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的语篇功能

2012-12-04房红梅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语篇态度结构

房红梅

(苏州大学,苏州,215006)

1. 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功能不分主次,共同作用于语篇(Halliday & Matthiessen 1999:11)。换言之,任何语篇①或语言现象,均同时体现这三大元功能。

Martin等学者于1990至1994年创立评价系统理论(Appraisal System Theory),主要研究语言使用者对有关事件、人物以及话语的态度、立场和情感。创建评价理论的目的旨在发展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Martin 2000),丰富人际系统资源。然而正是这一定位使评价研究局限于人际功能,忽视了对语篇功能的研究。我们认为:评价不仅表达人际意义,同时也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语篇中的态度、立场等就像一条衔接链,把语篇编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拟综合运用系统功能的衔接与连贯理论(Halliday & Hasan 1976)、Winter(1982)和Hoey(1983)的语篇结构模式、Martin和Rose(2003)以及Martin和White(2008)的韵律结构模式等来梳理评价资源在语篇组织方面的功能。

2. 研究现状

Zellig Harris(1952)首次使用“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此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表达相对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胡壮麟等1989:12)。当前,在语言学界,把语篇作为分析单位,或研究语篇的组织结构,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作为一种语篇分析方法,评价理论将语篇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评价也离不开具体的语篇分析。但实际上,语篇对于评价理论来说只是语料分析单位而已。至于评价性言语对语篇的组织起不起作用,起着何种作用,评价分析并不关注。所以,在迄今二十年的发展期间,评价理论的分析层面虽然是语篇,而研究层面仍停留在词汇层。评价系统理论的创始人Martin明确指出:评价系统理论是“以评价性词汇为基础”(Martin 2000:143);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评价系统重点是放在词汇层(王振华2001:19;李战子2002:283;杨信彰2003:13;张德禄2004:58;张德禄、刘世铸2006:426;胡壮麟2009:3;朱永生2009:1)。简言之,评价理论研究的是语篇中评价性词汇的人际意义,不研究评价性词汇的语篇组织意义,所以,尽管注重语篇分析,但其研究层面尚未真正到达语篇层。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评价②的语篇功能,国内外学者曾作过初步的研究。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Labov(1972:366)在研究叙事作品结构时就已涉及评价的组篇功能。他把评价作为完整叙事结构的六个重要环节之一。Mann和Thompson(1988)的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分析了二十多种篇章关系,评价关系为其中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评价在语篇组织中发挥的作用(Hunston & Thompson 2000;Thompson & Zhou 2000;Martin 2004;程微2007,2010;刘婷婷、刘丰2008;张蕾、苗兴伟2010;张大群2010)。但以上研究均处于发现、论证评价具有语篇组织功能的阶段,研究也比较零散,不够系统深入。鉴于此,我们拟全面论述评价在语篇组织方面具有的各种功能,以期推动评价的语篇功能研究进入发展阶段。

3. 评价的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作为一种“相关功能”主要表现为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胡壮麟等1989:12)。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根据信息流的推进合理地编排信息,按照语篇的组织规律,完整、一致、连贯地表达立场、态度、情感,来维系并协调人际关系。也就是说,评价在体现情感、态度的同时,还可以衔接前后句子或语段,形成一种评价性连贯(evaluative coherence)。

我们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③来考察评价的语篇功能。微观层面涉及语篇的微观结构,指线性的前后两个或几个句子之间的评价性连贯,属于局部连贯;宏观层面涉及语篇的宏观结构,以整个语段或语篇为考察范围,属于整体上和全局上的连贯和组织。关于评价分析框架,国内学者曾作过详细介绍(参见王振华2001;杨信彰2003;张德禄2004),这里不再赘述。限于篇幅,本文以探讨显性评价为主。

3.1 微观语篇结构模式

3.1.1 照应

例(1) a. 他尽量使他的心变得铁硬,并且咬牙切齿地警告自己:不要反顾!不要软弱!为了远大的前途,必须做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

现在,这个已经“铁了心”的人,开始考虑他和巧珍断绝关系的方式。(路遥《人生》)

b. More than a year ago, I met my first love again through a good friend. I was to learn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he had been operating overseas and that he was going to ask for amnesty. I can’t explain the pain and bitterness in me when I saw what was left of that beautiful, big, strong person. He had only one desire—that the truth must come out. (此例选自Martin & Rose 2003:148)

c. MARTIN: Alan! Alan!

