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铁路精品客站建设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2-11-27周东伟刘琨
周东伟 刘琨
(1成都铁路局 副局长;2成都铁路局客站建设指挥部 指挥长,四川 成都 610031)
1 客站建设面临的形势
作为铁路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客站建设起步较晚的铁路局,成都铁路局(以下简称成都局)承载着“两省一市”铁路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伴随依法合规的大规模铁路建设逐步展开,一批现代化的客站将陆续规划、建设。
1.1 建设规模大
按《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2020年前成都局将建设146座车站,其中包括新建重庆、重庆西、重庆北、沙坪坝、贵阳北站和成都站改扩建交通枢纽综合体计6座大型客站,规模约60×104m2(不含配套开发部分);还有遵义、乐山等34座地市级客站,总面积110×104m2;总投资近200亿元。
1.2 建设期集中度高
随着三大枢纽(成都、重庆、贵阳)、成绵乐和贵广及成渝等客专、遂渝和六沾及渝利等快速铁路、南涪和渝涪等普速铁路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近80座铁路客站将于2012—2015年建成投用。各项目建成日期大体集中于2013—2015年,客站建设集中度高。
1.3 地域分散
除成都、贵阳、重庆省会级城市客站外,其他客站分布于贯连“两省一市”的各铁路沿线,地域空间跨度大、分散,兼具区域多样性、复杂性特征。
2 构建精品客站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只有把客站建成建筑质量一流、配套齐全且功能完善、方便和满足旅客出行和换乘需求、充分展现地域特色文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工程,才是建成了精品客站工程。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都局始终秉承“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服务旅客为宗旨”的理念,坚持科学管理、创新管理,持续改进,努力将每一座铁路客站打造成精品工程。
2.1 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美国的泰勒先生把科学管理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科学管理就是对所管理项目要理性地认识。现代化客站除须具有常规建设理念外,还需管理者具有系统建设、科学创新的理念。这就是对现代化客站建设管理的理性认识和科学管理理念。
2.1.1 坚持系统建设的理念
巨系统(huge-system)是指构成系统的子系统或层次或元素的数量非常庞大。复杂巨系统不仅系统内子系统非常多、具有很多层次,系统演化及系统行为均呈现复杂性,且每个子系统或层次都呈现系统的复杂行为,甚至有意识活动参与到系统中。
现代化铁路客站,尤其是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客站,在站区规划、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关键技术、交通流线布置、服务设施方面与以往相比都有重大突破或创新,与多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功能紧密联接;工程项目交叉,建设管理界面多,投资主体多;因而形成复杂巨系统(complex-huge-system)。对作为枢纽核心体、颇具巨系统特征的现代化客站工程,建设管理者不能单纯考虑铁路项目自身建设,须以系统理论指导枢纽及客站建设和建设管理,坚持系统的“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原则,才能达成建设目标。
成都局运用系统的理念和方法,分析出成都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建设管理的制约子系统或层次或元素,构建最优建设组合,建立最合理管理界面,特别注重管理意志参与的作用;科学地制定交通枢纽综合体的目标协同,有效抑制了交叉干扰,提高了建设管理效率,促进了各子系统或层次或元素工程的协调推进,实现了交通枢纽综合体“三同步”的建设目标;降低了建设综合成本,保证了社会效益最大化。
2.1.2 坚持科技创新的理念
按《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以技术为突破、以管理为保障”的要求,把客站建设科技创新纳入客站建设管理规划和创优规划,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使客站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和铁路发展的需要。
2.2 整章建制,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
2.2.1 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现代化客站是由近40个专业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涉及铁路、轨道交通、市政道路与管网、城市建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体,其建设管理内容、界面均呈与传统客站不同的特点。按“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管理原则设置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是提升客站建设管理水平,保证精品客站建设目标实现,保障客站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最优化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因素。成都局2008年构建了客站建设管理体系,2009年成立了专业化的指挥部——客站建设指挥部,负责局管内重要客站的建设管理工作,形成了“路局(公司)→专业化指挥部(管理部门)→项目管理机构”的三级管理体系;适时配齐配强了专业人员。局建设处指定处领导和专业工程师负责站房建设及其管理的协调工作。客站指挥部承担了成都东站、宝成灾后重建“四站”的建设管理工作,出色完成了建设任务和目标。
2.2.2 健全规章制度
针对客站的建设及其管理特点,铁道部及铁道部客站站房建设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客站总指)发布了方案征集、设计管理、钢结构技术要求、电梯和空调等设备集中采购、装修装饰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根据铁道部关于站房建设及其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成都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客站建设前期工作、节能、环保、质量、安全、工期、投资、对外协调、竣工验收等制度,完善了专业管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材料物资管理、装修样板管理、材料设备供应、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和办法。
