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2-12-01黎昭华王贵清杨立群利洪艺
黎昭华 王贵清 杨立群 利洪艺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清远 511518)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骨折,而且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而老年人骨折后常继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有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1]。本研究对常用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术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入院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8例,均为老年患者,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非病理性股骨颈骨折,按照其自愿治疗原则将其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为(68.5±5.4)岁,GardenⅢ型23例,GardenⅣ型13。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为(68.5±5.4)岁,分型:GardenⅢ型20例,GardenⅣ型12。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肺、肾等病变患者,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其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就诊时间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患者取健侧卧位,手术入路采用改良Gibson髋关节后侧入路,切开关节囊,精确选择大小合适的人工股骨头或者人工全髋关节,常规行置换手术,完毕后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时间l周;手术完成后即对患者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次日在床上对患者引导被动运动;2周后,嘱咐患者下地行走,适当做功能恢复性训练。
1.3 疗效评定标准[2]
随访12~24月,对本研究所有患者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下床活动时间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地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价
人工全髋置换组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18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11例,良10例,可5例,差6例,优良率为65.6%。人工全髋置换组术后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结果优良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
2.3 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组:假体远端骨折1例,异位骨化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异位骨化2例,假体远端骨折3例,假体松动和中心性脱位2例,髋臼塌陷3例,发生率为31.2%;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后远期发生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术(P<0.05)。
3 讨 论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有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曾被国内外某些学者被认为是首选治疗方案。但后续过程中,研究发现由于老年的特殊体质以及股骨颈骨折特殊解剖特点等,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坏死率和不愈合率高达20%~30%[3]。人工髋关节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对于选用全髋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目前仍然存在争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其操作简单、出血量少,对患者损伤小,费用低廉,疗效也比较好。近年来我国对于部分体质较好的、年龄较年轻的、活动量较大的患者适用于全髋置换术,但随着全髋置换技术的发展,老年股骨颈骨折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和接受。本研究显示,全髋置换其确实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人工股骨头组,但对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发现,其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P<0.05),是一种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1]刘锋,王文修,张志峰,等.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J].当代医学,2011,17(12):94-95.
[2]张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2):103-104.
[3]李雪寒,王恩才,张海涛.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4):17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