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疑难血型配血分析
2012-11-24吴中营
黄 广,吴中营
(1.广西血液质量监测中心,广西 南宁530021;2.崇左市宁明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广西 崇左532500)
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手段,常用于外科手术、急性大出血和严重感染等患者的抢救中。输血治疗能够迅速补充人体血容量,升高血压,维持人体生命体征。能够及时准确地对ABO血型定型是为临床输血治疗的前提和安全保障。我们对2008-2010年收集了宁明县人民医院输血科的28例疑难血型配血的原因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输血科2008年-2010年28例疑难配血病例。
1.2 血型检测试剂 抗A、抗B和ABO反定型用红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聚凝胺试剂(珠海贝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iana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
1.3 检测方法 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抗原鉴定及不规则抗体选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用聚凝胺法。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试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血型原因造成配血困难11例,ABO抗原减弱6例(2例骨髓异常增生,4例白血病患者),抗A,抗B抗体减弱5例(老年患者)。
2.2 冷抗体出现凝集的有10例,冷凝集多发生冬春季节。一般情况37℃加温凝集即可消失。凝集严重的需用45℃温盐水洗涤红细胞。
2.3 产生不规则抗体的7例,抗体鉴定结果发现IgM抗E 4例,抗M 2例,抗e 1例。
2.4 疑难血型原因分析显示,28例疑难血型分析的原因中ABO抗原抗体减弱占39.2%,冷凝集占35.7%,不规则抗体占25%。疑难血型原因分布表详见表1。
3 讨论
交叉配血前对血型的正确鉴定,必须正反定型共同进行。28例疑难血型配血的分析,造成的原因有ABO血型抗原或抗体的减弱,冷凝集和不规则抗体等。白血病或骨髓异常增多症的患者由于造血器官功能障碍,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减少[2,3]。化疗患者的血型抗原也会减少,弱凝集易误判为不凝集。这类患者可通过询问或查看以前的血型,洗涤红细胞增强其凝集性或加做吸收放散试验进行定型。怀疑抗体减弱看延长反应时间再判定结果。
表1 28例疑难血型原因分布表
10例自身冷抗体发现,如果反定型时出现Ac、Bc、Oc和自身对照均凝集,则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自身冷抗体。将血清和红细胞分别在37℃预温,混合离心再判读结果[4]。如遇自身免疫性贫血患者冷凝集效价较高的标本,用37℃盐水反复洗涤至细胞不凝集再检测正定型。
临床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输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等。临床中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数属于Rh血型系统[5]。我国汉族人群RhD多为阳性,E抗原阴性近50%,产生E抗体的几率要高。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输血时应选择相应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配血时最好在检测患者血型抗原后,在血液中心寻找合适供者,建立红细胞库的中心血站也可在库内寻找合适的供者。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6-137.
[2]聂海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致血型抗原减弱1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1(2):92.
[3]周雪丽,阎 石,陆 荣,等.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及其输血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4(90).
[4]郝繁运,刘 品,董振芳.1例高效价冷凝集素致配血不合及单一主侧管配血不合简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283.
[5]Sheard M A,Voj Tesek B,Simickova M,et al.Release of cytoker atin 18and 19fragments(TPS and CYFRA 21-1)into the extra cellular space during apop2tosis[J].J Cell Biochem,2002,8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