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2012-11-22刘燕芳
文学与电影,结缘已久。由于两者毕竟是不同的两门艺术,所以,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总是探讨不尽。本文就从“传播媒介”与“改编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并以文学大师老舍先生几部经典作品的电影改编加以阐释。
一、文字与影像——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
我们知道,不同的艺术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因为各门艺术之间的表现媒介不同,即决定艺术门类的根本标志是该门艺术的表现媒介。文学作品的表现媒介是文字,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它的重要特征是生动、具体、直观。而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相对于电影艺术而言,是抽象而间接。电影艺术给出的人物形象直接诉诸视觉感官,而文学艺术给出的人物形象需要接受主体想象完成。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所决定的生动、具体、直观性,失去了人物形象在接受主体层面的想象性;文学作品的表现媒介决定了人物形象在接受主体层面的想象性,却失去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具体与直观性。
由此可见,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势必造成媒介传播上的一些很难转化的障碍。这就是文字与影像之间转换的媒介障碍。
二、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由于文学与影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和电影在形象、思维和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不同。这两种艺术之间,也还存在着一些无法相互替代、相互适应的情况,各有各的特性,各有自己的表现手段。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原著中的精髓和实质,另一方面,也要尊重电影的艺术规律,改编需要艺术的再创造。
文学除了用形象描绘的手段外,还运用隐喻、转义等各种表达方式。所以,文学形象的含义需要读者分析,往往带有多义性,不如电影形象的单纯。电影形象是直接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电影形象是具体的,文学形象是抽象的;电影形象是单一的,文学形象是多义的。电影改编实际上也就需要改编者把间接、抽象、多义的文学形象变为直接、具体、单一的银幕形象;把侧重理解分析的艺术,变成一种侧重于直感体验的艺术。当然,银幕上的艺术效果也不是改编者把原著做一番机械的“图解”所能得到的,这需要改编者在改编工作中要注入符合电影造型规律的创造性因素。所以,对于原著中的文学形象的转换,既要符合原著风格,又要创造出新的银幕形像。
由于文学形象是联想性和感受性的,而电影形象则是直接性和体验性的。因此,文学中的象征和比喻不宜直接转化为银幕形象。比如,小说《月牙儿》中女主人公在无助的时候就有一段“月牙儿”的象征的比喻:“晚上,我一个人在院中走,常被月牙儿给赶进屋来,我没有胆子去看它。可是在屋里,我会想象它是什么样,特别是在有点小风的时候。微风仿佛会把那点微光吹到我的心上来,使我想起过去,更加重了眼前的悲哀。我的心就好像在月光下的蝙蝠,虽然是在光的下面,可是自己是黑的;黑的东西,即使会飞,也还是黑的,我没有希望”。这些比喻和象征,在原小说中占有大量的篇幅,让读者真真切切的感到了一个女子的悲哀,而且这个望月的女儿的形象也在脑海中想象凄美,并且很同情她。可放到电影里,对月牙儿的独白也并不如原著细腻,这样,就把原著的表现力削弱了。
小说善于用一种复杂的方式处理人物的思想观点,因此它除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外,还可以直接去探索人物的意识活动。在原著中,大段大段地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的描写,在改编时因无法转换而被删去了,这种情况很多,几乎在每部片子里都有。原作中丰厚的形象常因不能转换而受到消弱。所以,改编时,不仅要将感受性的文学形象转变为直观性的银幕形象,而且,还应对原作进行必要的丰富和补充,以弥补转化时的损失。虽然,在影片的改编过程中,可以用“闪回”、“旁白”等手法使得影片中的心理分析有所突破,然而,电影在表现心理方面还是不如小说自由。这也是文学名著改编受到媒介约束的一处表现。
而且,电影是具有空间表现力的,空间表现力产生出来的强烈的感觉上的冲击力,也是语言的描述难以企及的。空间也就成为电影和文学的主要区别点。
总之,由于,文学和影像是两种不同的媒介,使得不同的艺术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也使得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这两种不用的艺术之间进行相互转化,必然因为媒介之间的相互制约而造成改编障碍,并稍有遗憾。
三、改编理论与改编方法探析
1、情节结构的取舍与改动
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首先是情节和结构的改编,情节的取舍得当与否,是改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确立电影结构的总体布局主要是服从原著的主题和结构,又要符合电影自身的创作规律。
进行电影创作时往往将那些与主题发展无关的情节或细节删掉,以保证影片的连续性。但是,情节取舍必须服务于影片主题表达的需要,不得把重要精髓简化。比如,影片《骆驼祥子》就把“祥子”后来的堕落史给大大的删减了。其实,在原著中,祥子后来自我放弃、自我堕落很明显。“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骗钱,他已作惯;出卖人命,这是头一遭。”“和个老人,小孩,甚于至妇女,他也会去争竞。他不肯吃一点亏。”等等。书中大量的篇幅都在写祥子的堕落史,可由于改编者“不忍心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祥子颓然堕落”,就把结尾只安排了几个祥子孤苦伶仃在北京街头的镜头作为结尾,这样就把原作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的主题意义给大大消弱了。所以,改编者应对原著主题思想进行深刻把握,删减原作一定要建立在吃透原著的基础上。