ALAN: What?

MARTIN: Turn off that music. I don’t like that music. I’m working.

d. Conventional wisdom can be devilishly hard to dispute. For example, most pundits agree that the Great Recession helped China more than any other state. At first glance, this claim seems obviously true.

照应是一种语篇衔接手段。例(1)a中,“这个已经‘铁了心’的人”,例(1)b中my first love、that beautiful,big,strong person分别指称高加林和he/He,形成贯穿话语的衔接链,构成连贯;同时,它们也表达说话人的评价态度,属于评价系统中的态度子系统。

在英语中,代词和称呼语也可表达态度。如例(1)c中,that不仅指称音乐,属于照应手段中的外指,同时还表达MARTIN的不满情绪。例(1)d中this claim是对前面pundits观点的概括与评价,表明说话人的负面态度,属于介入资源。除了连接前后句子外,this claim被放在已知信息的位置,其真实性不容易被反驳,这其实是作者控制读者的一种巧妙方式。

3.1.2 重复

例(2) a. He was said to be very formal, rigid and hopelessly out of date. To me he looked to be sixty or seventy and excessively prim. He wore primly severe eyeglasses, his wavy hair was primly cut and primly combed. He wore prim suits with neckties set primly against the collar buttons of his white shirts. He had a primly pointed jaw, a primly straight nose, and a prim manner of speaking that was so correct, so gentlemanly, that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

b. 因为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钱锺书《围城》)

重复也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例(2)a中prim(ly)连续出现了9次。按照评价理论,这里的prim(ly)或属于判断系统或属于鉴赏系统,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呼应,意义一致,共同强调了一个极其刻板的英语老师形象。例(2)b中“瞧不起”属于情感(AFFECT)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不同系科的大学生之间相互瞧不起的阶梯性心态。“瞧不起”是这段话语的核心意义,重复它不仅起到了强调作用,而且使整段话语在评价语义上得以连贯。

3.1.3 同义/反义

例(3) a. 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己有饭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与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钱锺书《吃饭》)

b.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Nelson Mandela)

c. My friend said that if I believed everything in the report, she had a bridge in Brooklyn she’d like to sell me. My friend’s joke hit home.

d. Tony’s affairs were tiny; the greatest industrialists’ affairs were giant. But, after all, the balance sheets were exactly the same.

例(3)a中的“施食”与“慈善救济”、例(3)b中的fear与frighten属于同义词关系。前者属于态度系统的判断系统,后者属于态度系统的情感系统。为了达到修辞效果,尽管形式不同,但都表达相同的概念意义。同一概念意义的重复起到了衔接作用。例(3)c中said是动词形式,joke是名词形式,它们都表达态度来源,属于评价系统的介入系统。My friend前面所说的话被指称、概括为joke。这样,前后句子构成关联,产生语义上的连贯。例(3)d中,tiny和giant是一对反义词,都属于鉴赏资源。评价意义的前后对比,使句与句自然衔接。

3.1.4 连接

例(4) a. The truth is cruel, but it can be loved, and it makes free those who have loved it.

