育只能处于边缘地位,这注定教会学校不可能成为在中国推广篮球运动的主阵地,即便基督教青年会成员也承认“教会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来会理也曾说“会员对篮球亦极感兴趣,故一时有成为群众运动的气概”[10]。
从现代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体育(主要是指竞技体育)是从社会走进学校,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11]。近代以后的学校教育在篮球运动本土化方面发挥着桥梁和中坚的作用。近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要担当决定性作用的角色。其一,人的一生开始接触某项运动(sport),热衷于某项运动,几乎都始于学校教育阶段;其二,体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篮球运动具有重要位置。翻开新学制以后历次体育教学大纲或体育课程标准,会发现与篮球有关的内容在小学阶段球类游戏中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比重,中学阶段更是被列为了重中之重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数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篮球运动曾被列为惟一的必修教材贯穿于6个学年。1998年开始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hinese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UBA)”,不仅在提高高校篮球运动水平方面,在高校推广篮球方面同样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因此,CUBA才被誉为中国篮球的“希望工程”[15]。
早在洋务运动改造以后的军队就开始有篮球活动,当时曾派留学生学习欧美、日本的军事理论,聘请洋教官训练新式军队。史料记载,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根据地时期,为了开展篮球活动,曾有过破布包棉花作篮球,竖起竹竿当篮架,缠上山藤作篮圈,如火如荼打比赛的场景。由贺龙和关向应倡议组建的“战斗”篮球队则是军中篮球的一个标杆。新中国成立之后,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工大队的“八一”男篮、女篮,一直都是国内篮球界的劲旅。即便CBA联赛开展之后,其他地方球队可以聘请外援的情况下,“八一”男篮仍曾长期处于领先优势,1995—2000年他们连续5次捧起CBA冠军的奖杯。另外,“八一”女篮在我国篮球发展过程中同样功不可没,如女篮史上赫赫有名的郑海霞、隋菲菲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为人民服务”成为最重要、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各学校、机关、工厂、部队、农村等基层单位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是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由此掀起了群众篮球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期。改革开放之后,国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于是,篮球获得了深入大众生活的良好契机。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篮球越来越多地成为话语的主题,观赏以NBA、CBA为代表的职业联赛和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为代表的国际性篮球比赛渐成习惯。“在众多逐步走向市场化的体育项目当中,篮球正在成为中国这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第一运动”;调查显示,在中国高达3.89亿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篮球是他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4]。卢柏·史达治全球研究公司调研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篮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超过2亿……”它是中国大地上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体育运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国“文化热”的兴起,体育文化也引起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体育界有识之士的注意,体育文化研究应运而生[14]。2005年,中国篮球协会提出要把篮球文化摆在“塑魂”的高度,来统筹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丰富篮球的文化内涵就成为篮球整体发展的三个重要支柱之一[4]。2008年,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纲要》,提出篮球文化建设的五大核心部分。中国篮协希望借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将篮球文化的建设提到新的历史高度,为推进中国篮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篮球作为文化,使其成为精神与物质财富被记载、传播,从而被赋予了新的特质和意义。
2.2 本土化的经验
在篮球运动本身的内在因素之外,促成篮球运动发展的外在因素奠定了篮球运动本土化的基石。而且,从本研究的意图来看,外在因素更具可控性,若要找到提高我国篮球运动质量的方略,对外在因素的剖析更具可行性。
传播信息。早在1895年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就为正式的篮球表演发出布告,并号召大家来学习这项运动,这就是我国篮球运动传播的开始。各种媒体的介入在篮球信息的传播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传播媒介不十分发达的年代里,人们主要是通过现场观看比赛、阅读报纸等平面媒体获得篮球信息,而通过广播现场直播比赛则是我国独特而有效的传播方式,电影《女篮五号》是少有的篮球艺术享受。仅仅是通过这些有限的传播渠道,人们了解了篮球规则,理解了篮球技术、战术,认识了球队和球星。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的作用更是越来越大。2005年CBA联赛总决赛央视收视率为2.3%,排名体育类第一[12]。2006年首届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观众人数超过百万。2004—2005CBA联赛仅现场观众就超过了123万人,CBA总决赛决胜场的中央电视台收视率为2.3%,其中第4节收视率达2.8%,在中国最为重要的3个区域市场——北京、上海和广州都超过了上述平均收视率,广州为5.1%、北京4.3%、上海3.1%;而本赛季的忠实观众,也就是完整收看整场比赛的观众人次达到2.24亿[4]。
