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从歌曲《读雨》的创作说开去

2012-11-22李平英

剧影月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包法利刘三姐创作

■李平英

提起笔来,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想对近年创作的歌曲《读雨》的创作过程说点什么,那就先从古代音乐的地位和作用谈起吧。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它是我们情感抒发和表达的最佳途径及方式。换句话说,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莫过于音乐。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其中“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其实古代有六经,缺失的就是《乐》。那么,音乐的概念是什么呢?《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对“音乐”条目的解释是:“音乐诗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音乐首先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另外,音乐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它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来达到一种对事物和景象的画面感的精神审美体验。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和结构,所以,音乐可以说是一门形式的艺术。”①

从上面可以看出,音乐直指人的灵魂深处,直接沟通人的情感。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对音乐也特别重视,甚至将音乐提高到了和“礼”一样的高度,并称“礼乐”,“礼崩乐坏”,则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混乱和无序,即将面临一场嬗变。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他对乐的推崇。礼器和乐器都是国事中的重要部分。乐舞变成了统治者显示权威的工具,乐器成为王权与财富的象征。大家都知道那句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夫子真的怒了,简直是怒不可遏了。为什么?因为季氏在乐舞上弄得过分了,还不是一般的过分,简直是太过分了,这其实就是僭越。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超标了。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天子用八佾(注:八人为一行,称一佾,八佾即64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按理说只能用四佾,他却很洒脱地用了天子的规格——八佾,超标达一倍。按照现在的公务车配置,本来只能配辆帕萨特的,却配了辆奥迪A6,严重超标了。所以,孔老夫子生气了,一生气就骂出了那句传承千古的成语来。还有,孔子对《韶》乐的论述,以及对郑声的不齿,他认为“郑声淫”,力主去郑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音乐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音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是任何艺术也替代不了的。瑞典学者朗吉弩斯在他的名著《论崇高》中就指出:音乐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②这种情感当然是崇高的,而且可以震颤人的灵魂,一曲《松花江上》使得多少英雄儿女满怀悲愤之情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一曲《黄河大合唱》包含了多少悲怆和愤怒的情感;一曲《大刀进行曲》让多少抗日勇士热血沸腾,壮志满怀……

笔者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近年来却感到深深的困惑,似乎感到我们当代的音乐创作走入了一个误区,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不多了,更多的是 “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多的走入了庸俗和媚俗的深渊,为了评职称,为了获奖,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作曲家的独立性和情感变得越来越衰微。音乐家情感的衰微也意味着音乐的衰落和式微。好的作品不多了,能引起灵魂震颤的音乐不多了,甚至配套的歌词作者也拿不出好作品了,一些不知所云、主题不明确、色彩消极颓废、甚至污染灵魂的歌词也能被谱成旋律,以追求并获得仅在物质利益上的虚荣和满足。许多无逻辑的呓语也能备受推崇,不知是无奈还是应该深深地叹息。当然,笔者只是将当代音乐的状态略作描述,人微言轻,也望广大音乐界同仁切勿对号入座,如此甚幸也哉!

音乐是从心底流淌出的一汪清泉,是灵魂里长出的一片苍翠的森林,它空灵、静谧、尽善尽美。任何的无病呻吟都是对音乐的亵渎。笔者至今还记得刘三姐对山歌的故事,当刘三姐唱败了好多财主雇佣来的歌手后,财主找了个秀才,用船装了满满一船山歌本子来找刘三姐对歌,秀才踌躇满志,以为这下终于可以打败刘三姐了,随便你唱什么歌,我都可以在满船的歌本里找到相应的山歌。哪知刘三姐非常不屑地唱出了“山歌本是心底出,岂是船装水运来”,秀才羞愧难当,灰溜溜地驾船回去了。说得多好啊,“山歌本是心底出”,音乐难道不是心底出吗?难道不是心灵深处发出的呐喊吗?甘肃临洮莲花山的花儿会,那些对唱花儿的民间歌手,哪个不是“我口唱我心”?随口就唱出了久藏在心中的对生活的感悟和希望。这些甚至一个字都不识的歌手,你让他们怎么去应时创作?恰恰是这些目不识丁的民间歌手,为音乐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找到了很好的佐证!

