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与建构:“杜甫很忙”的符号学解读

2012-11-22林慧

电影评介 2012年15期
关键词:能指所指解构

解构与建构:“杜甫很忙”的符号学解读

近期在网络上爆红的“杜甫很忙”事件实质上是青年群体(高中生)在符号层面对霸权和支配文化的抵抗,他们以戏谑、娱乐、讽刺的方式来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编码,在一个新的语境里建构新的能指所指的关系,符号化地自我表达,从而在解构与建构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空间。

“杜甫很忙” 符号 亚文化 协商式解读

2012年3月初,“沉寂千年”的诗圣杜甫因为微博上疯传的一组名为“杜甫的一天”的课本涂鸦图片成功穿越到公元2012年,成为网民们追捧的对象。颇具想象力的高中生们,对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进行了现代化解读,一时间众多颇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杜甫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时而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时而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时而又换上自行车去买菜,有时他还不甘于寂寞又跑去跟美女翩翩起舞或是坐在桌前用山寨机切切西瓜……这些经由高中生和网友们倾心创作的有关杜甫的图片被统称为“杜甫很忙”。

一、作为“神话”的构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杜甫著名的《登高》出现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在该诗的右侧配有一幅杜甫侧坐望天的半身画像。而在网络上蹿红的多组“杜甫很忙”的图片正是学生以此为源图所进行的天马行空般的“再创作”。我们在语文课本中所看到的这位坐在石块上,仰头望天,愁眉紧锁的老人正是著名画家蒋兆和笔下的杜甫形象。符号学家艾科认为:在既定的社会成规下形成,能以某事物代替其他事物的,就是符号。[1]在”“杜甫像”中,杜甫就被画面中的虚拟形象所替代,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幅图片当做一个符号来研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每一个符号都是由一个所指和能指构成:能指是一个有形体或声音的存在物,是指可以用于表达的表达物本身,而所指是能指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这两者的关系是完全任意的、非自然的,仅仅是习惯的结果——文化的约定俗成。[2]侧身坐于石头上,微微昂首,面庞瘦削,双目凝望远方,长眉、胡须以及帽子的系带随风向后飘扬的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作为这个符号的能指,而孤寂与傲骨的诗人形象才是该符号的意义表达核心,即所指。此画之中,蒋先生以白描加皴的手法结合素描的明暗法,艺术地表现诗圣杜甫的形象,其线条刚韧劲健、转折分明,用笔大胆、粗放和自由。他一改传统绘画中塑造人物的概念化倾向,着力刻画杜甫的面部特征,瘦削的面庞加之略带忧愁的表情,少了几许浪漫主义的轻盈,多了几分现实主义的凝重与沧桑,非常契合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而极为概括而又随风飘逸的衣物和略仰的动作又显示出杜甫诗句中“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般豁达的心境,中国文人骨子里的清高之气和孤傲之感油然而生。可以说,蒋兆和先生成功地运用艺术的手法使杜甫那种心系天下安危、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达到外貌与精神的高度统一。

然而,当艺术作品“杜甫像”被选入语文课本(教育系统)的那天起,这个符号的意义也随着其语境的变迁而发生了位移,被主流意识形态重新建构成了“神话”。“神话”这个概念由法国当代符号学家罗兰.巴特提出,他把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之为“神话”[3],强调符号文本的“内涵意义”。巴特在索绪尔“能指与所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符号含有两个层次的表意系统。在巴特看来,索绪尔的“能指的第一个层次,而将这个层次的符号又作为第二层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所指”。第一层次的意义,巴特称之为“所指意义”,而第二层次是“内涵意义”。意识形态的运作正是在内涵意义的层面上发生的。[4]经过教育系统加工的杜甫符号的第一层次的表意系统(能指和所指)被抽空了意义而变成了第二层次的能指,变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官方)所认可的典范形象并被建构成了具有权威性质的经典文本,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在这两个层次表达意义的运作过程中,杜甫画像由原来的艺术领域位移到教育领域,完成了从普通符号文本到神话符号文本的嬗变。在全新的语境中,杜甫形象也完成了人化到神化的转变,他的个性化特征被抽空演变成“高、大、全”式的中国古典式文人形象,该符号由此变成了以一种教化的手段来达到主导意识形态共识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二、作为“协商”的拼贴

