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激肽原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2012-12-04林丽容黄明生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9期
关键词:激肽原贝沙坦蛋白尿

林丽容 黄明生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治疗棘手,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于2007年3月-2011年3月以胰激肽原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疗效满意,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发糖尿病肾病,为持续性蛋白尿≥0.5 g/d(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的Ⅱ~Ⅳ期慢性肾病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32±4.21)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15年,平均(44.35±6.54)个月;伴有高血压者5例,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7例;2型糖尿病1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4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7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0岁,平均(56.38±3.58)岁;糖尿病病程7个月~15.5年,平均(45.36±7.36)个月;伴有高血压者6例,冠心病5例,高脂血症8例;2型糖尿病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5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伴随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针,40 IU/次,隔日肌内注射治疗,疗程为4周。并每次服用厄贝沙坦0.3 g,1次/d。对照组:全部病例均严格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稳定于7 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稳定于7%左右,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10 mmol,低盐低脂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根据病情调脂、降压等对症处理,试验前2个月停止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ngⅡ受体拮抗剂,用其他药将血压控制在125 mm Hg/75 mm Hg左右,血压波动范围为±10 mm Hg,疗程同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ALB、BUN、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ALB、BUN、Scr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ALB、BUN、Scr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ALB、BUN、Scr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尿蛋白(g/L)血清ALB(g/L)BUN(μmol/L)Scr(mmol/L)治疗组 治疗前 1.79±0.65 21.23±2.35 9.98±2.11 297.34±14.56治疗后 0.55±0.02*#24.31±1.35*#6.53±1.36*#122.32±12.23*#对照组 治疗前 1.77±0.54 21.33±3.33 9.99±1.21 303.22±15.25治疗后 1.10±0.32* 22.31±3.54* 8.01±1.53* 197.54±2.1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正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蛋白尿贯穿于整个病程,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到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难以控制,最后出现肾衰竭。蛋白尿不仅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而且是直接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加重全身机能下降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确切病因仍未清楚,但基本是以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免疫炎症因子异常表达,以及肾小管异常等多个因素综合所致[2]。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由于患者长期糖代谢紊乱导致整系膜基质增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膜孔增大,使蛋白尿渗漏排泄增多[3]。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高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促使血压升高的同时,还能直接刺激系膜细胞增殖,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产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生成,使细胞外基质(ECM)积聚。阻断RAS已成为防治DN的重要手段[4]。

胰激肽原酶在体内将激肽原酶降解成激肽,激活体内激肽系统,扩张动脉壁和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恢复肾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防止基底膜增厚,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肾功能[5]。厄贝沙坦为AngⅡ受体拮抗剂,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机制不单纯为通过降低血压、减轻了肾小球高压状态,还与以下因素有关[6-7]:改善了肾内血流,改善了肾小球滤过屏障孔径,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通透性,减少了细胞生长因子和炎症介质产生,减轻了肾脏细胞的增殖和ECM的产生,降低了ECM降解酶抑制物的基因表达,阻滞了系膜细胞的增厚。从用药指南及临床观察来看,胰激肽原酶与AngⅡ受体拮抗剂有协同作用,能共同控制糖尿病肾病肾小球高压,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防止蛋白渗漏排泄。

临床研究也观察到,胰激肽原酶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能有效减少患者24 h尿蛋白量,改善血清ALB,改善肾功能。

[1]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3,32(2):131-134.

[2]洪郁芝,徐新鹏,叶迅,等.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1):1011-1012.

[3]符俊祖.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10):1465-1466.

[4]Chnn C N,Critchley J A,Tomlinson B,et a1.Antihepertensive and anti-albuminuric effects of losartan and felodipine[J].Am J Nephrol,2006,17(1):72-80.

[5]刘松华,王艳宁,郭凌坡.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9):91.

[6]王溯溧.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210.

[7]傅海东.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36-37.

猜你喜欢

激肽原贝沙坦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胰激肽原酶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5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