我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跟吴小哥讲一讲古家庄的事。比如,吴小哥会回忆起村里的两个水湾,一个种着芦苇,一个长着莲藕。每当吴小哥讲的时候,我就听着,其实,古家庄和李家庄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有水湾,而湾边必定有几棵老柳树,树上有老鸹窝,水呢必定是澄清的,能看到鱼游来游去,人们吃水都去湾边的井台去挑。讲完了水井,便讲村里的住房,房顶上挂了红色的瓦片,这就省了雨季泥屋的活计。院子里总有几棵老榆树和几丛蓖麻,蓖麻的荫凉里,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刚抱窝的小鸡仔,一些公鸡还会张开翅膀扑拉拉飞到房顶上。村南是大片的玉米地,过了八月十五,金黄的玉米就挂在屋檐下,有的人家一直要挂到来年的立夏。
形成理论。我国篮球运动的系统理论研究始于董守义先生编著的《篮球术》(1929年)和《最新篮球术》(1932年)。建国以来,篮球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982年前的两个时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篮球技术、战术及教学、训练方面。之后研究的范围扩大,涉及篮球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选材和篮球规律等领域[2]。另外,随着我国篮球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逐渐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理论。2007年“中国篮球发展高峰论坛”召开,全球化与中国篮球、产业与中国篮球、品牌与中国篮球、人才与中国篮球以及媒体与中国篮球等主题预示着我国篮球理论研究向现代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至今,虽然与美国等篮球运动强国相比,存在缺乏系统性、深度不够、缺少综合研究等不足的问题[9]。我国篮球理论研究范围已经相当宽泛,研究方法与手段多样,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既有我国篮球运动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也有技术、战术和教学、训练、竞赛的研究,还有篮球运动规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构建体制。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也是奥运项目组织,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和亚洲篮球联合会。1997年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是篮球项目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又是中国篮球协会的办事机构。各省(区、市)、行业体协也成立了相应的篮球管理组织。这些组织对国家、地方、行业的篮球的训练、竞赛、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后备人才培养和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开展实行全面的管理。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CBA)、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WCBA)、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青年联赛、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青年联赛五项篮球联赛,以及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CBO)构成了全国职业、专业、业余篮球竞赛体制。由中国大学生体协和中学生体协举办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和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全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CSBA)为广大学生构建了高水平的竞赛平台。
制定策略。一系列策略的制定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宏观层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国篮球运动的整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操作层面,1955—2005年间,我国先后10次针对篮球训练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包括“以小打大”、“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内外结合、攻守兼备、以守促进、快速多变、多点进攻”、“以投篮为纲”、“以防守为主”等。至今,一系列更具前瞻性、更为全面、更有操作性的方案不断出现。2004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中国职业篮球联赛10年改革与发展计划,称为“北极星计划”,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使CBA成为亚洲最好的联赛,并向世界级的职业篮球联赛迈进。培育和发展强有力的CBA品牌;使联赛成为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摇篮;打造亚洲最好的职业体育联赛;赢得更多的国际赛事奖牌;使CBA成为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品赛事。2009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启动的“星河计划”则致力于使CUBA成为顶级的高校体育文化品牌,并希望以赛事为核心逐步扩大CUBA的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新青年文化的代表品牌。