2.2.3 强化标准化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是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铁路建设任务的主要保障,是建设精品工程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手段。成都局建立了“结构清晰、职责分明、权责对等”,覆盖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按“突出专业优势,坚持高标定位,严格标准建设”的要求,以“工作有目标、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为目标,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力推动客站建设标准化。一是突出“四个明确”(指导思想、分工、创建规划、建设目标),实现高起点规范运作;二是坚持“三个务必”(技术专业化、人员年轻化、知识全面化),营建高素质高效率管理团队;三是抓好“四个结合”(国家技术标准和铁道部管理制度、自我完善和学习借鉴、标准化建设与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既有规章制度与形势发展),建立实用型管理制度;四是强化“三项措施”(责任制落实、技术管理、检查制度),实现标准化管理常态化。
2.2.4 规范流程,强化接口管理
客站建设系统性强、专业接口多、程序复杂,知悉影响界面管理的项目决策问题(见图1),正确识别实体、合同、组织界面,并明确各管理界面职能,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尤为重要。成都局借鉴国内客站建设经验,遵循PDCA闭合管理原理,按“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的原则,在规划设计、征地拆迁、项目监管、工程实施、联调联试、竣工验收等阶段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界定各参建方的工作职责,确保了客站建设管理“总体目标可控,重点流程可控,关键资源可控”(见图2、表1)。
图1 影响界面管理的项目决策问题
图2 成都铁路局客站建设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界面
表1 按照建设各阶段确定的客站建设工作责任分解矩阵
2.2.5 抓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是实行安全控制红线和安全质量问题分级管理,制定了《成都铁路局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办法》、《成都铁路局大中型基建项目安全质量分级管理办法》。客站建设指挥部结合项目特点细化了站房建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使质量安全处于持续可控状态。二是强化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实行检查→建问题库→问题库追踪→销号管理。
2.3 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打造精品工程
2.3.1 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
在现代化铁路客站建设中,成都局坚持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是铁路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固守“安全第一”原则。一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领导、逐级、专业、岗位负责的全员责任制,把安全责任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人;二是完善安全管理、考核、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技术方案审查制度;三是实行安全分级、安全红线管理;四是狠抓现场管理。
2.3.2 坚持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铁路客站是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中心,其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铁路客站必须是质量至上的精品工程。成都局把创建精品工程列为最基本要求,规定建设管理机构须在开工前编制《客站建设创优规划》报路局审查。
2.3.3 抓源头,强化原材料管理
规范材料取样、送样、见证、平行检测工作,对其质量全面检测,以加强材料进场检验;落实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对施工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建设、监理单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责令退场或整改。
2.4 积极推行“四个一体化”
一体化管理是指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体系并存时,将公共要素整合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综合管理方式。为实现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建设目标,成都局以系统优化为先导,整合管理资源,共享管理成果,实现了“四个一体化”(路地管理、建设管理、建设运营、经营开发)管理,并成功运用于成都东站建设,重庆、贵阳等枢纽建设正按一体化模式推进。
2.4.1 路地一体化规划设计
铁路客站与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密不可分,站位选择是实现交通枢纽综合体功能的关键,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成都局在站房规划建设中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协商,保证客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发挥最大的作用。
2.4.2 建设管理一体化
现代化客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建设与地铁、公交、长途客运、市政道路、市政管网等配套,与旅游、广告传媒、通信、银行、邮政等配套设施连体,投资主体、管理方式和目标多元化,谁投资、谁管理的常规管理方式必然相互干扰。成都局打破常规,统筹各投资主体的建设关系,实行统一的代建制,坚持“一家管理、一家施工、一家监理、一家检测”的实施原则。
成都东站建设中包含了铁路站房、地方交通投资、兴城、地铁、电讯及路局多经等6个投资主体。成都局对地铁2号线和7号线、东西广场、跨站立交桥及引道工程进行了建设管理一体化尝试,取得初步成效,并拟推广到重庆、贵阳北站的建设管理中去。
2.4.3 建设运营一体化
为克服客站建设受标准、规范、建设内容制约的不足,遵循“服务运输”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尝试客站建设指挥部和运营管理单位“同研究、同管理、同调试”的“三同时”措施,科学纳入运输站段提出的合理、客观运营需求,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