b. 那天张先生跟鸿渐同席,回家说起,认为颇合资格:家世头衔都不错,并且现在没真做到女婿已住在挂名丈人家里,将来招赘入门,易如反掌。更妙是方家经这番战事,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这女婿可以服服帖贴地养在张府上。(钱锺书《围城》)

c. Only ten tonnes or so have been sold. Most of the stockpile is “scrap”, and since almost everybody bans ivory imports there is no longer a legal market. Surprisingly, there seems to have been little smuggling through Hong Kong. (Martin & White 2008: 121)

d. 卧室里的沙发书桌,卧室窗外的树木和草地,天天碰见的人,都跟往常一样,丝毫没变,对自己伤心丢脸这种大事全不理会似的。奇怪的是,他同时又觉得天地惨淡,至少自己的天地变了相。(钱锺书《围城》)

e. Defenders of the bank say that its concerns over climate change are more than verbiage. Admittedly, the bank does also fund coal-fired projects, but it insists that wherever possible, it will opt for greener forms of power.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连接是一种运用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手段(朱永生等2001:77-78)。我们认为,一些话语不仅表达评价意义,还在语篇结构上起着连接关系。Martin和Rose(2003:44-54)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角度指出:but、however、certainly、in fact、naturally、suddenly等都属于介入的多声资源,是说话人与实际或潜在的听话人对话的结果,提示下面的话语将与听话人所期待的不一致。例(4)a中,it can be loved与听话人对前面The truth is cruel的期待不一致。说话人运用but来提示这种不一致的逻辑关系,就像是说话人与听话人正在进行对话一样。

除了转折,评价语还可以表达递进、反预期、让步等逻辑语义关系。如例(4)中的“更妙是、surprisingly、奇怪的是、admittedly”等传统上被称为评论附加语或情态附加语。评论附加语表达说话人对整个命题的态度,表示观点、承认、劝说、推测、证实、预测等语义(Halliday 1994:49)。从信息结构来看,它经常出现在信息单位的边界处,被认为具有语篇组织的作用。如果位于句首,作为信息的起点,构成主位,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构建权威的一种手段;从新旧信息来看,评论附加语是已知信息,按照信息尾重的原则,不是讨论的焦点,这样说话人巧妙地把自己的态度植入话语,是一种让听话人接受的方式(杨信彰2006:12)。

从连接手段来看,例(4)b中的“更妙是”表示前后命题的关系更进一层,属于递进关系;例(4)c中的surprisingly和例(4)d中的“奇怪的是”属于反预期关系;例(4)e中的admittedly表达让步关系,如果被删除,前后将失去连接,不连贯。而且,当admittedly、certainly、true等放在句首表示让步时,后面常常会接由however、nevertheless、but、yet等连接的一个转折句,这个转折句被作为事实呈现,它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正观点。如例(4)e所示,admittedly与but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3.1.5 设定—真实(The Hypothetical—Real Pattern)

例(5) a . Many people assume that the extinction of a plant or animal species is of little consequence. Careful examination, however, reveals that the extinction of any one species disrupts the food chain, and the loss of a plant species leads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a key ingredient which might yield a cure for cancer.

b. Ostensibly she was working for the Japanese. But she and her mentor, Charles Cousens, a major in the Australian army, had found ways of undermining them.(此例选自Thompson & Zhou 2000: 135)

c. 以前所接受的父母和学校教育,总是说社会很复杂,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讲话,其实世界没那么糟,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愿意助人为乐的。

d. For today’s Christian, the origin of Christmas is, and should be,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In fact, most of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Christmas actually pre-date the birth of Jesus.