利用资源。早在1933年,红区就建造了简陋的运动场,篮球是兽皮做成壳,里面填充棉花和稻草,或用动物的膀胱做胆,外包布条;篮球架是用木头做的,用铁丝做篮筐[8]。至今在边远地区虽然还可看到就地取材建造的简易篮球场,但据国家体育总局调查,2005年我国标准室外篮球场已有43万块,占全国标准室外体育场地的60%,大、中、小学的校园和城市的大多数新建住宅小区都有篮球场地[4]。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3个篮球馆均有1.5万个以上的座位,设备条件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篮球运动在我国开展之初,各种资源都相对贫乏,篮球运动主要在沿海的天津、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开展。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发挥了集中资源、有效配置、短时高效的优势。在中国篮球运动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个体与群体发挥着组织、引领、推广、教育、示范的作用。1952年上海体育学院的前身华东体育学院成立,1953年北京体育大学的前身中央体育学院成立,之后相继成立了多所直属和地方性体育院系。从1955年起,篮球就成为师范学院体育系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1954年培养第一批篮球研究生,至今已形成培养专科、本科、硕士研究、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体系。多年来,体育院系培养了大批篮球人才,成为我国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科研的骨干力量。
3 本土化的困境
我国篮球运动开展的广泛性毋庸置疑,无论是参与者和受众群体的数量,或以“篮球人口”作为标准判断,还是运动方式与行为,均已显现出自身的特色。但是,我国篮球的整体竞技水平(特别是男子篮球)始终未能令人信服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结果是我国竞技篮球长期处于学习世界强国先进经验的阶段,难以避免“拿来主义”的束缚,至今未能形成一整套先进的篮球思想和有效的操作方法。因此,“质”的提升必然成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3.1 理念的更新与再生问题
在我国篮球运动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早期明显受美国的影响,基本上是沿袭美国的篮球运动理论。我国篮球界前辈郝更生、马约翰、董守义、舒鸿、牟作云均在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春田学院学习或进修过,回国后分别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浙江师范学院任教,担当了美国篮球运动理论传播者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受前苏联的影响。前苏联专家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篮球研究生,最早的篮球教材也是苏联体育学院球类运动教材的翻版。现今,篮球运动理论界所做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大量翻译、学习美国的篮球理论。人民体育出版社曾出版一大批美国篮球著作,如《五星篮球教练员手册》、《执教团队篮球》、《篮球教练员成功之道》、《篮球技术战术的执教技巧》、《篮球训练计划精选》、《约翰·伍登的UCLA大学进攻战术体系》、《美国篮球移动进攻战术精解》;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一些日本和法国的篮球论著,如《篮球进攻战术训练》、《篮球战术图解》等。
结合美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具体的技、战术思维与实践,去理解其篮球运动理论,的确是一条看似周全的构想,但是现实的可操作性又有多少?
3.2 方法的创新与继承问题
当篮球运动在我国这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广泛开展的时候,必然产生带有自身特点的、多样化的运动行为与方式。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史也是追求技战术创新、力求发挥自身特长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我国篮球运动员就有“黄柏龄跳投”或“中国式跳投”,钱澄海发明了转身跳投技术和“追身分级”打法;50年代形成了“跳投、快攻、全场紧逼”三大技战术法宝;7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郭永林、匡鲁彬、李来光、孙军、胡卫东等世界级的投篮高手。只不过这些创新只在亚洲赛场,甚至只在国内赛场好用,一旦与篮球强国对决,往往大打折扣。另外,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CBA联赛举办以来,我国篮球运动的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球星,但从登陆NBA的情况来看,真正站稳脚跟的只有姚明一人。
“在方法论创立之前,大量的具体方法是被自发地、偶然地、盲目地使用的,既少可重复性,又无高效性可言。对于那些缺乏方法论基础的人说来,任何摆在他面前的方法都具有类似上述这种性质。”[13]时代的发展使我们具备了学习先进国家训练方法的条件,但如何跳出“具体方法”被自发、偶然、盲目使用的怪圈?事实证明,我们至今仍无良策。这些年为了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水平,通过翻译欧美篮球理论书籍、请外教讲学等方式,大量的操作方法被介绍到国内。然而,我们在实际的训练、比赛方面取得的成就似乎更多地是“纸上谈兵”。任何具体的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其运用结果必然受到对象、条件的制约,在具体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如不能从宏观上进行把握,从方法论的层面上认识方法本身,难免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完全可能使运作的结果偏离初衷。
真正的方法在于随机应变,而且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前提的随机应变。真正的方法如何寻觅?
