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专科医院的发展与对策

2012-12-03孙荣国

卫生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专科医院专科医疗

孙荣国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分类

目前,我国专科医院种类繁多,有的根据学科划分,有的根据科别或业务范围划分,有的根据脏器划分,有的根据约定俗成的概念划分[1]。根据不同服务人群、疾病种类、人体器官和治疗手段等可分为不同种类的专科医院,缺乏统一规范,存在比较杂乱的现象[2]。具体分类如下:

1.1 服务人群

老年、儿童、女性、男性等专科医院。

1.2 疾病名称

糖尿病、类风湿病、胃病、白癜风、牛皮癣、眼病、肾病、肝病、喉癌、银屑病、痔瘘、失眠、癫痫、肝癌、肠病、慢性鼻窦炎、脉管炎、甲亢、结石病、冠心病、前列腺、颈腰痛、不育症、减肥、牛皮癣、疝气、咽炎、淋巴结核、银屑病、痔疮、小儿脑瘫、、雷诺氏病、偏瘫等专科医院。

1.3 疾病科别

产科、骨科、泌尿、耳鼻喉、皮肤、肿瘤、神经、精神、心理卫生、妇产、整形美容、肛肠、疼痛、中医、康复、传染病、职业病等专科医院。

1.4 治疗方式

理疗、针灸、按摩等专科医院。

1.5 其他

民族(如藏医院)等专科医院。

从上述各种各样的专科医院可以看出,从专病专治到专科诊疗,从幼童医护到老人诊治,从诊疗到康复,以常见病、多发病和个别较难治疗的疾病为主,而专科医院的设施、技术、人员、规模等不尽相同。

2 特点

专科医院具有规模小、功能专、技术精等特点。但是,专科医院服务功能上有很大缺陷,对于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时,专科医院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产生严重的医疗质量问题[2]。另外,专科医院名称的演变也体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例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命名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由20世纪50年代精神病医院到60年代中期精神病防治院、80年代以后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医院和心理卫生康复中心,称谓变化体现了从精神病治疗到精神病预防,再到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防治,不断提高了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3]。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相比,各有特点,见下表 1,应互为补充,共谋发展。

3 困境

3.1 人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调查显示,专科医院人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 多数为大专及以下学历, 医生中本科学历不足 50%,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4~6]。尽管近年人才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低学历、低职称人员较多,缺乏三高人才(高职称、高学历、高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人才引进不畅,主要是由于医院的硬件条件缺乏优势,业务相对单一,导致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太小;医院的经济能力不强,能够提供的待遇不高,都是导致人才相对短缺的原因。

另外,我国专科医师培养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包括:在校教育、在职培养、专科医师资格认定和晋职等管理办法[6]。有些专科医院缺乏人才培养规划,重视医师使用而忽略医师进修与执业培训,重视医疗而忽视科研及其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2 资源投入不足、发展缺乏动力

政府和各方投入不足[5~8]。卫生资源的70%分布在大城市, 其中 80%又集中在综合性大医院。专科医院每年得到的政府补偿只占医院总收入的3%~4%, 除专项基金等,实际只有2%左右。由于过去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在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支持专科医院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建立和完善,社会各方对专科医院的建设、发展也还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投入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整体素质的提高、国家防控机制的健全和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患者逐年减少,专科医院诊治手段单一、局限,使医院业务收入减少;医院的人员经费增加,各种成本的提高,导致医院经济呈下滑趋势和收支不平衡。

由于受专科医院的影响,重视医师使用而忽略医师进修与执业培训,重视医疗而忽视科研及其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外交流机会相对减少,缺乏科研和学术氛围,缺乏发展的动力。

3.3 良莠不齐、监管不足

目前,我国各类专科医院发展迅速,规模、设施、技术、人员、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多种所有制专科医院混杂。有的专科医院技术服务水平较高,可与三甲综合医院的相关科室医疗服务水平媲美,而有的则服务品质较差,亟待加强梳理和监管。