“设定—真实”是一种基本的语篇结构模式(Winter 1994:63)。“设定”是假定的陈述,后面的“真实”才是说话人的真正观点。由于是一种假定陈述,从对话的角度来看,“设定”具有很高的协商性,或协商可能性,或给出信息来源,或运用一些肯定程度很高的表达来表明态度、立场等,这些都属于评价中介入的系统资源。例(5)a中assume引出“设定”的观点,后面的however引出“真实”观点。按照评价理论,assume的运用留出了很大的协商空间,说话人希望对assume引出观点与听话人在可能性方面进行磋商;however引出说话人的真正观点,由于是说话人认可的观点,留出的协商空间相对较小。如果去掉assume和however,说话人对例(5)a的“设定—真实”关系不作提示,其协商性为隐性,唤起听话人对其语篇关系及协商性的认识。

“设定—真实”语篇结构模式的体现方式多样。“设定”和“真实”表达既可同时出现,如例(5)a中的“assume+however”和例(5)b中的“ostensibly+but”。也可只出现“真实”表达,作为体现“设定—真实”模式的标志语,如例(5)c的“其实”和例(5)d的in fact。

3.2 宏观语篇结构模式

3.2.1 “情景—评论—依据”结构(Situation—

Evaluation—Basis)

语篇中除了基本的叙述小句之外,就数评论(Evaluation)最重要了(Labov 1972:366)。评论往往是语篇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inter(1982)和Hoey(1983)提出语篇的“情景—评论—依据”结构模式。显然,在这个模式中,评论是语篇衔接链上的重要一环。评论是针对情景而发,情景与评论密切关联;评论发出后,进行具体阐发,评论与后面的依据相辅相成。

在语篇中,此结构模式可以完整体现,也可拆开,分别体现为“情景—评论”模式(Situation—Evaluation)和“评论—依据”模式(Evaluation—Basis)。前者是先叙述情况,然后对此情况做出评论;后者是先评论,然后对评论进行具体阐发。

3.2.1.1 “情景—评论”结构

在日常会话中,评论常常是一个重要的互动环节,起着连贯前后话语的作用。听话人往往会对刚听到的话语或正在发生的事做出评论,这种评论在语义上与语境或与上下文紧密关联,使会话得以继续而且前后自然衔接。如例(6)a中Yes、That’s great和例(6)b的“这名字好妙”。Yes表示说话人B对A的话语的肯定,属于介入系统;That’s great表示对说话人A提供的信息的评论,属于鉴赏系统;“这名字好妙”表达鸿渐对“同情兄”这一说法的赞赏,也属于鉴赏系统。That’s great和“这名字好妙”既表达了评价态度也连贯了前后话语。

例(6) a. A: It seems to be clearing up. All the dark clouds are gone and the sun is coming out.

B: Yes. Let’s hope it stays this way. I hate rainy days.

A: I think it will continue to be fine for the next few days. Anyhow, that’s what the weatherman says.

B: That’s great. Let’s go for a walk, shall we?

A: All right.

b. 鸿渐道:“我忘掉问你,你信上叫我‘同情兄’,那是什么意思?”

辛楣笑道:“这是董斜川想出来的,他说,同跟一个先生念书的叫‘同师兄弟’,同在一个学校的叫‘同学’,同有一个情人的该叫‘同情’。”

鸿渐忍不住笑道:“这名字好妙。可惜你的‘同情者’是曹元郎,不是我。”(钱锺书《围城》)

“情景—评论”模式较为典型、常见的语篇是课堂师生对话,其具体模式为“提问—应答—评论”(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教师的评论是课堂组织的关键。例(7)a中的Correct以及例(7)b中的“很好”、“对,对,非常好”是对学生应答的回应,均属于评价系统中的鉴赏。它们是课堂话语中必不可少的衔接环节,没有它们,课堂话语不仅不连贯,而且课堂学习也难以继续。

例(7) a. TEACHER: Maria, go to the map and find North America.

MARIA: Here it is!

TEACHER: Correct. Now class, who discovered America?

CLASS: Maria!

b. 生: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惟妙惟肖。

师:嗯,很好。“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师:“肖”是什么意思?

