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龙脊》叙事模式浅析

2012-11-22邓若冰

电影评介 2012年18期
关键词:龙脊长镜头旁观者

不管纪录片是采取何种手段来描述这个现实世界,通常都有着某种叙事形式。纪录片中的叙事是纪录片制作者把现实的片段组织成有意义的形式的一个过程。用霍尔的话讲,现实事件在变为可传播的事件之前,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1]

《龙脊》是导演陈晓卿1994年于广西龙脊所拍摄的一部风格“朴素”的纪录片。该部纪录片以客观纪实风格记录了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状态,尤其是山区孩子的艰难求学历程,以这种呈现生活形态的方式,将社会现存形态中一部分不为多数人所知的贫困山区人们生活状态展示在观者眼前,引起人们反思。《龙脊》有别于一般记录贫困山区儿童失学的纪录片,它的叙事风格冷静沉稳,致力于让生活中的人物说话,而不是采用大量解说词和摄制者参与其中的叙事方式,全片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

一、叙述视点

现实生活出现在镜头中后,它就有了复杂的背景,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当摄制者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将生活片段收录于机器中并将其作为一个故事去讲述的时候,就是从不同角度或是按需要出发去对生活进行的一种选择性处理。但纪录片与文学、故事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以一种呈现生活的方式为镜头前的观众讲述,利用视觉陈述以及听觉表述的方法,使其讲述的行为隐藏在所表达的内容之后,使人不易觉察。就叙事而言,叙述视点对叙事的意义以及叙事内涵起着主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主控作用。

纪录片中通常使用的叙事视点有三种,即旁观者视点、片中人物视点以及摄制者(创作者)视点,有的纪录片甚至同时使用了以上三种不同的叙事视点,使纪录片表述内容多样化。

《龙脊》这部纪录片采用的就是完全的旁观者视点,这种叙事视点的充分运用使该片显得非常真实,并使本片的叙述呈现出客观中立的态度。拍摄者虽紧跟片中人物脚步,但始终使自身游离在所要表述的故事之外。

《龙脊》采用旁观者视点最明显的就是在本片开始的解说部分,画面还未亮起,一个沉稳冷静的男声就响起,为观者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画面出现后,解说便以以下的方式出现了:和往常一样,早晨六点,一年级的学生潘军权来喊同班同学潘能高起床。潘能高今年九岁,上小学一年级。潘军权是潘能高最要好的朋友,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和村子里许多孩子一样,潘能高每天都要帮家里分担一些家务,今天早上他要煮全家人的早饭。这段解说词是配合着主人公潘能高起床后的一系列画面出现的,整个解说不带有任何主观表述的情绪以及附加的感情色彩,纯粹客观的表述出了当时发生的事情、两个孩子(即本片两位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主人公潘能高这个时间点之后将会做的事情。该段解说词以陈述句这种句式来表述,将创作人员摆在了旁观者的位置上,从一个旁观的、全知的视点来完成自己的叙述任务,使观众思维和情绪可以较快进入到纪录片观看中去,并随着冷静稳重的解说话语将自身也摆在了旁观者的客观位置上。

《龙脊》开篇直接采用旁观者角度这种叙事视点,并在片中一直延续该种叙事方式。因此解说词在本片的整个声音中所占比例并不大,这与中国同时期大部分纪录片所采用的“解说词+画面”模式有较大不同。该片采用旁观者叙述视点叙事的过程中,叙事者恪守自己旁观者全知全能的责任,只以少量解说词解说画面意思表达不充分的地方以及对背景资料进行补充介绍,使叙事能更深入的进行下去。这些介绍多是一些知识性的背景补充,补全了镜头没法捕捉到的当地生活背景知识,令观众深入了解本片的背景条件,便于观者对纪录片的理解和情感同步,进一步加强了叙述者是旁观者的感觉。

二、叙述话语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话语是由指示语言和指意语言相融合所呈现出来的。纪录片的指示语言大致可以分为长镜头镜头语言与蒙太奇镜头语言。而指意语言则是指纪录片的有声语言,包括解说词、同期声、自然音响、旁白、对话、独白等。

