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萃取莪术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

2012-11-29赵晶晶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乙醚莪术挥发油

赵晶晶

(山西省饲料兽药监察所,太原 030027)

中药材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的干燥根茎,归肝、脾经,有破瘀消积、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畜禽气血瘀滞、肚腹胀痛、食积不化[1]。莪术挥发油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部分,通常多采用水蒸气蒸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和微波萃取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微波萃取利用了微波的内加热特性,因此具有快速、高效、低能耗等优点。然而,微波作为电磁波,在加热提取过程中存在使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微波萃取的方式提取莪术挥发油,并对挥发油成分用GC-MS的方法进行了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安捷伦6890N/5973I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可调式电热套(型号 MH5000,容量5000 mL);Galanz WD800型微波炉;Thermo高速离心机。无水硫酸钠、乙醚为分析纯。

1.2 药材 广西莪术(购于山西省药材公司,于11月份采挖),由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高建平教授鉴定为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1.3 样品制备 莪术粉碎过30目筛、称取50 g,加入50 mL乙醚,放入微波炉中低火照射30 s后,取出,用冷水冷却至室温,然后倒出大部分溶剂,再重新加入50 mL乙醚,放入微波炉中低火照射30 s,冷却,收集溶剂,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总照射时间累积到120 s[2],溶剂共用200 mL,最后用50 mL 乙醚洗涤残渣,将此溶剂与前几步的溶剂合并,10000转离心5 min。倾出上清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4 h,用旋转蒸发器除去乙醚,得到具有特殊香味的黄色透明液体,称定重量,收率为3.36%。用0.45 μm滤膜过滤至进样小瓶中。供GC-MS分析用。

1.4 测试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25 m ×0.25 nm,0.25 μm);柱温60℃保持0.6 min,60~100℃,程序升温速率6℃/min,恒温3 min,100~250℃,程序升温速率6℃/min,恒温5 min汽化室温度250℃;溶剂延迟3 min;传输线温度280℃;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0.2 μL;载气 He;载气流量 0.9 mL/min。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源;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60℃;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电子倍增器电压1541 V;质谱扫描范围m/z 20~500。

1.5 实验方法 取莪术挥发油乙醚稀释液0.2 μL,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安捷伦GC-MSD5973(I/N)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检索NIST02谱图库,与标准图库进行对照匹配,再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人工谱图解析,确认莪术挥发油的各化学成分。并通过 GC-MSD5973(I/N)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按照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求的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2 结果

按前述步骤对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给出总离子流图(图1),对每个色谱峰的化合物给出特定的MS峰,经计算机库存信号的检索对质谱图进行解析确定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和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图1 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总离子流图

表1 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

续表

3 讨论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见,用微波萃取的方式提取莪术挥发油,耗时短、得率3.36%,高于水蒸汽蒸馏法[3]。用气质联用的方法共检测出42种成分,成份以倍半萜类为主,占到77.59%以上,单一成份中含量最高的是莪术呋喃烯酮占20.14%,其次是莪术醇占18.34%。含量高于2%的倍半萜类有:三甲基洋甘菊蓝、β-榄香酮、α-石竹烯、香豆酮、β-葎草烯。非倍半萜类含量高于2%的有:异喹啉-6,7-双二醇、油酸、9,12-十八烯酸、正十六酸、2-(3氢)-萘酮,另外还有桉油精、榄香烯、谷甾醇等药用成分。从种类来说,酮类占38.79%;醇类占26.46%,烯类物质占到23.28%,酸类物质占9.16%;其他种类含量较低,总占到2.31%。

从药用价值上来看,除9,12-十八烯酸、正十六酸、3(N,N -二甲基氨基)咔唑、二环(4,3,0)壬烷、二环(7,2,0)十一 -4-烯、3-环己烯 -1-醇无明确的药用功效报道外,其余的挥发油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腹泻、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如:莪术呋喃烯酮具有抑菌、破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莪术醇有明显的抗肿瘤细胞作用,三甲基洋甘菊蓝具有抑菌和止痛的功效,桉油精具有解热、抗菌、防腐、平喘功效等等。

从所提取莪术挥发油的成分和数量上来分析,与文献[3-8]中报道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不同的提取方式都可提取到莪术醇、榄香酮、榄香烯、石竹烯、桉油精等药用成分。但在提取的速度、挥发油提取率、挥发油的成分上还是存在差别。这是由于当被提取物和溶剂共处于快速振动的微波电磁场中时,目标组分的分子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以每秒数十亿次的高速振动产生热能,导致细胞破裂,其中的细胞液溢出并扩散至溶剂中,使分子得以挣脱周围环境的束缚。当环境存在一定的浓度差时,即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分子自内向外的迁移,这就是微波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提取率的原因[9]。

理论上,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如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均可加入微波进行辅助提取而成为高效的提取方法。但目前大多数微波萃取过程还停留于实验室小样品的提取及分析,所用设备较为简陋,还不能提供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基础数据。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微波萃取过程的放大研究及对其配套设备的开发,以推动微波萃取过程的工程化。

[1]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一○年版二部[S].

[2] 回瑞华,侯冬岩,李铁纯.微波-萃取木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J].质谱学报,2003,24(4):471 -476.

[3] 刘 娜,余德顺,代明权,等.蓬莪术挥发油提取技术的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30 -432.

[4] 潘 莹,覃 葆,江海燕,等.广西莪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药材,2009,(3):339 -342.

[5] 潘 莹,江海燕,何春风,等.不同地区市售广西产莪术饮片挥发油的成分分析[J].中成药,2009,(8):1319-1320.

[6] 李 勇,孙秀燕,林翠英,等.3个品种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J].中草药,2005,36(12):1785 -1787.

[7] 王 平,柯 敏,王妙冬,等.微波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22(2):229 -233.

[8] 陈 旭,曾建红.广西道地产区莪术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J/OL].华夏医学,2008,(4):603-605.

[9] 王志祥,李红娟,万水昌,等.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45 -1247.

猜你喜欢

乙醚莪术挥发油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用乙醚处理共沉淀法合成YAG:Ce荧光粉
乙醚提取与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比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
西方华佗怎样引进麻醉术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