生:相似。

师:哎,“相似”。很好!你看这卢沟桥多美啊!…卢沟桥坚固不坚固?你来说。

生: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对,对,非常好!请坐。(节选自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在书面语篇中,“情景—评论”也是语篇组织的常见模式之一。从段落角度看,这一模式中的“评论”可出现在段中或段末;从整体语篇角度看,其评论部分可出现在语篇当中或最后,作为结论或总结。

例(8) a. Five score years ago, a great American, in whose symbolic shadow we stand today, signedtheEmancipationProclamation. This momentous decree came as a great beacon of light and hope to millions of Negro slaves who had been seared in the flame of withering injustice. It came as the joyous daybreak to end the long night of captiv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FreedomMarch1963)

b. 纵观隐喻研究史,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是隐喻的三大经典理论。学界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是替代论的代表,而后两种理论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研究者和批评者大多误解了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赵彦春2010:418)

例(8)a先叙述《解放宣言》的签署,然后把《解放宣言》评论为momentous decree;把《解放宣言》的签署意义评论为a great beacon of light and hope和joyous daybreak。例(8)b先叙述学界对隐喻研究的普遍看法,然后指出这种普遍看法是一种“误解”。例(8)a和例(8)b的这些评论性话语均属于评价系统中的鉴赏资源,他们分别与前面的“情景”叙述部分密切关联,构成评价语义上的衔接。

3.2.1.2 “评论—依据”结构

“评论—依据”结构也比较常见。评论在前,评论依据在后。评论与其后的一些话语构成辐射关系。后面的话语为评论服务,或举出例证说明评价;或叙述细节阐发评论。因而评论为总体评价或一般评价。

在举例说明的模式中,“依据”部分可以有显性评价,作为对总体评价的呼应与加强;也可以没有显性评价表达,唤起听话人的与总体评价一致的评价,如例(9)a和例(9)b。例(9)a先给出观点:中国的谍战剧很流行,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然后以《潜伏》成功的例子证明这个观点。例证中“反响强烈”、“新的高峰”等评价态度语呼应、证实、增强了前面的“流行”、“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等一般评价。例(9)b先给出总体评价即保姆好就业,如何好就业,继而举出陈国庆家请保姆的具体实例来阐发一般评价。虽然例证中没有显性的评价语来进一步加强“保姆好就业”的立场,但整个例子整体上构成对总体评价的支撑。

例(9) a. 两年前,从《暗算》开始,中国的谍战剧逐渐蔚然成风,超越家庭伦理剧,成为最受观众欢的电视剧类型。近日播放的《潜伏》虽然事前没有宣传,但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将谍战剧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凯迪社区影视评论《〈潜伏〉之后》)

b. 保姆比大学生好就业,可以在10分钟之内给自己涨三次工资。陈国庆家里要找个保姆,开始说好价钱每个月1800,后来保姆一进小区,看到小区又大又漂亮,提出工资涨到2000一个月,再随后进了陈国庆的家门,一看到墙上挂的陈国庆的巨幅照片,马上又涨到3000一个月。(周立波语录)

在细节阐发模式中,评价人对于已给出的总体评价再给出具体细节性评价,如例(10)先给出对电视剧《红楼梦》的总体态度即“让人崩溃”,而后在旁白、音乐、特效、人物、对白等各方面分别给出具体的、细节上的负面评价态度。整个语段的评价意义是按照“总体—具体”的语篇结构模式组织起来的,总体评价构成对具体评价的辐射作用。

例(10) 网友发贴说:“新版《红楼梦》真让人崩溃!旁白像唐僧,音乐像聊斋,特效像西游,人物像戏班,对白都照搬。”

3.2.1.3 “情景—评论—依据”结构

在语篇中,“情景—评论—依据”结构也可完整体现。

例(11) ①叶菲,自幼随父母去匈牙利读书,后去美国留学。②并在2009年出书:《做最棒的自己——获美国总统奖的女孩的经历》。③并曾经在国内媒体上频频曝光。④而方舟子质疑:“美国总统奖很一般,相当于我们的三好学生。⑤方舟子:这个总统奖有好几种,比较难得的是一个叫总统学者奖,那个一年全美国只有144名。⑥叶菲实际上得的是另外一个总统奖,是每年每一个学校都有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得的,全美国总共有12万所学校有颁发这个总统奖的资格,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年大概有上百万吧,所以那个类似于我们国内学校的三好学生。(程冲《方舟子质疑“美国总统奖”女孩》)