3.3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一个运动项目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项目文化,是衡量项目成熟度的重要标志[5]。从宏观上看,接受、吸收、融合,是西方近代体育文化进入中国以后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最终的融合不是中西体育文化的对等合并,而是经过被动接受和大量吸收之后,从内容和形式上都造成反客为主的结果[14]。仅仅表面的效仿不但难以形成自己的文化,甚至会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NBA有冠军戒指,CBA有至尊钻戒,如果不能理解戒指的内涵,做再大、再昂贵的钻戒又有何用。中国篮球运动的运作方式很大程度是在学习借鉴与探索创新中形成与发展的,在初期阶段,这种方式的确快捷、有效,但是当达到一定高度而不能灵活调整思路的话,必然会遭遇到发展的瓶颈。
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不仅是单纯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准,同样不能脱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技战术打法、场上行为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后的生活环境、教育方式、思想意识紧密相关。“快速、灵活、准确”的风格形成可从生物学层面作出解释,是顺应规律的必然选择。已有几千年积淀的“中庸”、“谦让”、“委婉”、强调集体本位的中华传统文化,必然与只有几百年历史的“挑战”、“竞争”、“直白”、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利坚文化产生碰撞。畏首畏尾、个性化不足、对抗性差、爱打小算盘是中国篮球的痼疾,这正是民族文化的表现。
若要切实领悟到美国篮球的精髓,我们还要跨越异文化的鸿沟。然而,如何跨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形成的鸿沟?
4 本土化的出路
如何走出困境,即如何在提高我国篮球运动质量方面取得超越,出路或许很多,但最坚实的出路只有一条——从造成以上三个困境的根基原因中寻求答案。如果把这三个困境看做本土化的现象问题的话,我们所要寻找的根基原因实乃本土化的本质,即本土化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可以从与其相对的概念“全球化”(或“国际化”)的对比中去理解。全球化(globalization)作为描述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基本特征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各门学科关注的热点[7]。近10年以来,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全球化一词已跨出专业术语领域,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日常用语。在学术研究领域,对全球化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在通常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相互依存、逐渐增强并非意味着经济或政治或文化的单一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狂热投身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本土化(民族化)才是立足之本。不难想象,假如全球只剩下一种文化形态,到时人们只能去博物馆缅怀过去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而不能切身体验。其次,也是最应强调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民族化)并非对立或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表里一体,相互促进。例如,印度佛教在中国本土化,演变为中国自己的佛教——“禅宗”的过程,促进了中国儒家、道家文化的发展的同时,也为佛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按笔者的理解,全球化更多地强调参与、融入,语义上偏重广度;而本土化则更多地强调消化、吸收,语义上偏重深度。全球化的外衣很华丽,但一不小心就会流于肤浅。“本土化(民族化)”虽然拥有厚重的内涵积淀,但是其外衣则过于朴素。遗忘本土化,全球化很快会化作过往烟云;拒斥全球化,本土化的推进会步履蹒跚。
从对本土化概念的剖析中可以看到,在我国篮球运动本土化的过程中,忽略甚至遗忘的恰恰是本土化的灵魂——消化、吸收。聘请国外篮球专家讲学、翻译篮球先进国家的理论著作,看似在紧跟国际化的潮流,然而,片面地移植、追随、模仿,使我国篮球始终处于依附状态,割断现实与历史的联系,丢失自己的传统与经验,被迫趋于一般化、同质化的境地,结果是主体意识与地位丧失,失去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从印度佛教在古代中国本土化的事例中得到一些启发。以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对话的态度,而不是拒斥的态度去消化、吸收外来文化,才是本土化的上上之策。
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在讨论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的原点)时,从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方面提示了两种不同哲学的差异。进而,他在谈到两种哲学发生碰撞应采取的态度时说:“每一种哲学中,都有永久性的东西,各种哲学也总有其共同性的东西;正因此,不同的哲学才能互相比较,并进行翻译诠释。”[1]可以说,我们今天所遭遇的种种现代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抛弃了我们自己文化中“永久性的东西”有关,也同找不到外来文化与我们传统文化中“共同性的东西”有关,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也正因此,我们实际上是“只见树木不见林”,模仿到的只是皮毛。我国篮球运动遭遇的问题可以说是现代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其原因也正在于迷失了自我——遮蔽了对话得以成立的另一个主体——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用本土性审视篮球运动时我们会发现,即便在美国众多的篮球教练中,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篮球哲学(思想)。