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2012-11-22何颖
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作为一种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方式本身,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人的全面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直接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必然要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整体和个体提出相应的要求。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体现对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长远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是要达到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安定、人与自然生息相融的良性互动的局面,文化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民族意识的调控和引导而得以实现。民族意识是人们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关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观念,它能唤起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的关注,并在处理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建立和谐健康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对民族意识进行调控,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具有的推进作用
相对来说,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鲜明是西南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十分突出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各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统一,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特点;由于地处内陆边疆或是偏僻山野,加之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南民族地区相对发达的汉族地区来说是较为落后封闭的,民族文化保留着某些原始生态性,特色独具,多姿多彩。可以说,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美丽山水和奇特民风民情,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应当加以保护、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凝聚力,而且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民族文化中团结爱国的意识,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提供保障。只有建立一个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物质文明,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的社会环境,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振奋民族精神,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民族问题是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胡锦涛2006年5月27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保证,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振奋民族精神,为我国的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是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重要文化保障。民族精神往往就孕育在民族文化当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民族文化当中有许多对民族团结、同舟共济的要求和规范,并在千百年代代传承中根扎在人民心中。中华民族文化蕴涵的共同之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各个少数民族则又有各自的追求和特点。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经济社会落后,很多民族还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或者守护着古朴的民俗文化,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有的全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学习和遵守共同的教义,认同共同的价值观。由宗教文化所产生的认同心理是很强烈的,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是巨大的。西南民族地区的回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就对回族民族文化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回族教坊组织把分散的穆斯林集结在清真寺周围居住,规范他们的宗教生活,伊斯兰教“穆斯林皆兄弟”的信条促进了回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除宗教文化产生的巨大威力外,世俗文化的力量也不容小视。民族的节庆文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不同内容的节庆用不同的方式将人们召集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种思想感情或美好愿望,在情感上将人们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瑶族的盘王节以祭祀先祖盘王为核心,集中整个族群,通过怀念祖先来强化族群意识。
文化对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可以凝聚人心,传递社会共识,汇聚民族信念。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就是推进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对整体和个人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教育。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形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氛围。因此,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从而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2、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提供一种良好的精神支撑力。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某些不良影响,某些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空气,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的道德因素,加以现代的整合,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蕴含在传统文化当中。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也成为促进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紧迫需要。
西南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十分注重集体主义的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行为方式,对传统道德的教育和传承十分重视,常常借助几千年传袭的民间习俗、故事传说、歌谣等形式,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给族民注入尊老爱幼、互谦互让、家庭和睦等美德思想,引导人们要勤劳、勇敢、诚实、善良,不撒谎、不作恶。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幅壮锦》的传说就是歌颂劳动创造幸福生活,面对艰难困苦不退缩的民族精神,傈僳族故事《找金子》、彝族古歌《猴子变成人》等亦是如此。彝族故事《智慧果》则颂扬智慧、鄙视愚昧。少数民族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我们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反对愚昧的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是可以承接和发展的。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热情、好客、豪爽民族性格特质以及诚实、守信的风俗,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良好基础。这些特质同样是当今吸引经济文化交流的潜在资本。西南民族地区在与外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也能不断促进经济建设、提升自己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中的道德建设,加快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道德建设,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精神。民族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熔铸了历史,创造着未来,显示着创造精神。一种文化没有了创新与发展,其结果是必然消亡的。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同样关联着一个民族前途的问题。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惟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持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原始的天人合一、以伦理常情为中心的文化结构,向来被看作是是处在封闭自然状态、落后生产方式下保守僵滞的文化结构。但这种精神传统的稳定性、封闭性是相对而言的,其中的具体内容则无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着,在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不断丰富着。