例(11)的句①至句③介绍叶菲事件的具体情况,属于“情景”部分。句④发表方舟子的质疑态度,属于“评论”部分,出现在段中。其后的句⑤和句⑥是方舟子对句④态度的具体阐释,即为何“美国总统奖很一般”,属于“依据”部分。

3.2.2 评价渗透型结构

态度、情感与立场等评价资源在语篇中可呈渗透型分布。它们在语篇结构中体现的不是一种线性的、横向的衔接关系,而是一种平行的、纵向的照应关系。评价资源相互呼应,共同构成显性或隐性的整体评价态度。

在例(12)中,通过一连串负面评价态度语:“不能饶恕”、“讨厌”、“吃相多坏”、“全不像在外国住过的”、“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这算什么礼貌”、“猪猡相piggy wiggy”,张小姐表达了对方鸿渐强烈的厌恶态度。这些评价表达呈渗透型结构贯穿这个语段,它们或为显性,如“讨厌”、“吃相多坏”等,或为隐性,如“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等。显性与隐性表达共同构建了张小姐对方鸿渐的整体厌恶态度。在语篇上构成负面态度的语篇网络结构,其渗透型结构关系见图1。

图1 评价渗透型结构

例(12) 张小姐不能饶恕方鸿渐看书时的微笑,干脆说:“这人讨厌!你看他吃相多坏!全不像在外国住过的。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我全看在眼睛里。吓!这算什么礼貌?我们学校里教社交礼节的Miss Prym瞧见了准会骂他猪猡相piggy wiggy!”(钱锺书《围城》)

评价系统是语篇中意识形态的体现方式之一。人们的态度、立场贯穿整个语篇,反映了当事人和社区的价值系统。人们按照态度、立场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组织语言,因而态度和立场给语篇的组织提供了依据与规约。例如,某媒体说某明星是一个“态度狂傲的人”时,往往列举某明星的许多负面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评价。简言之,人们按照立场和态度来组织语篇、组织评价,显性与隐性评价渗透于整个语篇当中,构成系统的评价词汇衔接网络,形成一种评价意义上的一致性、整体性与连贯性。这种渗透型语篇结构在标题和正文的关系中体现较为明显。正文中的各种评价表达是按照标题中的评价来组织的,标题中的评价辐射整个语篇正文。

3.2.3 评价加强型结构

评价资源在语篇中可层层推进,呈阶梯状的语篇结构。这是一种立体型的语篇结构模式。

例(13) 又是一位宝贝!跟那诗人做朋友的,没有好货。你看他那首什么《拼盘姘伴》,简直不知所云。而且他并不是老实安分的不通,他是仗势欺人,有恃无恐的不通,不通得来头大。(钱锺书《围城》)

这是方鸿渐对曹元朗所作的一首诗的评价。方鸿渐对这首诗的负面批评态度,随着语篇的展开,态度层层加强,愈加愈强,如图2所示。这首诗从“简直不知所云”,即“不通”开始,到之后一连串的评价语,“并不是老实安分的不通”、“仗势欺人,有恃无恐的不通”、“不通得来头大”,“不通”的强度逐渐增强,到最后“头大”的强度最强。在方鸿渐看来,“仗势欺人,有恃无恐的不通”比“老实安分的不通”还要过分,“头大”是最不能忍受的了。这些评价系统中的级差资源在语篇中呈阶梯状分布,强烈地表达了方鸿渐对假诗人曹元朗极度的不满情绪。

