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

2012-12-05

商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建院校人才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山东德州253023)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会计教育与会计理论研究信息化建设及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无疑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重担。

一、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目前我国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从数量上看非常短缺,而且从质量上看,无论是能力还是知识结构都难以达到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相关标准。国家人事部发布的人才市场数据表明,全国每年财会专业职位供求比基本上超过3∶1,供大于求的态势明显。而与之矛盾的是,全国人才市场中,财会人才需求每年均排在前10名以内,尤其是随着国家信息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对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这种矛盾现象揭示了一个问题: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质量低下,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造成这种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促使会计信息化系统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这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了不断更新的需求,但是高校教育体制的限制和教学改革的缓慢制约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步伐,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及时满足这种需求。

(二)会计信息化人才能力需求结构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社会需求。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是有层次分别的,有应用型人才(如岗位会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等)和研究型人才(如教师和科研人员等)。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会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结构:1.专业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应具备日常业务会计核算、税务报告知识,以及会计软件和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会计核算与控制、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筹划等专业知识,以及会计软件和管理软件的业务流程;掌握决策支持、财务战略、资本运营、公司治理、业绩管理、风险管理、并购重组等专业知识,以及会计软件和管理软件的信息查询和决策知识。2.方法能力。即具备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提升自身、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具备一定的方法能力,将使其能够保持动态的专业胜任能力,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社会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要具备共处、善于合作、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具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

二、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现状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基础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的学校升为本科的院校,这些学校与全国重点大学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生源、师资队伍力量、教学经验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1.生源质量不高。考入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成绩一般都在二本分数线的末端,高分考生很少。这些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实践意识、吃苦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各类活动和社交上。因此,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他们更适合从事一些应用型工作,但不适合从事研究型工作。

2.师资队伍水平偏低。新建本科院校的前身多是一些专科学校,这些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学历低、科研水平低的现象。在教学方面,部分老教师难以转变以前的教学习惯和观念,找不到适应的本科教学方法。而因升格和教育评估等原因在近些年招聘的大量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多数没有经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这些都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混乱和教学水平低。在科研方面,老教师由于没有前期基础铺垫,进行科研工作非常吃力,难出成绩;新分配来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都是刚刚起步,难有高水平的成绩。这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科研骨干,科研水平总体偏低。

3.教学条件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严重,很多院校都是在贷款搞建设,普遍存在着教学条件差、实验仪器设备老化和破损严重、先进仪器设备缺乏甚至是空白的情况。在招生数量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学校为了自身发展不得不增设新的学科和专业,增加的学科和专业都需要大量投资搞电算化教学设备、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但有限的经费来源很难满足多项支出的要求,经费投入的不足势必会制约教学条件的改善。

(二)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向缺乏统一定位。会计信息化教学方向可以归纳为两个: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设计型人才培养。而目前的现象是,各高校各自为政,往往是依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来确定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体系,而不是以社会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各院校开设课程侧重点不同,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方向的定位基本由授课教师决定。例如,有的学校是由会计教师来进行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只偏重会计理论知识方面的教授,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有的学校由计算机教师授课,则偏重于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设计的讲授,偏离会计实践。教学方向定位不准确会导致先修课程设置困难,造成教学内容前后脱节,使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

2.教材内容偏离培养目标。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化教材名称、内容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会计信息化教材名称有十多种,而一些同名称的教材,内容却大相径庭,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困惑。例如,有的讲述的是某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有的讲述的是会计电算化理论和程序设计;有的讲述的是利用计算机功能进行财务管理的内容。这给教师选择教材带来困难,同时部分教材内容并不适合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更突出的问题是,当前会计信息化软件更新速度快,教材内容难以适应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快速变化。

3.师资素质达不到教学需求。由于当前会计信息化方向的研究生招生较少,这些人才毕业后也都难以进入高校教学,因此目前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种:一是会计教师;二是计算机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只具备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缺乏复合型知识结构,使师资力量达不到教学需求,制约了当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步伐。

4.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会计信息化教学需要配备与市场匹配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施,这要求学校必须投入一定的财力。而新建本科院校一般财力比较薄弱,不能提供或及时更新配套教学设施,导致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处于二、三类城市,薪酬待遇低,学校的激励制度不够,教学不受重视,教师工作状态并不理想。而学生生源质量差,管理难度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应本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目标,重新进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手段。

(一)明确定位教学方向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立足地方,为地方培养各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基础人才。由此,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的教学方向定位应以会计知识为主,即以教授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原理和应用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各模块的具体操作。同时教学重点不能放在设计和编写程序上,而是放在教授当代先进管理思想上,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并对信息化会计业务流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同时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与比较各种常用的会计信息化软件。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1.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公共体育、计算机相关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

2.会计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等,如: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审计学、课程实验、综合实验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其中关于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程。该部分应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原理和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操作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以及数据存储设计、主要功能界面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应以一种通用财务软件为主,并将比较常见的品牌软件全部纳入,使学生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选择软件时,要以网络财务软件或者ERP软件为主,应该每年更新,以最新的软件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应介绍一定的会计信息化维护、控制以及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二是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和理论教材内容相辅相成,针对理论课程的第一部分,在实践教学中应针对会计信息化软件操作流程设计大量实验,这些实验应包括四个方面:单模块实验、多模块实验、整体实验和管理及维护实验。首先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每一个独立子模块进行单模块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个模块的操作流程、熟知每个模块的功能;其次针对联系密切的不同模块进行多模块实验。然后结合整个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整体实验,让学生模拟企业的实际业务进行全面的流程操作和模拟练习。最后进行一些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第二门课程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学生从数据库设计、功能界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试验。

3.选修课程。该部分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方向自由选择。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同时增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方法能力。如按照会计职业方向或会计证书方向开设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会计师、经济师等职业能力模块,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取得相关执业或职称资格后,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1.增加互动性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应用较少,多数是教师讲解或演示,学生只是在“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差。而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则能够同时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进行多品牌财务软件的岗位演练实习。安排学生分组模拟组建财务科,选取国内外多种典型财务软件,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进行企业账务模拟处理。

3.课堂教学和证书认证紧密联结。利用各品牌财务软件的证书认证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拿到各种认证证书,增加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同时利用软件供应商和实习基地的资源,让学生可以实际接触真实的软件操作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学生的财务软件操作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师资队伍

新建本科院校不应局限于校内的师资力量,同时应建立开放的校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应提升现有专任教师的能力,要求本专业教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同时鼓励、支持和要求中青年教师考取会计电算化证书等。另外,可以和从事会计信息化开发的企业进行交流合作,让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到一些信息化实施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从事相应的调研工作,从而获取会计信息化的前沿需求变化和第一手的信息化教学资料,增强他们的双师型能力。其次,聘请企业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业务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担任技术性、操作性较强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另外,可以引进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来充实教学师资队伍。

(五)构建多层次考核体系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却是促进其学习的方法之一。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可以设计层次性的考核体系,采用平时、实际动手操作与理论知识笔试相结合 (理论知识笔试占50%,实践操作占30%,课堂互动和问答占10%,平时考勤和作业占10%)的考核体系,并进行课外成绩加分。具体为:出勤状况5分、案例作业5分、课堂互动和问答10分、单元实验20分、综合实验10分、理论知识笔试50分。如果学生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或者参加全国会计信息化大赛获奖可加分,最高不超过10分。

猜你喜欢

新建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