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画创作核心——“坚持讲故事”

2012-11-22赵鹏

电影评介 2012年15期
关键词:讲故事动画创作

一、重技术轻剧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由电脑软件完成的比例越来越加重,导致于许多动画人士尤其年轻的创作人员,认为中国的动画创作要追上美国、日本等国家就必须先有先进的制作技法,要在技术上达到与其相同的平台。动画制作技法是动画创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动画行业要发展如果离开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但是一味的重视技术的发展而轻视人文思想和剧情的设计,就等于动画只有个躯壳而失去了灵魂,同时生命力也随之消失。制作技法就是一个工具,好比我们所有人都用同样的笔,由于地域、文化和历史诸多因素的不同,所写出来的文字完全不一样。例如:可爱的熊猫,二十年前中国的动画人也用它为原型创作出动画角色形象,就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美国人结合自己对熊猫的理解所创作出来跟我们在造型、声音和角色的性格等等都完全不一样。

《米老鼠》、《猫和老鼠》、《哆啦A梦》、《蓝精灵》等等,这些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优秀的欧美、日本动画片,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那为什么他们能历经着几十年甚至有的快百年了还依然经久不衰?纵观这些国外优秀动画片,我们会发现里面的角色都是看是非常简单的线条组成,镜头画面也非常平滑朴实,但是他们都是以生动有趣和很具感染力的剧情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就是中国动画创作的忽视,同时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进了一块误区。在中国许多人认为动画是给孩子们看的,甚至包括一些幼儿教育的学者,认为儿童就是一张白纸,让他们完全按照大人的意识去学习,不存在什么喜好兴趣,使得中国动画太教条化,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导致了在创作初期对剧情编辑的轻视,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变得重技术轻剧情,3D更是眼下技术追求的宠儿,但是动画创作的核心应该是坚持讲故事。3D并不能将动画创作推向新的高度,因为3D只是一种更高级的视觉加工技术并非影片的核心,故事、角色、创意才是核心。因此,无论技术怎样的地步,在动画创作中都要坚持讲故事,无论你的设备有多先进,仍然要坚持讲故事,这才是动画存在的意义。

技术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它的功能除了制作之外另一个追求就是使得整个动画故事能够得到尽可能完满的表现,而3D带给动画的这种视觉效果反而让观众失去了动画的原味,视觉效果上除了清晰之外,反而不及二维动画所带来的真实感强烈,这样的技术运用变成了炫技。只要技术是为讲故事而不是炫技,优秀的电影就不会衰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把故事讲好,如果还有好的技术,那就可以为之大大加分。简单举个例子: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拍摄的《阿凡达》如果无法让观众体会到潘多拉星球不同的生存环境的真实感,那么他拍的《阿凡达》就不会如此成功,如果他没有打破当时的技术瓶颈,只是用传统的手段塑造潘多拉星球:粘土、定格动画等等,观众们显然不会买账。詹姆斯•卡梅隆使用新技术造就的外星物种及环境使《阿凡达》收获了惊人的效果。所以只要技术是为讲故事服务的,而不是炫技,优秀的电影还将层出不穷。

在动画的真实性追求上,写实要经过调整而不只是复制,要适度写实,并非完全依赖于写实,动画的美在于整体的统一性和写实性。真正优秀的动画创作技术是要能够将这种写实推向适合于动画的程度,与整体相统一。所以,动画创作中除了拥有一个好的故事之外,要想对观众讲好这个故事,还需要真正优秀的制作技术。高科技能弥补传统动画的瓶颈,并赋予新的创作领域,但它只是一项工具,它的运用首先要考虑的是故事,要让技术跟着故事走,而不是要故事去适应某一个所谓的新技术,否则,故事就会变形。简单来说,我们只是用电脑来做一种手工艺的工作。这种动画创作的理念需要创作者都将动画真正意义上看成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商业。

