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演淮剧老生的感悟
2012-11-22薛建华
■薛建华
淮剧的老生,脱胎于京昆剧种,其表演既有中国传统的程式,又有淮剧本体特征。
我是江苏省淮剧团的一名老生演员,从艺二十多年来,我先后参与了古装戏《八珍汤》、《牙痕记》、《十五贯》、《李三娘》、《玉杯缘》、《秦香莲》、《王华买父》和现代戏《一江春水向东流》、《路魂》、《为儿为女》、《望子成龙》、《孔繁森》、《兄弟姐妹》、《打碗记》、《红岩魂》、《生命之歌》等剧目的演出,演绎了不同身份、不同命运、不同精神诉求的老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淮剧老生在新时期的舞台上,如何表现和再现,探索不断,感悟不断。
我认为当代淮剧老生应该重神似,轻形似。老生的表演(尤其在古装戏的表演中),更多的拘泥于手眼身法步,更多追求技术层面上(形似)的“复印”,这种通过肢体刻板的表现,在部分剧目部分角色中,也能得到比较适当的体现,但是,总体上人物缺乏个性,性格缺乏特性,演绎缺乏独有性。新时期的戏曲艺术,应该演人物,而不应该演角色。我通过二十多年的淮剧表演实践,感悟到要注重对角色的人物化再现,老生的传统表演技法,符合情境则用,不符合情境则弃用。在古装戏《清风亭》中,我演张元秀“拾子”一场,我充分运用老生的表演技法,以动为主,用惊呼、甩袖、搓步、舞动等一组程式化动作,表现一个孤寡老人拾到婴儿的喜悦之情,此时的表演形似化作了人物的心灵神似;在“别子”一场,以静为主,用木然、凄楚、落泪、踉跄等一组表演,展现张文秀对养子的不舍、挂念和骨肉之情;在“斥子”一场,动静结合,先用瞬间的定格,转为惨烈的悲鸣,最后再用挥杖、撵打、跌倒、仰天长啸等一系列表演,深刻地诠释出张元秀对养子恩将仇报、丧失人性的绝望控诉。动作表现如此,唱腔传达亦如此。在“拾子”的唱段中,我将淮剧小生的花腔、润腔、韵腔融于张元秀(老生)的声腔中,力图表现人物的欣喜若狂与心花怒放;在“别子”唱腔中,我充分运用淮剧老生的唱法,唱出人物的真性情,唱出人物的本色美;在“斥子”唱腔中,我舍弃淮剧老生的惯用唱法,一切以再现人物的心声为主,以情代声,以声融情,声未吐,情先出,并运用说唱结合的方式,字字句句似唱似说,如泣如诉,较为深层地再现出张文秀的撕心裂肺和悲愤欲绝,此时神似比形似更重要,再现比表现更深刻。舞台艺术路漫漫,如何演绎好新时期的淮剧老生路漫漫。我将继续努力,继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