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术馆的展示照明
2012-11-22吕忠民
■吕忠民
博物馆注重表现展品真实的面貌,美术馆则更注重表现作品最佳的艺术效果。尽可能创造完美的视觉效果是美术馆和博物馆展示照明的共同目标。
要了解什么是真实的外观效果,首先应该弄清是光源呈色问题,自然光下看到的色彩可以说是物质本身呈现的色彩。但是自然光存在着千变万化的差别,把什么样的光作为自然光,特定的自然光什么时候能够再次表现出来,说清这点是非常困难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光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此自然光是唯一不能设定的。
但幸运的是,我们的眼睛有着极大的适应能力,几乎可以看到连续光谱中单色光所反映的物质的真正色彩,这种适应能力被广泛应用。所以美术馆、博物馆的照明,应该采取自然光或与自然光源特征相近的人工光源照明。
除了光源呈色性能之外,展示场所照明光源的亮度和伴随而来的技术问题,以及其它相关因素都必须加以考虑。对于亮度特别应当考虑的是:与展品呈色相关的照明舒适感,光源的色温和照度之间在视觉感官上的舒适性配置。
对于玻璃柜中展品的照明光源设置可采用内部投光,也可采用外部投光,针对外部投光场合的设计方案,应当注意排除玻璃面的反光对展品产生的干扰。白炽对于提高照明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光源,但散热量大,热辐射高,湿度变化明显。现今采用的镀有红外线吸收膜的冷光卤钨灯泡,比一般白炽灯对展品的伤害要小的多。特别是安装在玻璃柜内使用,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将自然光导入玻璃柜进行展示照明虽然是一种想法,但处理玻璃面的反光却是很困难的。对于玻璃柜展示照明,光源置于展柜内是最佳方案,应选择散热量小,演色性好并与自然光呈色相近的三基色荧光灯。如选用带滤色可调光型的荧光灯照明则比自然光更为适宜。
进一步从展品的角度讲,除了应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辐射加以控制外,光源照度值的限制也应从展品的材质考虑,从国家指导数值看,对照射一般的绘画-水彩画以及漆雕等展品的光源照度规定为150Lx;对染织品-版画-漆器工艺品光源的照度规定在100Lx以下;对陶瓷-金属等耐光照展品的光源照度也限制在200Lx以下。
当今,纵观世界欧美等国的展示状况可以看出,其照明尽量采取外露方式,采用灯光时灯光投射不通过封闭玻璃,或将照明灯具安装在玻璃柜之中。根据展品的性质决定其方式。例如:油画和水彩画,大理石雕像与木雕像相比,不适当的湿度、温度和辐射将会对后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综上所述,必然得出以下结论:对展示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要求较高的展品采用玻璃展柜应是最基本的展览方式之一,随着荧光灯演色性的不断改善,玻璃展柜广泛采用了荧光灯照明。许多美术作品对湿度变化敏感的同时,对光的变化也表现出敏感,所以展示照明应在减弱或除去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同时,限制光源照度,还要保证视觉的舒适。无疑低色温荧光灯是比较合适的照明光源。以温馨的3000K色温荧光灯取代冷漠的5000K色温荧光灯,从而提高展示作品的视觉效果。从展柜外部照明时,应注重在解决玻璃正面对反光上下功夫,为参观者创造和提供良好舒适的视觉环境。
从对展品的保护角度看,应该尽量降低照度,利用人具有的视觉生理特点,在低照度条件下创造高视觉感受的观赏环境空间。视觉亮度与实际亮度是有区别的,其所指的是视觉感官上的亮度。观看展品时应力求使观者视线中的展品的视觉亮度,产生实际物理亮度以上的效果。此外,对展示空间全盘照明的亮度设计标准,应满足参观者步行和记录等活动的需求。创造平静舒适的视觉观赏环境,30—50Lx的照度标准足以达到目的。
对有光泽或装入玻璃框内的以及玻璃柜中的展示展品,照明光源容易从展示品或玻璃面反射出并妨碍观赏的不必要的光影干扰,如果合理设计光源投射位置或作品的安放位置则可以避免影像干扰。观赏展品的平均视觉距离一般应为绘画作品长边长度的1·5倍,根据平面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灯光照明位置应与作品间保持较小的距离和角度,使反射光处于观众的平均视线高度之下,还应该注意的是展示环境的明暗程度及采光门窗位置也会对画面造成影响。
展示品中,对雕塑-陶艺等作品的照明主要应考虑展示作品的创意,注重表现作品的质感和立体造型。只使用扩散光照明的场合,作品的凹凸起伏造型被削弱,而单一采用指向性强的聚光照明时,作品中又会产生阴影,使细小精致的局部效果模糊不清。因此,常采用泛光灯照明与聚光灯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展品最大与最小的亮度之比调整范围保持在6∶1以内。以达到展示照明对于立体作品的最佳状态。对于静态人物的布光,从侧前上方15—45度方向的照明是表现立体感和体积感的较好方法。照明效果随方向和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光辐射对作品造成变色等损伤的程度,是由被照射物体受光量和受光时间来决定,并成正比关系。光源不同对展示作品所造成的损伤也就不同。另外被照射作品受损伤程度还与光的波长相关,如380nm以上的可见光对展示作品造成变色-退色损伤的程度,远低于偏蓝紫色短波长的光。特别是紫外线对作品造成的伤害。
通过以上的了解和认知,可使展示照明工作有针对性地表现作品的艺术完整性。同时使展示作品得到尽可能的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展示需要的新光源和灯具将会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实际展示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