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2011年高考题中图像问题大盘点
2012-11-24冯刚
冯 刚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图像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图形考查题出现,且占有较大的比例分值,所以学会识图、画图、转换图和用图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指导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对图像问题开设了市级公开课进行了专题复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各地高考中的典型题目为例,剖析其命题特点,以供同行们交流与参考.
1 识图——识别图像反映的物理规律
例1.(2011年福建卷)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图1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解析: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才会逸出光电子,(C)错误;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是由金属自身的性质决定,与入射光频率ν无关,(A)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hν=W+Ekm,逸出光电子的初动能Ekm决定于入射光的频率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B)错误;图中直线的斜率可由Ekm=hν-W 得出,斜率与普朗克常量h有关,(D)正确.
点评:识别图像时应该注意图像中反映的信息.如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及单位,斜率,斜率的正负,交点,面积,横纵截距的物理意义.
2 画图——根据实验数据描点连线,或列出表达式后作图
图2
例2.(2011年新课标卷)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c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I=1.25A.电压表读数U随OP 间距离x的变化如表1.
表1
(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
解析:(1)以OP间距离x为横轴,以电压表读数U为纵轴,描点、连线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
图3
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与c电阻率基本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的电阻率.
点评:本题在描点的过程中,要求每个点精确到位后,分析其3段电阻丝串联的特点,然后分段用直线连接各点.
3 转换图像——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物理过程
例3.(2011年重庆卷)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的波源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传到L处,波形如图4所示.下列能描述x0处质点振动的图像是图5中
图4
图5
解析:从波形图4可以看出,t0时刻传到L=3λ处,说明t0=3T.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在t0时刻x=3λ质点的运动方向和波源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相同是沿y轴的负方向的,即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沿y轴的负方向的,则(C)(D)可能正确.由于λ<x0<5λ/4,说明在T<t<5T/4的时间内x0处质点开始振动,所以在t0=3T时刻x0处质点的振动时间是3T-5T/4<t0-t<3T-T,即7T/4<t0-t<2T,即振动图像中t0时刻前有少于2个多于7/4个的完整图形,所以(C)正确.
点评:质点的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在物理意义上是不同的,振动图像反映了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波的图像反映了无数个质点在某一瞬间的位置.切不可混为一谈,一定要看准是波形图,还是振动图像.本题也可以用同侧法判断t0时刻x0的运动方向和x=3λ处的起振方向得解.
4 用图——结合图像综合解决问题
例4.(2011年上海卷)如图6(a),磁铁A、B的同名磁极相对放置,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A固定于导轨左端,B的质量m=0.5kg,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将B在A附近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测量B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B的势能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见图7中曲线Ⅰ.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如图6(b)所示],则B的总势能曲线如图7中Ⅱ所示,将B在x=20.0cm处由静止释放,求:(解答时必须写出必要的推断说明,取g=9.8m/s2)
(1)B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
(2)运动过程中B的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
(3)图7中直线Ⅲ为曲线Ⅱ的渐近线,求导轨的倾角;
(4)若A、B异名磁极相对放置,导轨的倾角不变,在图7中画出B的总势能随x的变化曲线.
图6
图7
解析:若将B在x=20.0cm处静止释放,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B间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B动能最大的位置AB间的势能最小.
(1)势能最小处动能最大,由图7中曲线Ⅱ得x=6.1(cm).
(2)由图读得释放处势能Ep=0.90J,此即B的总能量.出于运动中总能量守恒,因此在势能最小处动能最大,由图像得最小势能为0.47J,则最大动能为Ekm=0.9-0.47=0.43(J),最大速度为
x=20.0cm处的总能量为0.90J,最大位移由E=0.90J的水平直线与图7曲线Ⅱ的左侧交点确定,由图中读出交点位置为x=2.0cm,因此,最大位移 Δx=20.0-2.0=18.0(cm).
(4)若异名磁极相对放置,A,B间相互作用势能为负值,总势能如图7.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转化与守恒,考查学生对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处的势能包含重力势能和磁体之间的势能.图6(a)导轨水平,释放B时AB之间的势能全部转化为B的动能,故B会一直运动下去,速度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增大,所以势能不断减少;图6(b)将B在A附近由静止释放时,由图可知刚开始时势能随着间距的减小而减小,可知动能在增大.之后间距的减小反而势能在增大,说明动能在减小.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重视对物理图像问题的学习,把数和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某些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突破,又能掌握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对提高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极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