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发展进程中多维文化的交汇历史。西南民族地区是地中海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国中原文化等世界四大文化衔接的中间地带,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性格局与开放性体系,散发着独特魅力。与外界的相对隔绝使他们保留了纯净的人文价值,与外界的交往又促使文化的更新,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创新性表现。他们崇尚自然、注重人伦的理念,在今天重新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现代文化和思维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也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发展创新,不断地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很多人生礼俗,保持了纯厚的人文价值,又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迁,那些繁文缛节和劳民伤财的行为在现代文明程度的提升中不断地被变更、淘汰,并不断融入时代意义。比如,传统地人生礼仪中的成年礼已经发展为现代的成人宣誓仪式,成为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的有效形式。
民族文化的创新精神发展了民族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整个民族,使一个民族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立稳脚跟,使一个民族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从而有助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良性推进。我们要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立足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从丰富多姿的西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民族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从文化观念的创新到行为的创新,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实,社会的进步也由此成为了可能,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也更为稳健。
4、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适度开发,有利于推进现代文化经济建设,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增加一种新的经济方式。民族文化是西南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我国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民族地区,他们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服装、饮食等的民族文化要素,配合西南地区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物产,使西南民族地区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发利用,走产业化的道路。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发挥社会效应,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赢”产业。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产业的行业或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化、最大化,用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运作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通过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首先表现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盛。世人眼中神奇的西藏布达拉宫、神秘的喇嘛教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广西侗族的吊脚楼、风雨桥让众多游客走进了大山,民族风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民族文化演出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盛产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如纳西族东巴艺术、壮族山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艺术,近年来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走上了艺术舞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创造了颇为丰厚的经济效益。第三是民族文化特色产品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民族艺术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些文化商品依托民族文化尝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甜头。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是一个苗族村寨,石桥村古法作坊造纸艺术,起源于唐朝中期,保留着原始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传统工艺世代相传,是目前保存完好的造纸“活化石”,以造纸为生的农户高达40余户,是名副其实的造纸村,近年来每年销售收入约50万元,生产的金丝、麻丝、压平、云龙、花草、凹凸、皱褶、超薄等八大系列近200款古法彩色手工纸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欧、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制作成贺卡、手提包、店面装饰纸等产品,很受欢迎。由于石桥村古法手工造纸工艺古老,工序繁多且彩色纸与众不同,观赏性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来规划,也具有发展前景。按旅游接待和销售计,彩色纸每天可收入150元,一年可收入45000元,加上一年15万元的订单销售,光彩色纸一项可收入20万元。白皮纸生产每年可增加收入367.9万元,若开展对彩色纸工艺品的研究开发,提高它的附加值,可增加收入近百万元,两项之和可达500万元左右;年旅游接待量为1万人,平均每人按100元计,可达100万元。可见,民族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不仅“搭台”而且“唱戏”,为经济服务的同时树立了文化品牌,获得了经济效益。
5、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的生态意识,有助于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贯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和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也是发展中国家急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实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保证,也需要较高的人口素质作支撑。对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来说,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必须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和开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南民族地区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态度十分明显,包含着朴素的自然生存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在采集业中,许多民族通过把握季节、轮换地点的轮耕方式来保证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如傣族柴林的轮换砍伐,能保持林木的持续生长,柴火资源不会枯竭;在渔业生产中,一些民族禁止使用小网眼的鱼网进行捕捞作业。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细节恰恰是民族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反过来又为人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自然食粮。
民族文化生态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不是一种简单的封闭式的行为,应逐步调整民族文化对现代文明的适应能力,运用现代的运营和管理观念来运作,让民族文化的生态在保护的同时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失掉原有的文化要素,又能够适应时代的进步。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给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典范。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与原始宗教东巴教相依托,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的东巴象形文字1400 多个单字,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在文化经济开发过程中,纳西人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建立了东巴文化研究所,翻译东巴经,对东巴古文化进行诠释和整理,制作特色工艺品推向市场,开发东巴文化旅游,成为世界文化旅游的一条热线。实践证明,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既能为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独特的文化资源。
