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沙门氏菌及干扰菌的分离鉴定

2012-12-04王志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
关键词:副伤寒沙门氏菌琼脂

王志伟

(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233)

不同沙门氏菌及干扰菌的分离鉴定

王志伟

(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233)

使用3种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2种干扰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接种分离培养基,观察生长和显色情况。研究沙门氏菌和干扰菌在常规分离培养基BS、XLD、DHL、HE、BGA和显色培养基CAS上的形态特征及生化试验结果,比较分离鉴别效果。研究发现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具有延迟产H2S特性,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均有产H2S现象,显色培养基CAS的鉴别效果最好,BGA的分离鉴别效果最差。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不能以是否产H2S作为鉴定沙门氏菌的唯一依据,利用显色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沙门氏菌;干扰菌;分离培养基;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不仅能导致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仔猪副伤寒、流产等多种动物疾病,而且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病例占首位或第二位[1]。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同时也可见于其他血清型的沙门氏菌[2]。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使大多数食物不含沙门氏菌,从而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病[3]。因此,沙门氏菌检测已作为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

就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而言,尽管目前已出现了免疫荧光标记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核酸探针和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PCR法等快速沙门氏菌检测技术,但在患者的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分离到病原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常规检测方法仍然是目前国内外所普遍采用的标准方法。常规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预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和鉴别性平板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和血清学分型鉴定等5个步骤。其中选择性平板分离培养和生化实验又是检测过程中初步分离筛选沙门氏菌的重要环节。虽然沙门氏菌具有一些典型的生化反应特征,如不发酵乳糖、产生H2S等,但在实际的检测操作中,往往由于干扰菌的影响和不同沙门氏菌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检验人员的判断。文中主要对3种沙门氏菌及2种干扰菌在不同选择分离平板上的生长显色情况及生化实验进行了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准菌株来源

猪霍乱沙门氏菌ATCC14028、鼠伤寒沙门氏菌AS1.1194、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MCC50001、弗氏柠檬酸杆菌AS1.1732、奇异变形杆菌CMCC49005,以上菌株均由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化所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2 培养基及试剂

亚硫酸铋琼脂(BS)、胆硫乳琼脂(DHL)、酚红煌绿琼脂(BGA)、HE 琼脂(HE)、XLD琼脂(XLD):均由OXOID公司提供;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CAS):由法国科马嘉公司(CHROMagar)提供;三糖铁琼脂(TSI)、尿素酶琼脂(URE)、赖氨酸脱羧酶琼脂(LIA)、蛋白胨水培养基(SAA)和营养肉汤(NB):均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所有培养基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并通过了有效性验证。

1.3 方法

1.3.1 培养基制备

沙门氏菌常规分离培养基、显色培养基及生化试验所用培养基均按商品说明书制备。

1.3.2 研究用标准菌株的复苏与接种

从5支标准菌株保藏管中各挑取一环菌苔,分别接到装有5 mL营养肉汤的试管中,37℃培养16 h~20 h。将复苏后的标准菌株分别划线接种于沙门氏菌常规分离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平板,37℃培养24 h~48 h后观察结果。从分离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TSI)、尿素酶琼脂(URE)、赖氨酸脱羧酶琼脂(LIA)、蛋白胨水培养基(SAA)生化管中,37℃培养18 h~24 h后观察结果。

2 结果

2.1 沙门氏菌和干扰菌在6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和显色情况

3种沙门氏菌在24 h~48 h内都在6种培养基上生长,结果见表1。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在24 h和48 h观察结果,发现在不同分离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大致相同,在BS、XLD、DHL、HE平板上均有黑色中心菌落产生,说明有H2S的产生;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在24 h观察结果时并未有明显的H2S的产生,菌落不带黑色中心,但在培养48 h后,菌落产生了明显的的黑色中心,这说明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是延迟产H2S的。3种沙门氏菌在CAS显色平板上均为紫红色菌落。

表 1 3种沙门氏菌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和显色情况Table 1 The growth and color of three kinds of Salmonella strains in different media

2种干扰菌在24 h~48 h内都在6种培养基上生长,结果见表2。

表 2 2种干扰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和显色情况Table 2 The growth and color of two kinds of interfering bacteria in different media

