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锣鼓在戏曲中的作用

2012-11-22张军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管弦乐身段锣鼓

■张军

戏曲的演出都少不了乐队伴奏。戏曲乐队是由管弦乐和打击乐这两个部分组成的,即分为文场和武场。管弦乐和打击乐各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在表现上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戏里就各有不同的用场。在一般重唱工的文戏里管弦乐伴奏为主,虽然少不了打击乐,但管弦乐仍然是主要的。打击乐器在武戏中就发挥了它的长处,就是它们的音响强烈,节奏感很鲜明。是管弦乐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传统习惯上打击乐叫做武场。管弦乐叫做文场。

锣鼓,在戏曲里是用来为戏伴奏的,它必须对戏里一定的情节内容、一定的戏剧情绪的表现起帮助和衬托的作用。因此,对戏曲里的锣鼓,就不能任意乱打一通,而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法则把它们组织起来,使它们能产生不同的音响、节奏效果,能表现不同的戏剧情绪。所以戏曲里的锣鼓就有各种不同的锣鼓点子。这些锣鼓点子又有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意思。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完全没有锣鼓的伴奏配合,这结果会是怎样?假如一个武将在舞台上来一个“亮相”,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干净利落,他的姿势也很威武雄壮,但武场却不给他伴奏,不给他打锣鼓,让这个武将在台上干瞪眼,这样行不行?

当然不行。这样,戏曲表演就会象演哑剧一样滑稽。不但演员觉得别扭,观众看了也会觉得可笑。因此,离开了锣鼓伴奏,戏曲表演就无用武之地,就会寸步难行。

为什么锣鼓伴奏对戏曲表演有如此重要?因为戏曲表演有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节奏性强。无论唱、做、念、打、都不能没有节奏。戏曲里的唱,需要有板有眼,节奏丝毫不能含糊,自不待说;而戏曲里的做、打,这完全是舞蹈性的动作,舞蹈必须有鲜明的节奏感,没有节奏,便舞不起来;至于说到念白,它也和我们平常说话不一样,也必须有韵律,有节奏。所以说,没有鲜明的节奏,戏曲表演就会失去它的特色。锣鼓,是一群音响强烈的节奏乐器。有了锣鼓伴奏的配合,戏曲表演的节奏性便能得到充分的、突出的发挥。

但是,戏曲演出除了要有鲜明的节奏外,还需要有饱满的情绪,有浓厚的气氛。这仅仅靠表演来表现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也还需要锣鼓的烘托、帮助。锣鼓,它可以运用各种锣鼓点在节奏上的变化,运用各种乐器组合方法造成的音色的变化,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使得表演所要表现的情绪气氛得到更强烈的夸张、渲染。

因此,戏曲表演决不能没有锣鼓伴奏。它依靠锣鼓伴奏来突出节奏,也依靠锣鼓伴奏来渲染戏剧情绪、制造舞台气氛。

比如说,这是一场武戏,对打的双方正厮杀得难解难分。这时,锣鼓奏着“急急风”。它那强烈的音响和急促的节奏,就会造成一种尘烟滚滚、地覆天翻的声势,把这场战斗表现得分外紧张。假如一个武将吃了败仗,狼狈逃奔,锣鼓奏起了“乱锤”,就会将他那惊惶失措、万分沮丧的情绪加以夸张的表现。要是舞台上演的是悲剧,剧中的人物因为情感激动而哭泣或是呼喊的时候,锣鼓奏起“哭头”或“叫头”,就能把这种悲剧气氛渲染得更强烈。如果是一个喜剧的场面,舞台上这个人物正在哈哈大笑,锣鼓用上“撕连”伴奏,就能巧妙地使他笑得更吸引人、笑得更富有戏剧性的效果。

在锣鼓里有一部分叫做“身段锣鼓”。这种锣鼓,是专为配合表演身段用的。比方说,一个角色上场或下场,他(她)走的什么步伐,是何等的身份和什么样性格。上、下场时的情绪怎么样,锣鼓伴奏就要把它表现出来。比如《彩楼配》王宝钏上场锣鼓用的是“慢长锤”。慢长锤的节奏是缓慢的,气氛是庄严的。这就表示王宝钏是一个大家闺秀,举止端庄,并且有丫环家丁前簇后拥。而《豆汁记》里金玉奴为莫稽取豆汁时,那一个下场所用的锣鼓却是“小锣长丝头”。小锣的音色是清脆的,长丝头的节奏是急促的、跳跃的,这就表示金玉奴这个姑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下场是匆匆忙忙的,象这两种不同的锣鼓,就表现了两个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身段节奏。

锣鼓里另一部分叫做“开唱锣鼓”。在起唱以前总有一套锣鼓点子作为“入头”,作为前导,然后才起胡琴过门。例如导板之前就要有“导板头”,慢板或原板之前就要有“夺头”,散板或摇板之前就要有“凤点头”或“梆子锣”,等等。看起来,这好像是一套刻板的公式,不明究竟的人可能还会以为这些锣鼓是多余的。其实不然,它们有很重要的作用。

戏曲里的“唱”,是怎样开始唱起来的呢?有种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由念白过渡到唱的。一种,是作为完了身段以后开始唱的。也有一种出场就唱起来的。但不管哪一种唱,在起唱之前,总要先有个准备,有个酝酿,都要先造成要唱的气氛。比如说,由念白到唱,要是没有锣鼓来衔接、过渡,我们就会觉得很生硬,在节奏上不连贯。念白虽然也有节奏,但这种到底比较自由,不像唱那样严格。有了开唱锣鼓的过渡,我们就会觉得这种节奏变化是很自然、很谐调的。至于身段动作,虽然有很强的节奏性,但这种节奏同唱的节奏还是有区别的,假如我们在身段锣鼓结束之后立即起唱,依然会感 到突然,感到节奏不连贯。假如在身段锣鼓之后接上开唱锣鼓,这种起唱便又变得自然了。

开唱锣鼓在节奏上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在做、念、打与唱之间,甚至在这段唱与那段唱之间,它起着节奏上的统一连贯作用。

还有一部分锣鼓,是为着念白伴奏的,一方面,它突出了念白的节奏感;另一方面,它加强了念白的语气、情绪的表现。为什么戏曲里有唱有白,人们却不说它是“话剧加唱”呢?为什么有的戏完全是念白,人们却不说它是话剧呢?这固然由于这种念白本身是有音乐性的,是有韵味、有节奏的,也是由于锣鼓伴奏的穿插出现,使得这种节奏表现得更明显,同唱衔接得很自然。而念白中某些重要的词、句、因为有锣鼓伴奏的烘托、渲染,往往会在内容上、情绪上表现得更深刻。如《打渔杀家》里,倪荣大喝一声,叫丁郎儿“滚出来”,锣鼓配上“撕边一锣”,既突出了一个滚字,又显出了倪荣粗壮豪放的性格。这种例子实在很多,不胜枚举。

以上所谈的,不过只是一些常识。都是许许多多先辈艺人的创作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矩和锣鼓套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事物的不断诞生,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改变。那么先辈艺人创作的这些规矩、套子是否可以突破、是否可以创造出更新的程式来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和感觉呢?可以,而且应该。因为艺术创造从来就没有止境。但是,要突破旧的规矩,必须先懂得它;创造新的程式,必须善于掌握旧的规矩。只有这样,新的创造才不至于重复前人已经走过的弯路。只有这样,戏曲艺术才能立足于社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新的创造和更新有待各位同仁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管弦乐身段锣鼓
打开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对戏曲身段课教学的思考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