表1 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特点的比较

4 对策

专科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科学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的必然趋势, 有利于专科医疗科技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9]。 针对当前我国专科医院发展实际情况,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4.1 科学规划、加大投入

按照我国“十二五”期间医疗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专科医疗服务体系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突出专科特点与优势,打造专科医院品牌,夯实传染病、职业病和心理卫生疾患等防治基础,将专科医疗进一步纳入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对非营利性专科医院在投入上适当予以倾斜,并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专科医疗,使专科医疗融资便利化,逐步改善专科医疗发展经费不足的局面,进入有序、良性发展的轨道。

4.2 培养人才、建设专科

制订医院发展规划和配套措施,不断创造条件,加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创新机制,提升专科医院医疗特色和品质[5,8,9~11]。加大现有技术和管理人才资源的分类、分级培养力度,做到引、培结合,创造“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加强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加强学术交流,积极进行研究工作,努力开展“适销对路、品质优良”专科医疗技术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专科医院的品牌效应,不断加大专科医院服务半径,促进专科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专科医院应加强自律,较好地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以优良专科服务品质取信于患者、取信于社会。

4.3 政策投入、强化监管

完善各级各类专科医院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人员、设施、技术和服务等),强化以“患者满意度”为中心的专科医院绩效和专科医护人员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专科医师培养、资格认定和晋职等管理办法,理顺各级各类专科医院的价格体系,进一步完善并且落实不同层级、不同医院间的转诊制度,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融资、设备购置等)。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民营医院联办或独办综合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综合医疗技术服务的良性竞争,同时也鼓励综合医院应大力开展特色专科和专科经营,努力发展重点学科,开办或参与专科医院的建设,提升专科医疗技术和服务品质,为专科医院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从而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及时、有效、安全、优质、价值匹配的医疗技术服务发展。

完善综合医院评价机制,抓住新医改的契机,转变目前在综合医院领域中,公有制独大,民营医院只能挤专科医院“独木桥”的格局,合理配置公立、民营、外资等资本,扶持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不断优化我国多元办医格局。

将民营专科切实纳入医院分级管理的范畴,加强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分类管理。对于非营利性医院,无论其所有制形式,均应该一视同仁,例如:医保定点或新农合定点医院的评定、“同工同补”(公共卫生服务补贴)等,以促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医疗市场。

5 展望

三级医疗机构模式正在被新型两级卫生网络模式代替,专科医院应该通过自身发展方向的调整,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开放检查设备,充分挖掘设备运转潜能,大大降低成本把专科服务向基层社区延伸[12]。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牵手,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人员培养和技术帮扶等。专科医院细分专科、病种,适当建立与其密切相关学科,以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例如建立神经内外专科、呼吸与胸外专科、心血管病与胸外专科等。

[1]徐德志,李红英.试论专科医院建设[J].现代医院,2004,4(8):1-4.

[2]周劲松,殷继超.专科医院的科研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1):41-44.

[3]马福祥,马翠翠.专科医院称谓的演变与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30,2673.

[4]陈 丹,王明涛,金吉吉.辽宁省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现状调查[J].中国校医2010,24(8):580,582.

[5]王继红.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发展危机和生存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31.

[6]李朝虹,王文中,吴雁鸣.论国内专科医院的建设发展[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5):7-9.

[7]袁忠烈.浅谈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8):469-470.

[8]郁申华.专科医院发展路径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52-53.

[9]王炯明.专科医院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5,6(4):174-175.

[10]焦若兰.专科医院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9):564-565.

[11]黄静宁,吴燕祥,余春华.增强专科医院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加速人才培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8):507-508.

[12]闫 华,刘 暌,只达石.专科医院在新卫生体系中的挑战、机遇及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4-5.

猜你喜欢

专科医院专科医疗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医保拒付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2011-2014年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