弗氏柠檬酸杆菌在DHL分离平板上的形态特征与沙门氏菌相似,奇异变形杆菌在XLD和HE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沙门氏菌相似。弗氏柠檬酸杆菌在CAS显色平板上为蓝色菌落,可以和沙门氏菌明显的区别开来。奇异变形杆菌在CAS显色平板上则被抑制不生长。两种干扰菌在BGA平板上均显示出粉红色菌落,这与沙门氏菌在BGA平板上的菌落颜色形态均一致,无法明显区分。因此对比发现,显色培养基CAS的选择性最强,而BGA培养基的选择性相对较差。

2.2 沙门氏菌和干扰菌的生化试验情况

结果判定方法如下,H2S:TSI生化管中产生黑色为阳性、无黑色产生为阴性;URE:培养基变为红色为阳性,变为黄色为阴性;LIA:上层呈紫色,下层呈淡紫色或全管紫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SAA:加入靛基质试剂后产生红环为阳性,无红环产生为阴性。

3种沙门氏菌和2种干扰菌在生化管中培养18h~24 h的结果见表3。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管延长培养至48 h。从表3可以看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试验中也出现了延迟产H2S现象;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生化试验中也均出现了产H2S现象;在3种沙门氏菌当中,唯有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LIA反应为阴性。

表 3 生化试验结果Table 3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3 结论

首先,通过比较发现,虽然产H2S是沙门氏菌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并不是唯一判定标准,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并不能以此为依据简单的进行沙门氏菌的筛选。例如肠杆菌科中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产H2S现象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食品中同时存在着这些干扰菌,在沙门氏菌的检测中就应该加大注意,尽可能多的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后续测试,结合生化试验来分析判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显色培养基来分离沙门氏菌。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干扰菌在显色培养基上呈现蓝色或被抑制不生长,而沙门氏菌在其上显现出特殊的紫红色,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其次,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与典型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也有一些不同,无论是在分离培养基上的形态或是生化试验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延迟产H2S现象,因此,在实际检测中,分离平板的培养时间应掌握好,必要时可延长培养时间,一般培养48 h左右再观察,减少误判,防止产生假阴性结果。

最后,在进行沙门氏菌的生化试验鉴定中,同样也不能以是否产H2S作为唯一判定标准,应结合其他反应综合判断。只有出现TSI反应是斜黄底黄,同时LIA反应为阴性的情况下才可以排除沙门氏菌的可能性[4]。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LIA反应结果为阴性,这与一些文献中提到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是沙门菌属中唯一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的菌型相符合[5-6]。

综上所述,由于食品中存在大量非沙门氏菌的干扰菌,而且不同的沙门氏菌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一方面应科学客观的判断测试结果,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分离鉴别培养基进行检测,对于可疑的菌落,应结合生化试验综合判断;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显色培养基来分离沙门氏菌[7],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减少误判。

[1]王章云.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学调查[J].中国人畜共患病杂志,1999,15(3):115

[2]赵月兰,秦建华.沙门氏菌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检测[J].张家口农专学报,1995,11(4):40

[3]彭丽萍,陈博文.食品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15(5):89-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4

[5]何晓青.卫生防疫细菌检验[M].南昌:新华出版社,1989:175-185

[6]Krieg N R,Brenner D J,Staley J T.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M].Baltimore/London:Williams and wilkins,1984:408-516

[7]陈茂义,胡婕,刘建昭,等.科马嘉显色培养基和XLD、SS、HE分离食品中沙门菌效果比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4):14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o Different Salmonellas and Interference Strains

WANG Zhi-wei
(Shanghai Institut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chnical Research,Shanghai 200233,China)

Threekinds of Salmonellas(Salmonellacholeraesuis,Salmonellaty phimurium,Salmonella paratyphi)and two kinds of interference strains(Citrobacter freundii and Proteus mirabilis)were inoculated in isolation medium to observe the growth and color situation.This summary intend to researc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Salmonellae and interference strain in BS,XLD,DHL,HE,BGA and the Chromogenic Medium and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Salmonella paratyphi has delayed production H2S and Citrobacter freundii and Proteus mirabilis have produced H2S.The identification effect of CAS medium is the best,BGA has the worst separation effect.Producing H2S can not be the sole criteria for identification of Salmonella,the using of chromogenic medi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Salmonellae;interference strain;isolation medium;CHROM agar medium

王志伟(1980—),男(汉),助工,硕士,研究方向:食品中致病菌检测。

2011-07-17

猜你喜欢

副伤寒沙门氏菌琼脂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