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欣渠)治疗急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2012-11-30曾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布洛芬三叉神经偏头痛

曾明

(河南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 河南新乡 45300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约为10%,儿童或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为发病高峰,女性多见[1]。该病发作频繁和严重头痛导致患者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常伴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止痛药治疗效果不满意。WHO已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经研究发现五羟色胺(5—TH)、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神经介质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3]。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欣渠)胶曩是第二代曲坦类药物,本研究应用欣渠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并与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进行比较,以观察欣渠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56例,诊断均符合2005年第2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Ⅱ)标准。患者均系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期间在我科门诊收治的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男16例,女40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4.5±12.1)岁。病程1~12年,病例人选标准:(1)病程>1年。每年有12次以上发作史,治疗前偏头痛发作视觉模糊评分(VSA)≥6分。(2)每次偏头痛持续时间>4h;(3)均为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体力活动时加重。(4)发作频率>5次/月,头痛症状程度重,影响工作学习。排除标准:上述4项中任何一项不能达标者,有缺血性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病史患者。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欣渠组28例和芬必得组2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发作次数、VSA检查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2周停用各种止痛药。2组患者均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时开始服药。欣渠组服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欣渠、四川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5mg.对照组服用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0.3g,均为1次。观察过程中不用其他治疗偏头痛药物。

1.3 VSA评定

在用药治疗前、用药治疗后4h分别进行VAS检查。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疼痛强度分级:1级完全不痛,VSA0分。2级轻度头痛,VSA3分,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3级中度头痛,VSA4~6分,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4级重度头痛,VSA7~10分,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需要休息。

1.4 疗效标准

服药后1h内头痛消失,4h内头痛缓解的患者为有效。4h后仍不能缓解的患者为无效。参考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药物治疗对照实验指南[4]。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服药后起效的时间及24h内完全止痛维持时间;服药后0.5、1、2、4h的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1)2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欣渠组与芬必得组比较,欣渠组服药后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完全止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见表1。

表1 2组起效时间和完全止痛维持时间比较(±s,h)

注:欣渠组与布洛芬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 维持时间布洛芬对照组 28 1.12±0.36 10.45±3.36欣渠治疗组 28 (0.5±0.25)★ (13.80±4.12)▲

(2)2组治疗前后VAS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的VSA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均<0.01),2组之间治疗后V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VSA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VSA比较(±s)

注:2组与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布洛芬组 28 6.85±1.05(1.85±0.61)*欣渠组287.02±1.13(1.79±0.63)*

(3)2组服药后各时间点有效率比较。欣渠组在服药后1h和4h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布洛芬组,(均P<0.05).服药后0.5、2h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服药后各时间点有效率比较[例(%)]

(4)不良反应。2组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欣渠组出现疲倦2例;布洛芬组出现上腹部不适2例;上述症状轻微未经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头痛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些头痛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疾病,有些则可能是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国际头痛学会(HIS)头痛分类委员会于2005年发表了第2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Ⅱ),这一分类的发表,使临床诊断得以统一,为新的药物疗法的研究及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是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即早期的颈内动脉收缩和继发的颈外动脉分支反射性的舒张,对疼痛敏感的小动脉扩张并发生搏动性头痛。经TCD检查证实有先兆的偏头痛发作期,95%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三叉神经血管反射是一种轴索反射,当三叉神经收到激活后轴浆内具有较强扩血管作用的神经肽如P物质、钙基因相关肽等释放,造成其分布组织如硬脑膜的神经源性炎症,血浆内致痛物质渗人组织间隙刺激三叉神经的神经末梢,经三叉神经上行传导至中枢而产生痛觉。临床急性发作期镇痛作用确切的曲普坦类药物能够抑制这种神经源性炎症,支持三叉神经血管反射是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这一学说。近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脑血管痉挛与血小板聚集、5-TH、儿茶酚胺、前列腺素、血栓烷水平升高等亦有关。5-HT介导三叉神经兴奋,并通过活化5-TH1B和5-TH1D受体而间接发挥收缩血管作用。欣渠正是根据这种机制研发出的选择性5-TH1B和5-TH1D受体兴奋剂,用于治疗偏头痛[5]。本组临床研究观察结果显示,欣渠组患者服药后4h的有效率(82.14%),显著高于布洛芬组(57.14%)(P<0.05)。2组治疗后的VSA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说明2种药物均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有治疗作用,但欣渠的治疗效果更好;另外,欣渠治疗偏头痛的起效时间较布洛芬组明显缩短(P<0.01),而止痛的维持时间较布洛芬组明显延长(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欣渠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起效快,能够缩短病程,缓解头痛症状的持续时间较长,并且能消除偏头痛的并发症症状,疗效明显。在应用欣渠的治疗过程期间,少数患者出现疲倦等症状。但是症状程度轻,未经处理,自行缓解。

[1] 刘鸣,谢鹏.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9~206.

[2] Brain SD,GrantAD,Vascular actions of calcitionin gene-related pcptide and adrcnome dullin[J].PhysiolRve,2004,25:420.

[3] 谢炜,陈宝田,朱成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血浆及血小板5HT、5-HIAA含量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36:355.

[4] Tfelt-Hansen P,Block G,Dahlof C,et al.Guides for controlled trials of drugs in mig:Second edition[J].Cephalalgia,2000,20:765.

[5] Jamieson D,Cuttre FM,Goldstein J.Real-world experience in migraine therapy with rizatriptan[J].Headache,2003,43:223.

猜你喜欢

布洛芬三叉神经偏头痛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三叉神经痛与牙痛的区别
S-布洛芬的合成进展
一例布洛芬致金毛犬肾中毒的诊治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布洛芬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