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走转改”

2012-11-22李国徽

声屏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走转改马克思主义群众

□李国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初创到我国历代领导人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成长之魂。自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界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当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指导意义

1.明确走到哪。走基层,首先是走,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基层决定了走的方向。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我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历来重视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实践。“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走到工厂、农村、社区、学校、军营,深入生活,开展走进革命老区、走进红色岁月、走进改革开放一线等采访采风创作活动。接地气、增底气,亲身感受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感受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感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自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情系群众,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切身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利用媒体优势,联合社会各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反映社情民意,推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

2.明确如何转。首先,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基石,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要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摆正自身同人民群众的正确关系,深深扎根群众。作风怎么转,如何做,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能否以一颗赤诚之心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其次,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说的是我们新闻报道的线索,新闻报道的语言,新闻报道的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放下架子,真正走入群众中,带着感情写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真正沉下去,去掉身上的浮燥、惰性和自以为是的习气。第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依靠群众。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务,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3.明确改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走转改”成效的第一标准。新闻传播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生动活泼、言简意赅、清新朴实的健康文风,以便让群众爱读爱听爱看。一要坚持聚焦基层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源头活水。二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媒体综合语言,提高新闻表达的鲜活度。三要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敢讲真话、善讲真话、乐讲真话,自觉抵制低俗报道和虚假新闻。四要充分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进行舆论监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互动,跟踪反馈,做群众的贴心人,提高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开展“走转改”活动要处理好几层关系

一是主流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媒体开设的新闻栏目通常有主流新闻和民生新闻。主流新闻反映时代的主旋律,体现社会主流脉搏的跳动,表达人民的心声,以时政新闻为代表;而民生新闻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以社会新闻为代表。我们提出的主流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主流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自的内容和语言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综合制播,全面、生动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是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有效适度地开展舆论监督,以积极的态度、求实的精神、恰当的版面开展舆论监督,严守新闻纪律,适当适度适时地反馈舆情舆论,推动问题的解决。

三是导向作用与面向市场的关系。目前,我国有的新闻单位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身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职工存在着职业通道和效益福利的问题。因此,个别媒体以此为由,在导向上把关不严,打“擦边球”,盲目追求收视率,一些虚假低俗报道层出不穷,一些格调不高的专题充斥荧屏,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媒体作为一种反映舆论、聚合舆论、放大舆论、引导舆论的工具,肩负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重要作用。越是讲市场负责任的媒体,越是注重责任和导向;越是讲导向的媒体,开拓市场的视野越宽、思路越多、办法越多。导向和市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社会效益始终必须放在第一位。

四是集中宣传与长效机制的关系。目前,各级媒体开设专栏,策划阶段性报道,有效推动了“走转改”活动的深入。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让媒体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从骨子里树立群众观点、市场观念,节目设置定位要符合“三贴近”和“走转改”的要求;其次建立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采编播机制,建立有风向标作用的奖惩机制,从程序上考核上规范“走转改”;第三是加强三项学习教育,培育一支讲政治、作风正、业务精的新闻采编队伍。第四是活动制度化,利用制度的力量约束、激励、监督从业者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由自发上升为自觉。

五是群体宣传和个体报道的关系。深化“走转改”活动,要由关注个人命运进一步扩展到关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大局,体现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社会和谐等重大课题,力争做到小人物、小场面要反映大社会、大主题,从个体的报道拓展到群体的报道。深化“走转改”活动,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扩大覆盖面,全景式、全方位地展现基层某一领域、某一群体的整体面貌。在众多“走转改”的报道中,有的仅局限于某个人物,新闻时效性不足,普遍性典型性不够。今年3月,长沙晚报记者在下基层活动中,发现宁乡县某地山药不好卖,他们就利用媒体资源联系长沙多家超市进行义卖,解决了某地山药滞销的问题,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赞誉,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走转改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