符号的意义本来是多元的、变化的,可意识形态的注入却固定和冻结了所指意义的多样性,并试图让人们认可这种经过意识形态选择后的意义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受众并非简单的接受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而是呈现出多种解读方式。正如英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在其编码与解码理论中所指出的,解码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方式:以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特征的“占统治地位”的解释,以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反其道而行之为特征的“对抗式”解释,以及大体上按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解释,但却加之以一定修正以使之有利于反映自身立场和利益的“协商而定”的解释。[5]中国教育中长期的“大义凛然”、不容置疑的宏大叙事、道德说教造成了青少年的审美疲倦和逆反心理,从而他们更倾向于主张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去解读那些教化般的经典形象。他们一方面受到既定文化的熏陶和培植,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既定文化的规范和传统,表现出一种对主流文化的“协商式”解读。而涂鸦正好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个性化解读和表达的途径,他们往往以搞笑、戏谑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拼贴”手段对杜甫形象进行解构,将原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强行撕裂,从而瓦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度模式。所谓的“拼贴”是“一种即兴或改编的文化过程,客体、符号或行为由此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系统与文化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新的意味。” [6]通过这种拼贴,从而产生新的能指。在高中生的激情创作中,马、枪、墨镜、动漫、卡通、手机、电脑、李白、美女等许多与杜甫毫无关系的时尚元素被拼贴在原有的画像上,对杜甫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形,使得一向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杜甫忽的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并着力研究当下的潮流,使得高高在上的清高文人更加贴近当下的生活,彻底消解了经典文本的神圣性。

三、作为“抵抗”的建构

根据索绪尔关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的观点,符号意义是人为建构的,并且在理论上,谁都可以建构新的能指和所指。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平等地建构能指和所指。历史有一些特权阶级,他们拥有建构的优先权,并采取各种手段来让其他阶级认同他们的建构,以维持自身的统治。[7]因此,没有话语权的大众只能通过一些其他策略对精英话语和主导话语进行重构。在后现代潮流盛行的今天,往日被淹没在精英或主导话语中的大众往通过在模拟、戏仿和反讽的再编码中获得文化解构的快感,从而对被主流文化所控制的文化霸权进行挑战,而擅于接受新思想的青少年往往在这种文化解构中充当先锋队的作用。正如心里学家埃里克森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8]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往往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方式(亚文化),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英国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少年不仅仅是代沟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结构矛盾的产物,是青少年对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集体经历的问题(贫穷、失业、住宅拆迁等)进行“象征性解决”的尝试,是共识的破灭和抵抗霸权的结果,是对支配文化的一种抵抗。在当代的中国,高中生这一青年群体是在老师、父母的期望中成长的一代,沉重的升学压力与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的青春叛逆期产生了矛盾,而强行认知、记忆和分析经典文本成为这一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因此,他们亟待寻找一个狂欢的途径去宣泄自己的内心压力,而涂鸦正是这种压力宣泄的窗口,以娱乐的方式利用网络的平台实现一种集体的狂欢。“杜甫很忙”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文本,实质上就是年轻人在学习之余抱着娱乐、消遣的心态通过拼贴的手段消解主导文化所建构的崇高意义,从而极大地张扬个性并获得一种生产性的抵抗快感。然而狂欢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对杜甫符号的抵抗也并非单纯的解构和颠覆,对话与沟通才是高中生所要表达的重点。巴赫金曾说过,诙谐文化的插科打诨、嬉笑、打闹和调侃背后有着非常严肃深刻的意蕴,隐含着“微言大意”。青年群体不过是借用这种戏谑式的手法来表达他们渴望自己的声音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渴望父辈或老师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只是关心他们的升学情况。他们向往能与父辈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而不是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希望在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夹缝中寻求自己的话语表达空间。

“杜甫很忙”系列涂鸦与前些年盛行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网络恶搞现象颇为类似,从长远意义上看,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并不具有长久流行的可能性,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确是深远的。从表面上看,“杜甫很忙”只是一场顺应后现代文化潮流的娱乐个案,但实质上它是青年群体在符号层面的对霸权和支配文化的抵抗,学生在消解经典文本的崇高性的同时更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建构代表自己立场的新的能指所指的关系,并在解构与建构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空间,因此,这种在解构中寻求一种符合当代意义的经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1][2]张凤铸, 胡妙德, 关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3][4]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242页。

[5]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7]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页。

[8]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蒋兆和名作《杜甫像》:刻画杜甫的孤寂与傲骨,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2/04/01/010728502_01.shtml

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42

林慧, 1989年9月,女,汉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能指所指解构
还原
解构“剧本杀”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基于象似性的英语词汇学习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
火柴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