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12-01王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期
关键词:充血性醛固酮拮抗剂

王红梅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类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致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CHF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治疗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其目的是改变CHF的生物学性质,即以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的治疗模式。近年有关心血管疾病对器官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研究涉及心血管疾病的个个方面,均有血管紧张素Ⅱ的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在受体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不利作用,能完全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于这一观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们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CHF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CHF患者26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40%,纽约心脏学(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根据病史、体征、X线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选择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0~84岁,平均(68.1±9.1)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卧床休息、限盐、利尿、强心等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口服,首次剂量25 mg,1次/d。如血压稳定,3 d后加大剂量致50~100 mg。平均观察2~4个月。

表1 缬沙坦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及比较(±s)

表1 缬沙坦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及比较(±s)

?

1.3 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测量心率、血压、胸部X线、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疗效判定1级为有效,改善2级为显效,无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改善情况 全部病例26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8%。无效2例,占12%。缬沙坦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及比较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例患者出现头晕,都可以耐受,未做特殊处理,其余患者未出现干咳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所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当心功能不全时,神经内分泌物过度激活主要表现在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1]。肾上腺素髓质系统激活,血浆儿茶酚胺增多,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液循环及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分泌增加,致心率加快,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能量消耗增加,致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室重构,加重心肌损伤,使心衰进一步恶化,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早期进展缓慢,中晚期则加速发展,目前尚无法逆转,因此早期阻断神经激素、阻断心室重构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2]。AngⅡ分为AngⅡ1型受体与AngⅡ2型受体2个亚型,它们按不同比例分布于不同器官。AngⅡ调节的绝大部分血管效应都是通过AngⅡ1型受体完成的[3]。故AngⅡ1型受体在影响心功能方面起主要作用。缬沙坦为特异的非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对AngⅡ1受体的亲和力比AngⅡ2受体的亲和力强,这就决定了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能产生稳定、长期的疗效,AngⅡ1受体被阻止后AngⅡ收缩血管与刺激肾上腺素释放醛固酮的作用受到抑制,导致血压降低,可通过减轻心脏的后负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缬沙坦阻滞AngⅡ的促心血管细胞增殖肥大作用,能防治心血管重构,有利于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能达98%[4]。另外Ang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在重要靶器官保护作用等效应上不比ACEI差,且显著的优点是几乎没有副作用,因此一线用药时越来越多选择ARB类药物[5]。本资料证实缬沙坦可防止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无干咳等其他不良反应.副作用少,患者的耐受性好。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

[1]张泽华,王焕兵,郭士启,等.缬沙坦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徽医药,2010,14(12):1459-1460.

[2]林建华,周晓梅,廖静.氯沙坦钾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效果观察.四川医学,2008,29(9):1148.

[3]唐岚.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医学综述,2008,14(13):2066.

[4]张传海.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8):35.

[5]郑晓丽.缬沙坦治疗慢性心竭观察.临床军医杂志,2010,38(4):562-563.

猜你喜欢

充血性醛固酮拮抗剂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低血钾纠正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详释醛固酮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