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分析
2012-12-01李全志
李全志
(河南省开封市肿瘤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3)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等因素而引起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目前控制癌性发热以对证处理为主,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但解热镇痛药会引起患者消化道反应及骨髓造血功能改变,糖皮质激素为免疫抑制药,不适当应用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二重感染并加速肿瘤进展[1]。我院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本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癌性发热患者111例,男76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痰热清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新癀片4片每日3次,两组病例治疗7~10d,停药后7~10d评价疗效,治疗中停用影响体温下降的有关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等)。
1.3 疗效评价
癌性发热国家无相关判定标准,李倩[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0版)中有关高热拟定了如下标准:完全控制:治疗7~10d体温恢复正常,疗程结束后观察7天无反复。部分控制:治疗7~10d体温恢复正常,疗程结束后观察7天无反复,但较治疗前体温降低。有效:治疗7~10d发热降低0.5~1.5℃,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10d体温未见明显变化或升高。
2 结 果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有效率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结果
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癌性发热是癌症的一种常见症状,属祖国医学“内伤发热”的范畴,多由病程迁延日久、正气不足、阴血耗损、阳气虚衰而致或因放疗、化疗损伤机体,阴阳气血逆乱而致[3];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可将本病分为五型:①毒热炽盛型:治宜清热生津、解毒散结。②湿热内蕴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散结。③肝经郁热型: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散结。④阴虚发热型: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散结。⑤淤毒内阻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4]。痰热清注射液是我国近年研制的新一代中药,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5味中药精制而成。处方中,黄芩为君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宣肺化痰之功效,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具有很强的抗病原微生物、抗变态反应和抗炎、解热作用。熊胆粉、山羊角为臣药,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平肝息风之功效,其中熊胆粉主要成分为胆汁酸类,具有良好的利胆、解痉、解毒、抑菌等作用;山羊角临床上作为羚羊角的代用品,具有清热、镇痛、镇静和解毒作用,两者合用可增强本品的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效。金银花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主要有效成分是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的有机酸类,药理实验表明,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及免疫调节作用,以金银花为佐药,以助清热解毒、宣肺解表作用。连翘主要有效成分是以连翘苷为主的木脂素类,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保肝利胆等作用,取其泻心火,去上焦诸热,兼引诸药入肺经为使[5],这五味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之功效,能够抗菌、抗病毒、阻止内生致热源的释放,发挥良好的退热功能。此次临床试验表明相比口服新癀片,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为纯中药制剂,能减少新癀片中含有吲哚美辛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临床极具推广意义。
[1]曹新兰,焦俊平.痰热清注射液在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432-2433.
[2]李倩.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7(20):1163.
[3]薛维伟.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2):122-123.
[4]刘朝霞.癌性发热的中医辨证体会[J].北京中医,2004,23(4):199-201.
[5]薛东升.痰热清注射液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07,28(11):5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