笔者创作了很多歌曲,其中《读雨》让我感悟颇深,这一切,源于我的父亲,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在一个凄冷的雨夜,父亲在受到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后,精神被摧垮了。从此,对于雨,我有了不寻常的感受。有人喜欢听雨打窗户的声音,有人害怕雨打梧桐叶的沙沙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人喜,有人愁,都是因为雨。只有心灵受到震动的人,才会对雨有切身的、恰如其分的解读。而我,就是如此。在那一刻,我心灵的堤坝溃决了,所有的情感都化为了音符,几乎是流着泪,一口气写完了这首曲子。当时,窗外正下着雨,我就在室内《读雨》,细细品味着雨的情感、雨的内蕴,雨在窗外,我在窗内,隔着窗似乎无法读懂它,于是我走到了雨中,感悟着雨对我心灵的抚慰和它所倾诉的沧桑。我在雨中和它对话,那是心灵的契合与感动,那是灵魂的交融和倾诉。当我回到书房,一口气写完时,我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如路遥创作完《平凡的世界》那样,我也把笔扔到了窗外,扔到了雨里,然后,点上一根烟,静静地享受这份难得的轻松。

读雨

(胡兴模)

雨如丝,雨如线

雨如轻纱挂窗前

雨如云,雨如烟

雨如迷茫绕心间

同是晶莹雨

同是一片天

回回飘落不一般

回回飘落不一般

雨如蜜,雨如酒

雨如香茶醇又甜

雨如情,雨如诉

雨如伤心泪涟涟

几多愁和喜

几多悲和怨

注入雨丝化万千

注入雨丝化万千

下面,我来谈谈《读雨》的形式和结构,《读雨》采用了我们较少用到的五声音阶中的商调式为调式音阶创作手法,构成了歌曲的基本调式色彩,当时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其实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在我的心底自然而然产生的,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使我不由自主地就用了这一结构形式。事后想来,这种灵感的产生是我们心灵深处对事物与情感感悟(感知认知)的外化,是不受自我控制的。正如我读过的福楼拜创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那样,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是充满感情的,他不希望包法利夫人死去,可是却无法控制。因此,当老人创作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的情节时,他在房内放声大哭。家人急忙去问他为何这么伤心,福楼拜哭着说“我的爱玛(包法利夫人的小名)死了”。情节无法由作家控制,情感也无法由作曲家控制,情感外化的形式和结构也同样无法由作曲家控制。所以,我试图用了商调式为调式音阶创作手法,由这个基本调式色彩产生了围绕调式主音的一系列的特性旋律,奠定了“雨”和“雨季”绵绸而凄美的典型特征,在这个凄美的雨季,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我心灵深处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呐喊。

在旋律方面,《读雨》婉约,柔和,线条清丽,暗淡而不失色彩。更好地表现出了雨的轻曼和凄美。在江南的日子里,借江南的雨,如丝,如线,如云,如烟,祭奠着特定时期的特定人物和景象,也寄托着对逝去岁月的绵绸情感,别有一番韵味。我在创作的过程中,脑海里浮现了小桥烟雨、柳丝低垂、画舫轻舟、渔歌唱晚的场景。这些场景无疑是很美的,和我内心一直纠结的凄凉形成对比,这种交织和纠缠使我对雨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于是,在升腾的心绪中读雨,我读懂了雨的灵魂,读懂了雨的内涵,读懂了雨的情感……

笔者着笔至此,基本采用漫谈的形式,从古代音乐的地位到当代音乐的现状,再到《读雨》创作的心路历程,无非就是说明音乐创作必须要从心灵出发,观照人类的灵魂。音乐虽不能描述具体的场景,但可以通过旋律构筑形象,不管是“巍巍乎志在高山”还是“洋洋乎志在流水”,都是形象的共鸣,只有心与心的融合,才会产生如此共鸣,若作曲家心不在焉,怎可能要求听者为知音?做不到以心换心,谈何作出优秀的曲调?只恐怕世间知音难觅,徒增许多“洗耳翁”也!

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之处,不怕遗笑于大方之家,留待与方家商榷!

①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②朗吉弩斯《论崇高》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年版

猜你喜欢

包法利刘三姐创作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理解一个窝囊废
——谈《包法利夫人》的包法利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化隔阂的尴尬:“潘金莲”翻译成英文该咋说
《包法利夫人》与拉波那德的插图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对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惨命运的解读
桂林印象(二首)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