对于文学名著的情节改动,一定要谨慎。因为原作已经具有了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思想高度,有的已经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顶点。如果改编者违背历史真实,任意篡改,或拔高原作,结果反而会损坏原作中真实完美的艺术形象。比如,《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就被美化了,并且让虎妞和祥子产生了爱情,其实在原著中,虎妞的引诱是造成祥子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根源。而且,在影片中让虎妞代替了祥子的主角地位,违背了老舍先生“我的眼前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祥子,写别的人正所以烘托他……我决定不许任何人压去祥子的主角地位”的初衷。其实,单看《骆驼祥子》是一部很好看很优秀的影片,可看了原著以后就知道,影片反映的人物性格和社会现实不及原著深刻。
2、空间的处理
电影展示的空间是一目了然的,它直接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而文学对于空间的描绘,只能诉之于读者的想象。文学在叙事时呈现出很强的历时性特点,用明显指示时间关系的词句来表明时间的前后关系。电影要求用具象的空间造型来替代文学作品中抽象的空间概念,同时要以空间场景的切换来替代文学作品中明确的时间线索。比如,在电影《我这一辈子》中为了表示时间段进入了民国期间,字幕上打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字样,空间画面转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并且有“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的画面,前面站岗的是两个穿警服的宪兵。这样的空间画面的切换,很明白就是时间段也进行了切换,观众明白剧情进入了“我”这一辈子中的民国阶段。时空转换,这些最基本的蒙太奇手段,在电影作品中大都运用的很好,只是,观众都愿意用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来判断电影作品中的场景是否得当。
电影作品中的全景镜头对于空间的平面展现十分重要,一个全景镜头可以把一大段的描写文字表现出来。比如《茶馆》中,描写茶馆的原文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骝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和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这样一段关于茶馆的描写,在电影《茶馆,》里,开头一个全景镜头就很直观的把茶馆的场景给表现了出来。只是电影中表现的和读者心里想象的是否大体相同,就是场景塑造是否准确的问题了。
3、视听造型的转换
文学作品的核心是人物塑造,进行电影改编时,能否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成功地转化为银幕形象是改编是否成功的关键。包括外在的肖像、形体,内在的气质、心理以及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转换。
人物的视觉造型,首先要找对贴近原著的演员,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化妆和服装设计,也要贴近原著中的人物造型。对原著中人物内心的心理、思想感情的视觉处理,可以适当的借助音乐和音响的造型功能来塑造,也可以适当运用闪回的手法来表达原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技巧也为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提供了无限丰富的表现手段,比如通过摄影角度、构图、光、色的安排等技巧都能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环境的视听造型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视听造型,可注意色彩与构图,场景的再现等。
总之,文字与影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改编实际上也就是要改编者把间接、抽象、多义的文学形象变为直接、具体、单一的银幕形象,把侧重理解分析的艺术,变成一种侧重于直观体验的艺术。但由于两种媒介在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决定了文学名著的电影剧改编,与原著相比,多少存有一些遗憾。名著的电影改编,要做到情节结构的改动、时空转换、视听造型、风格把握等都要和原著相似,忠实于原著。一切改编只有建立在吃透原著的基础上,需要改编者有深厚的电影艺术与技术修养,才能抓住原著的魂。
[1]《电影作为艺术》 德 鲁道夫•爱因汉姆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2]《从舞台到银幕》 谢添.电影创作,1985,(2) .
[3]《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黄琳.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4.
[4]《电影编剧学》汪流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5]《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 张宗伟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6]《名著的影视改编》 赵凤翔 房莉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7]《老舍文集》第1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北京第1版
[8]《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美 罗伯特•麦基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年8月
[9]《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美 悉德•菲尔德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