图2 评价加强型结构

4. 结语

评价资源作为一种语篇策略,是语篇组织与构建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探讨了评价的语篇组织功能。微观方面,评价在照应、重复、同义、反义、连接、“设定—真实”等方面具有组织功能;宏观方面,评价在“情景—评论—依据”、评价渗透型结构以及评价加强型结构中发挥组织功能。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评价构建的语篇结构并不单纯涉及评价资源之间的组织关系,有时还涉及评价资源与非评价资源之间的语篇关系;评价语篇手段在语篇中存在使用频率与文体上的差异。由于篇幅所限,采集和分析的例证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希望能说明问题。对于评价的每一种语篇功能,可进一步深入探讨。

附注:

① 本文的“语篇”既指书面语篇也指口头语篇。为了行文方便,说话人和作者一律作“说话人”,听话人和读者一律作“听话人”。

② 传统上的评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任何涉及态度、看法、立场等的语言现象均属于这一范畴。传统上以研究情态和言据性(evidentiality)等为主。Martin评价系统所指的评价也包括在内。为了与广义评价Evaluation区分开来,Martin采用术语Appraisal。

③ 这里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划分并不绝对,只是基于不同的视角而已。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微观层面的语篇模式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涉及整个语段;宏观层面的语篇模式有时也可以涉及前后两个句子。

Halliday, M. A. K. 1994.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ndedn.) [M]. London: Arnold.

Halliday, M. A. K. & C. Matthiessen. 1999.ConstruingExperienceThroughMeaning:ALanguage-basedApproachtoCognition[M]. London: Contiuum.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76.CohesioninEnglish[M]. London: Longman.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J].Language(28): 1-30.

Hoey, M. 1983.OntheSurfaceofDiscourse[M]. London: Allen and Unwin.

Hunston, S. & G. Thompson. 2000.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UP.

Labov, W. 1972.LanguageintheInnerCity[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ann, W. C. & S. Thompson. 1988.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Toward a functional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 [J].Text(8): 243-81.

Martin, J. R. 2000.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 [A]. In S. Hunston & G. Thompson (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2-75.

Martin, J. R. 2004. Sense and sensibility: Texturing evaluation [A]. In J. Foley (ed.).Language,EducationandDiscourse:FunctionalApproaches[C]. London: Continuum. 270-304.

Martin, J. R. & D. Rose. 2003.WorkingwithDiscourse:MeaningBeyondtheClause[M]. London: Continuum.

Martin, J. R. & P. White. 2008.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Thompson, G. & J. Zhou. 2000. 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 text: The structuring role of evaluative disjuncts [A]. In S. Hunston & G. Thompson (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1-41.

Winter, E. O. 1982.TowardsaContextualGrammarofEnglish:TheClauseanditsPlaceintheDefinitionofSentence[M]. London: Allen & Unwin.

Winter, E. O. 1994. Clause relations as information structure: Two basic text structures in English [A]. In M. Coulthard (ed.).AdvancesinWrittenTextAnalysis[C]. London: Routledge. 46-68.

程微.2007.从态度韵看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外语教学(6):24-28.

程微.2010.态度韵律的整体性研究[J].外语学刊(3):68-73.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胡壮麟.2009.语篇的评价研究[J].外语教学(1):1-6.

李站子.2002.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婷婷、刘丰.2008.评价系统与语篇连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4):137-40.

王振华.2001.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6):13-20.

杨信彰.2003.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1):11-14.

杨信彰.2006.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10):11-13.

张大群.2010.评价的组篇功能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语教学(3):1-6.

张德禄.2004.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当代语言学(1):57-65.

张德禄、刘世铸.2006.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与研究(6):423-27.

张蕾、苗兴伟.2010.评价意义的语篇构建功能[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9):23-26.

赵彦春.2010.隐喻理论批评之批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6):418-23.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朱永生.2009.概念意义中的隐性评价[J].外语教学(4):1-5.

猜你喜欢

语篇态度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结构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论《日出》的结构
态度决定一切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