二、动画产业的特征

动画产业是视觉消费时代以动画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技术支撑的大众文化经济。其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动画产业是以动画形象为基础的。动画形象是一种非写实的、带有幻想和夸张色彩的人为创作的形象。不论动画以何种形式出现,动画形象始终是存在的基础,也是吸引动画爱好者最根本的要素。这一个个积累的动画形象渐渐构成一种符号性的世界通行的文化语言,有着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的巨大力量。因而,动画是一种先天具有强大的国际渗透力的世界共享的文化。

2.动画产业是一种消费性的视觉文化、大众文化。一个动画形象,它首先是体现为一种视觉形象,需要人们通过视觉去感知,只有这样,动画文化才能传播并植入人的心灵。其次动画文化充满幻想和夸张,甚至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和喜剧色彩,同时融入了若干时尚元素,这种以娱乐为目的视觉消费构成了特殊的“体验式消费”,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有直接的教育意义。

3.动画产业必须以现代传媒为支撑。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手机、博客、IPTV等媒介的普及,动画有了更多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例如: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手机、期刊、书籍、带有动画形象的游园设施、公交车、户外广告牌、玩具、文具、食品、服装、商店的POP广告等,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活力。

另一方面,动画产业在新闻出版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新闻出版业中的漫画报刊、图书、音像制品以及电子游戏、互联网动画作品和网络游戏等都是动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动画产业的核心价值

仔细回顾广大动画观众心目中典型的动画影片,经典动画总是能够让观众不假思索地道出它们的名字,例如:《机器猫》、 《哪吒闹海》等等。但是仔细看来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所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都日益优越,但为什么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却没有日益丰富呢?究竟什么样的动画作品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呢?又如何才能让中国动画产品摆脱模仿、生拉硬套、低质短命的现状呢?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出产的动画形象中强势的民族特征,我们的动画产业显得脆弱不堪。也为此,我们说动画产业是一种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文化,又是一个能够为国家创造经济奇迹的超大产业。

当今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和模仿别国的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渴求。动画创作要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动画艺术精品,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文明大国,中国理应成为国际动画产业格局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既要从国外动画中吸取精髓,更要发扬我国各门艺术之长,在编、导上加深自己的功力,尽早创作出观赏性、趣味性俱佳的、主题健康的、有文化底蕴的、能够强烈吸引和感染观众的优秀作品。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潜藏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只有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才能真正打动国人的心。所以,中国目前的动画创作更应该追求讲故事,而不是抄技术,简单来讲,你给一个幼儿穿上再先进的跑鞋,也不可能战胜穿皮鞋的刘翔。

四、国内动画创作的致命伤

动画剧本是整个动画创作的龙头,而我们国内动画创作的致命伤正是能“讲好故事”的动画编剧和制作人才匮乏。我们看到,近几年也有几部票房不错的作品,但从总体上看,国产动画节目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并不高,其首要原因就是剧本质量不高,故事结构缺乏力量,描写过于单薄,没有多少细节铺垫,从开头能想到结局,且人物的塑造过于脸谱化,好人好到底,坏人坏到底,缺乏性格特征,导致人物平淡,不生动。更加糟糕的是,国产动画不仅仅是在制作上追求技术,更多的是在剧本上追求技术,越来越多的剧本不懂得用正常的办法来教育孩子解决问题,更多地变成了莫名其妙的超能力,动画编导讲好故事、编好故事的能力在衰退。“讲故事”、“编故事”是一个极其专业,并需有深厚生活积累的事情,还需要编剧对故事的艺术感悟力和想像力进行深度开掘。例如动画大片《玩具总动员》,故事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玩具世界,出其不意的经历,独具形象特性的人物,在经历磨难和战胜自己中成长……故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故事,而且还表现友情、勇气、自信、宽容和爱的理念。观赏片子更是人认识自我,思考自我,获得幸福感的过程。优秀的动画片体现的故事不仅是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与遐想,而且还是情感的无穷思索与回味。

为此,我们应该坚固一个动画创作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坚持讲故事。

[1]段佳.中国动画向何处去[J].电影艺术,2008(2):136

[2]张洛.中国影视动画的困境与出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 , 2005.

[3]陈涛.浅谈动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措施[J].现代商业,2008.

猜你喜欢

讲故事动画创作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听冬神讲故事
我的动画梦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是动画迷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