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2012-11-24李晓宁佟卓增
李晓宁,佟卓增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面神经炎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学认为“面神经炎”归属于中风证中的中络范畴,对其认识历史悠久,且在治疗本病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电针能使受累面神经主要分支产生兴奋,不损伤神经,对面神经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电针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病房及门诊。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20~6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两个月。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①急性起病,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向健侧牵引;②患侧眼睑不能闭合,眼裂大,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分为:鼓索以上面神经病变时,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蹬骨肌神经以上病变时,可有听觉过敏;损害膝状神经节处,会有乳突部疼痛,伴有外耳道与耳廓感觉减退或出现鼓膜疱疹。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只选用西药,即激素及抗菌素治疗。①早期(1周以内)患者尽早使用激素治疗,可用地塞米松10~15 mg/天,7~10天;以后5日之内逐渐减量。②抗菌素:青霉素800万u/天,7天为一疗程,日1次静点。③抗病毒:双黄连600 mg/天,7天为一疗程,日1次静点。
2.2 治疗组
采用电针加西药治疗。
选穴: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颧髎、丝竹空、阳白、合谷[3]。鼻唇沟变浅加迎香;颏唇沟歪斜加承浆;舌麻味觉消失加廉泉。操作:选用0.35 mm×40 mm毫针,各穴采用透刺或斜刺法,得气后选取4~6个穴位,分别连接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G-6805电针治疗仪,按神经走行正极连接近耳处穴,负极联接远耳处穴。选用疏波,频率为15次/min,电流量以肌肉出现节律性轻度收缩、面部发热为宜。每次约20~30 min,适于面瘫早期、中期。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休息2~3天,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西药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眼睑闭合好,两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显效:额纹及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无效:额纹及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及露齿仍严重障碍。
3.2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面神经炎大部分是因为局部受风着凉而起病,有的学者认为面神经分支鼓索神经经过中耳时与大气接触,受凉后缺血变性,并向上逆行影响面神经主干。茎乳突孔内狭长的骨性管腔也可产生骨膜炎,造成面神经管狭窄;小部分为病毒、细菌感染,如乳突炎、中耳炎等。上述原因造成面神经水肿、髓鞘脱失,严重者有轴突变性[4]。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清除局部缺血、水肿,对周围神经损伤变性具有明显再生修复作用[5]。从临床资料分析认为,电针加西药治疗面神经炎,比单纯西药疗效好、疗程短且简便易行,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6]。疾病早期应用电针加西药,可以增加肌纤维收缩,促进炎性渗出物质的吸收,消除炎性水肿,缓解血管痉挛,可以调和气血,改善神经冲动传导,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与恢复,达到治疗面瘫的满意效果,经济又无副作用,可以减少或杜绝后遗症的发生[7],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1]毛林焕,李妍,李桂平.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介入时机和波形选择的临床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9,41(7):85-86
[2]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14
[3]骆文龙,陈红江.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64例贝尔面瘫的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07,36(12):1128-1129
[4]高维滨.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2-128
[5]刘胜,王思广,董捷.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J].中国针灸,2002,22(7):453
[6]徐辉,胡克.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面瘫38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1):11
[7]唐基忠,朱志红.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