1、《龙脊》指示语言特征——长镜头语言为主、蒙太奇镜头语言为辅

指示语言多称为画面语言,主要分成长镜头镜头语言和蒙太奇镜头语言这两类。纪录片《龙脊》中多使用长镜头镜头语言作为指示语言。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不满于蒙太奇理论人为地切割和重新编排时空,认为这是对生活本体的不尊重,是导演企图用人工手段强制观众接受导演的意图。长镜头语言更重视影视语言的再现功能和纪实性,是一种时空连续的画面语言。从《龙脊》的叙述话语风格可以看出,本片导演是长镜头理论的拥护者,片中大量使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以此来保持影片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的真实性、完整感。这是纪录片《龙脊》与同时期大部分纪录片的不同之处。九十年代纪录片拍摄更为重视的是纪录片的说教功能,因此大部分纪录片没有使用原汁原味的长镜头,而是采用蒙太奇手法,将镜头重新组接来达到使得镜头语言更加丰富、便于教育的目的。《龙脊》一片的出现,打破了当时纪录片惯用手法,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后,尽可能的将拍摄对象真实生活状态展示在观众眼前,保持了一种开放的叙述方式,只在必要的一些场景转换时或为了保持叙事结构的完整性而使用部分蒙太奇语言,做到了以长镜头语言为主、蒙太奇镜头语言为辅的模式。

2、《龙脊》指意语言特征——同期声+解说词+字幕

传统形式纪录片多采用大量解说词作为自己的指意性语言,这里解说词的概念与《龙脊》中解说词的概念稍有不同,传统形式纪录片的解说词是作为纪录片的主体而存在,“解说词+画外音(访问)+画面”的简单传统叙事模式使早期纪录片冗长乏味、充满说教意味,纪录片主要是依靠解说词来完成自己的叙事。而《龙脊》打破了早期纪录片的叙事语言模式,采用了“同期声+解说词+字幕”的叙事语言模式,并且在叙事语言的运用中以大量同期声为主,摒弃了以访问形式存在的声音,不再以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叙事主体,而是用解说词来引导叙事内容的进行,仅将其作为叙事因果镜头的连接方式。本片中的字幕,不再是画外音的辅助媒介,而是作为同期声的辅助理解出现,这是最为接近书面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这种拍摄山区生活的较为原生态的纪录片中使用更佳,避免了观众对山区语言不理解所造成的理解障碍,保持了叙事内容的完整与真实,便于对纪录片的正确解读。

三、叙事结构

纪录片叙事往往比故事片复杂很多,因为生活本身的多样性制约着讲述的行为。但《龙脊》的叙事结构并没有过多受到生活多样性的制约,围绕龙脊地区适龄儿童升学问题,采用多线交织的叙事结构将几个年纪相当、命运或相似或不同的孩子呈现在镜头前。导演依照事件进程的顺序平行叙述了两位主要人物的生活,但却巧妙的用一首民歌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将两位主要人物的生活状态串联到了一根主线上来。

本片叙事结构独特之处在于,时间发展顺序在片中表现的十分清晰。导演用一首极富当地特色的民歌作为每个时间小段落的切分点,歌中唱着“四月”的情景,那么歌声结束后,片子讲述的便是龙脊地区孩子们四月份的生活学习状况,以此类推,一直唱至孩子们放暑假。将暑假作为一重要转折点时期的原因则是,孩子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以及生活条件是否允许其继续升学等问题的抉择,都将在暑假这一时间点上见分晓。这首串起整部纪录片民歌真正结束是在片尾,本片主要人物潘能高与家人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听潘能高的母亲唱出这首歌的结尾。

用歌曲的时间顺序将本片的多线叙事巧妙顺畅的串联起来,确实可谓是本片出彩之处。这种叙事结构的安排,强调的就是情节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这种结构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而且简单明晰,便于观众接受理解。这首民歌的选择是该片叙事结构的一大亮点,若是普通的仅按时间发生顺序进行叙事的话,那只能说该片遵循了记录真实生活的原则,但这首由片中人物所唱的季节分明的民歌的加入,便将一条连贯的时间线分成了几个部分,却又没有打断本片的叙事线索,还融入了浓厚的龙脊山区真实生活的风味。

《龙脊》以客观真实的旁观者视点、遵循纪录片真实原则的叙事话语、简单明晰却又富有特色的多线叙事结构记录了龙脊山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当地孩子在艰苦生活环境中艰难求学的历程。正由于本片遵循了纪录片的真实原则,才使一个贫困山区的真实风貌完全展现在观者眼前。这部纪录片没有直接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颂扬人们捐助希望小学的行为,而是直接呈现一种生活形态,而这种生活形态就是我们现存社会形态的一部分。导演在拍摄该部纪录片的时候所要表达的文化价值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展现,因此产生了独特的叙事内涵,引得观者深思。

[1]钟大年,雷建军: 《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2]蔡之国:《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李晓静:《浅析纪录片<龙脊>的纪实风格》[J],东南传播,2007年第六期

[4]王俊:《浅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场景化”叙事方式——以<敦煌>为例》[J],当代电视

[5]段晓明,袁立本:《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者角色》[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底4期

[6]曹陇华,马昊莹:《2006-2010年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特征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龙脊长镜头旁观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龙脊梯田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龙脊梯田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旁观者,未必清
“龙脊辣椒”过节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