(二)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交往有限等生存方式的制约,加上建国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束缚、行政严格控制、生活方式简单的影响,形成了占主导倾向的传统的保守的社会文化,表现为坐井观天、惟我独尊、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等观念行为,构成经济发展状况滞缓的主要原因。西南民族地区更是长期处于欠发展状态,除了土地分散,人口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外,传统文化的不利因素的阻碍作用也很突出。主要为人口出生率高,教育科技落后,技术落后人才缺乏。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00年西南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率为2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个百分点。[2]这些不利因素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抵消、抵触和阻碍的影响,由经济教育落后状况所带来的落后文化观念的不良影响,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1、惰性文化观念,不思进取,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某些少数民族群众长期生产生活于偏僻落后的地方,习惯于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产生了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赌博、事鬼迷性的娱乐观等等。这种惰性文化使人耽于封闭保守,不思吸收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压抑了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足求同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人的主体性丧失,失去自律,更无自觉性。这种浑浑噩噩的惰性文化,对自身缺乏认识,不能激发自身所蕴藏的创造力,缺少进行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内在动力。
2、文化的非理性意识,缺乏市场经营思想,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不重生产、藐视商业开发、只重原始消费的自足行为。西南民族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商品经济关系欠发达,缺乏“经济人”的理性观念和行为方式。对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所做的社会调查表明,有的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家庭用于宗教活动的开支远远大于子女教育的开支,有的地区政府发了补助款、救济款以及其它名目的款项,受援者不是把钱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上,而是拿去打酒喝,喝完吃光后再等政府补助等等,广西南丹白裤瑶地区的某些瑶族群众、都安七百弄的部分壮族瑶族群众在八十年代前这种现象比较多。据调查,广西百色田林县浪平乡的清明节祭祖活动“谢坟”长达3天—10天,其间请来当地一二十名“魔公”做道场、还愿等,耗时的同时还要耗费巨资。做一场道场,最长可以连续做10天,至少耗资1.2万元。这类观念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改造转变,现代经济活动就没有滋生、成长的土壤,人的主体性难以进行自我生产、自我更新,不利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推行。
3、文化的孤岛现象,与外界缺乏交流,不愿发展创新。生存环境的闭塞,容易产生与外隔离,自我封闭,狭隘自大的意识。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地形偏远复杂、流动性差,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与通融,历史上就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文化孤岛”。由于存在与外界的交通、技术和文化的屏障,文化生产的自成体系、自我发育,就形成了与外界社会几乎隔离的自我运行机制。这些历史传统现象至今还在一些地区延续下来,仍然形成封闭性和保守性的认识,他们安于贫困,视野狭窄、见识短线、思路不畅、因循旧例,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表面上看,这种文化的排它与保守是对本民族的纯洁度的维护与捍卫,实际上却是源于对自身存在的独特性与局限性的无知,最终将导致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萎缩与枯竭,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经济生产方式实现良好的转型。
在落后文化观念和保守行为的影响下,在西南民族地区在现代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1、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断裂现象。落后封闭状态下的文化是脆弱的。由于市场文化、外国文化、异族文化的侵入,民族民间文化的正常延续和发展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容易出现文化断裂,遭致消亡和毁灭的命运。主要表现为:(1)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断裂。学校的教育一律汉族化、优势化,没有民族文化的舞台,导致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上失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2)语言与文学断裂。由于大多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学习使用的都是汉字,造成民族语言的衰退消失,带来很多先民的生产经验的失传;(3)高层文化与低层文化的断裂。外来文化成为高层文化,虽然是新的思想观念,但缺乏传统文化素养,远离民族风格特点,因此在人民群众中起不到传播的作用。(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这种现象将造成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不能可持续发展。
2、民族文化的消散与外来文化的被动拿来。出于对落后贫穷的耻辱感而遗弃自己民族的传统,甚至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对外来文化缺乏一种批判的理性态度,全盘吸收,盲目仿造外来的颓废文化,盛行商品消费的“享乐主义”、“道德娱乐化”,甚至出现道德沦丧的现象,现在某些经济尚不发展的民族地区娱乐歌厅、酒店遍布,“小姐”四处行走,“笑贫不笑娼”;有人为了获得一己私利,不惜造假制假,多次出现假酒害死人的事件;为眼前暂时的经济效益,引进被淘汰技术设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不良现象,使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失去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支持。
3、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保护,造成文物外流现象。对本土文化自轻自贱,没有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更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致使民族文化大量外流,变成别人的文化珍品。据民族服饰专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介绍,贵州黔东南苗族服饰原来有130多种款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品。但是,我们没有很好认识这块“富矿”的价值,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和开发,却被外国人采取“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手法,进行无序开发,造成了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严重流失。法国巴黎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已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其中,黔东南的传统苗族服饰108套,极具文物价值的月亮山地区祭祀服“百鸟衣”就有15套,超过了贵州省自己的收藏。据介绍,贵州月亮山地区的祭祀服“百鸟衣”是一种极具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民族服饰,至今月亮山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套“百鸟衣”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不采取措施,这套祭祀服有可能会被流到国外,将给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造成一项无可挽回的损失。[3]
4、民族文化素质低、人才缺乏,发展能力弱化。中国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采取一系列经济优惠照顾政策,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必要的扶持,号召发达地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发达地区,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努力缩小民族间及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但是,由于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状况还很落后,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文化整体素质较低,相对于人口基数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而且流失严重,更缺少创新型人才,少数民族干部的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弱化,所以,很多民族政策没有得到充分执行,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国家提供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资金、发展资金、补助费、财政定额补贴等多项专用资金,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开发程度低,甚至被瓜分、挪用、侵占;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率高,除了贫困原因,也与不重视教育的风气有关。这些现象,不利于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的建设,影响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在由以农业为主转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在凝聚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作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一方面要利用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变迁以适应现代化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注意杜绝民族意识的狭隘性、保守性、利己性所带来的阻滞或破坏民族正常交往与发展的消极影响。
[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N], 新 华 网,2005年0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5-05/27/content_3012553.htm。
[2]姜瑛、李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术探索,2000年5期
[3]周芙蓉,文化遗产流失让人泣血 百年后研究苗服到国外[N],新华网,2005年 12月 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5-12/29/content_3975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