按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管理的成都东站、宝成线灾后重建“四站”已顺利移交。成都东站首次将客站的消防、机电等多种管理系统集成于同一现代化管理集成平台系统,为减少运营人员、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
2.4.4 经营开发一体化
客站密集、短滞、多元的客流,使其成为潜在的商业开发黄金地段。除满足旅客正常通行外,扩展商业功能、提供延伸服务、引入高端品牌无疑是客站运营的方向,可观的收益还能为客站更好地运营、更好地服务旅客创造条件。
由成都局多元公司制定建设标准、招商方案、筹措商业开发建设费用,委托客站指挥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使用”,与运营站段统一管理客站的商业开发。成都东站已招商10年,收益达11亿元,减轻了运营成本支出。
2.5 精心组织,注重效率
经审查、批复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以下简称施组)是客站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2.5.1 编制科学合理的施组
施组是统领建设全过程施工活动的安全、质量、技术、经济、组织、协调、控制的综合性文件。只有基于翔实的现场调查,因地制宜才能编制出组织科学、目标明确、资源适应、指标量化、针对性强、工艺先进、措施具体的合理、实用的施组,才能保证施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和健康目标的实现。
2.5.2 加强施组管理
施组管理就是施组的审查、监督执行、动态管理。一是落实客站总指颁布的客站施组设计与审查的有关规定;二是落实路局的施组管理和考核制度,阶段性比对施组与实际工作量的差异,发现严重滞后即组织查原因、补差距,确保施组目标实现。
通过路局、客站总指、专家多次深入研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施组,客站指挥部落实关键线路,卡控关键节点,保证了施组兑现。
2.5.3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成都局建设系统2010年开始构建的信息化是标准化建设的四个支撑手段之一。一是建立施工场区局域网、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系统,施工实况信息经互联网传至建设相关方管理者的电子媒介中,使之可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调整建设资源、施工工序,实现高效的远程控制;二是构建建设相关方综合信息平台和管理平台,分类存储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建设信息、影像资料、管理资料,实现资讯交流、技(学)术讨论、专业互动、资源共享;三是通过计算机三维动画模拟技术,对重大结构施工、重大技术方案、重要卡控点、主要工序进行形象论证。
2.5.4 加强培训,提高管理团队整体素质
采取集中授课、技术交流、现场观摩、网络公开课等方式,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人员进行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注重培训的阶段性、针对性、时效性,是提高建设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的主要手段。
3 成都局建设铁路精品客站的成效
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成都局先后建成了成都东站、绵阳、广元、江油、德阳、青城山、犀浦等一批设施功能齐全、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客站。这些客站成为所在地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和景观。
3.1 成都东站
成都东站是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长途客运等换乘和出行的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是西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配套最完善的地标性建筑。站房内设自动扶梯、直达电梯、中央空调、直饮水系统、自动售票机、检票机等先进的客服设施设备和客站综合管理系统。其建筑外观提炼了川西金沙与三星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了竹编、竹叶巴蜀风情,演绎了成都独有的汉蜀文化。该建筑总量为22×104m2,占地约71.70 hm2(1 075亩),车场规模26站台26线;设计日均客车作业能力400对,日均发送量为20×104人次。
成都东站及相关工程2008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2010年12月31日达开通条件,2011年5月1日完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该站建设过程平稳,安全有序可控,质量精益求精,投资控制合理,在环保水保、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1年5月8日正式开通运营,至今运行状况良好。
3.2 灾后重建四站
按铁道部统一部署,为提振“5·12”灾后重建信心,2009年10月开始对宝成线广元、江油、绵阳、德阳站实施灾后重建。2010年10月和11月、2011年1月和3月,绵阳、江油、广元、德阳站相继开通使用。融入川西民居特色“大屋顶”的绵阳站,宛若一扇扇端庄素雅屏风的江油站,“蜀道开,凤凰来”的广元站,工业厂房式的德阳站,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景观建筑。
4 关于精品客站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4.1 合理比较建设投资与维修费用投入
现代化客站是铁路庞大、永久性的固定资产,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使用期,建筑构件、设备维修改造费用不菲。精品客站要求选用的优质建材、先进设备,可延长使用寿命,但投资高;而优良的建筑品质结合成功商业开发可补偿维修改造费用。用一体化的思路,科学合理地比较、分析综合投资的高低,有利于确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
4.2 设计文件细化与设计质量的提升
现行客站设计习惯于将许多设计文件的细化,尤其是关键节点的深化设计由施工单位完成,质量难于保证;设计文件的差错漏碰时有发现,设计质量还有待提高。建议明确客站深化设计的主体单位和深化设计阶段的细部设计深度标准。
4.3 控制主要建材和设备质量的难点
建材和设备的高品质是展示客站精品的重要方面,依铁道部颁布总承包合同样本,大部分由施工单位自采,建设单位对建材和设备质量的控制手段不多。建议将客站的主要建材和设备纳入甲供(甲控)范围。
4.4 站房规模的适度超前问题
我国的站房一般按50~70年使用年限设计。基于二、三线城市发展较快的国情,为防止使用期内不适应发展的现象,建议不拘泥于城市等级限制而着眼于长远和发展,其建设面积适度超前。
[1]郑健.总结提升 持续改进 进一步推动中国铁路客站的创新与发展.铁道经济研究[J],2009(6)
[2]F·W·泰勒.北京: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王昊.论泰罗科学管理的当代意义和历史局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1)
[4]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