而这正是美国篮球长盛不衰的根本保障。以不变应万变,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才是教练执教的法宝。篮球运动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产生带有个性化的思想与风格。实际上,在我国,也已经很难再用一种理念指导全国的篮球实践,类似于“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指导思想与风格也早已是落日黄花。我国长期以来就有北派球风强悍,南派球风细腻之说,这只不过是基于南北文化差异的一种极为笼统的概括。不同外教带来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篮球理念,即便对某一个外教的执教的思想内涵,由于不同本土教练对篮球运动有不同的前理解,他们对该外教的执教思想的理解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完全吻合地理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高水平篮球队自不待言,即便是一支基层的篮球队,鲜明的技、战术风格往往是一只强队的重要体现。可以说,不同篮球理念、风格并存,实乃对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的最大尊重,这正是包括篮球运动在内的所有运动项目的魅力之一。美国篮球运动的独树一帜、长盛不衰,正在于他们一直都在牢牢掌控者本土化(消化、吸收)——篮球运动发展的生命线。当下,我们在领会美国篮球的理念时,这才是最实实在在的理念。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巨著《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在解释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时这样说:“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见到与先行把握来起作用的。解释从来不是对某个先行给定的东西所做的无前提的把握。准确的经典注疏可以拿来当作解释的一种特殊的具体化,它固然喜欢援引‘有典可稽’的东西,然而最先的‘有典可藉’的东西,原不过是解释者的不言自明、无可争议的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这就是说,是在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把握中给定了的。”[6]我们在学习外来篮球理念、技战术时,切记不要遗忘作为前理解的本土(民族)的身体(技艺)文化。经几千年积淀的本土身体文化,从人们降生那一天就开始或有意或无意地注入到人们的身体,已经是人们身体的组成部分。而接受外来文化继承的真正难处也正在于此。NBA有大量的国际运动员,却没有国际教练,这不仅是专业水平的问题,而是NBA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训练、竞赛、管理模式与方法,NBA中“土生土长”的教练不仅对篮球技战术理解高人一筹,还有他们对NBA文化内涵的刻骨铭心,所以外来的“和尚”难以在NBA执教。这正如欧美人学习太极,再努力也只能学到皮毛,除非他首先领会了中国文化——不是字面上的四书五经,而是有几千年积淀带着乡土气息的身体文化。
5 结语
若要从根基上(存在论意义上)解决提高我国篮球运动质量的问题,对待本土身体文化的态度不是抛弃,而是采取两种文化对话的态度,尤其是中国本土身体文化与美国等外来篮球文化对话的态度,以中国自古以来的身体思想重新审视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才是切实提高我国篮球运动质量的突破口。
以本土化为视点寻觅提高篮球运动发展质量的方略,决不能仅仅表面化地用“眼”去看,要用包括“前理解”在内的整个身心去反思。全球化一方面意味着把外来文化请进来,一方面意味着把本土文化送出去,是内与外的交流。而本土化则意味着在内部消化、吸收。关于两者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螺旋式上升的关系;从依存性的角度看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表里一体,不可分割;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总之,无论从什么角度审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都不能遮蔽、遗忘以“消化、吸收”为灵魂的“本土化”内涵。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4.
[2]韩之栋.体育学院篮球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建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2):56-60.
[3]篮协称篮球已成中国第一大运动[EB/OL].http://news.163.com/07/1023/09/3RFT9MPJ000120GU.html.
[4]李元伟.基于文化视角的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实践[J].体育科研,2010,31(3):5-14.
[5]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6]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184.
[7]缪加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8]马莉芳.中国体育简史(下册)[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38.
[9]谭朕斌.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3-25.
[10]王兆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J].南方论丛,2007,(3):86-89.
[11]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2):8-12.
[12]徐济成倡议书:篮记们请对炒作说不,守护CBA家园[EB/OL].http://sports.sina.com.cn.
[13]薛岚.篮球技术的方法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5):75.
[14]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15]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6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